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西国之行

这位持子公主年方十七,早在去年婚事便已由晴季做主定下来,很遗憾,才气与大名家公主相差无几,相貌也般,非要与武家公主什么区别话,那便省心

从进入郡山城那天起,便将从四德牢记在心,不像阿江那样时常揣测心思,不像驹姬那样性格刚烈,更不像樱姬那般孤芳赏,作为家中新进侧室,对菊姬也言听计从,对于政事也从不敢过问,而且也没什么奇怪嗜好,没事时候会到智云院禅房小坐会,又或者去菊姬那里逗逗小公主,实在无聊时,拿上本歌集倒也能在房中静静地呆上整天用秀保话,就像冬季里杯热水,看上去平淡无奇,喝下去却能感受到浑身都充满温馨

这段日子里,秀保将政事交给家臣去处理,己则几乎每天都在几个妻妾寝室间来回穿梭,不辞辛苦地奋斗由于解除心头忧虑,樱姬也逐渐开朗起来,每天都要到菊姬那里帮忙照顾小公主,除赔罪心理外,也发内心地喜爱这个小生命菊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这个单纯但又执拗公主不禁多几分好感,两关系也逐渐地缓,心头冰雪也开始慢慢消融

按照此前秀吉约定,六月初时候,趁秀赖元服吉日,秀保也带菊姬公主到伏见拜访秀吉,同时也将阿江捎带过去,让淀姬好好叙叙旧至于驹姬,从上次在陆奥番**之后,现已怀近五个月身孕,望渐渐隆起肚子,智云院什么也不让同前去,这可急坏这个东北来野丫头,好在樱姬也兰梦之征,经大夫诊脉竟也怀两个月身孕,只能在家陪驹姬这突如其来喜讯让智云院喜不胜,五十岁,整天忙里忙外倒也不觉得累,而且持子也执意留在家中帮忙照顾,这让秀保实些感动

来到本丸大广间,秀保菊姬还没坐稳,便被秀吉将公主要去,熟练地抱在怀中摇晃起来,边摇还边兴奋地道:虽个公主,但毕竟年来丰臣家诞生唯子嗣啊,阿菊可立大功啦

菊姬听不禁双颊绯红,低下头便不再言语就在这时,秀吉好像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抬起头,脸纠结地看秀保,斟酌阵,支支吾吾地道:想好久,那件事还非得去办不可

殿下所指何事秀保问道

就去博多接洽明使事,秀吉脸色很难看,叹息道,当初商量未果,本想另选,可如今都过去个月,仍没合适选,明使也些不耐烦,实在没办法,还得麻烦跑趟

这样啊,秀保揉揉鼻子,些不情愿地道,既然太阁发话,臣怎能不从,待会便回郡山收拾行装,明早便能起程

这不也迫不得已嘛,秀吉看出秀保情绪,便安慰道:道刚回来不久,也想家多聚些日子,可现如今秀赖还小,咱丰臣家能撑得起门面不就只剩下么,不去谁去呢,总不能让这把老骨头再跑趟吧

既然秀吉话已至此,秀保就算千个不愿意也只能吞到肚子里,躬身接受秀吉任命,成为迎接使团到伏见接洽使

与此同时,阿江正在二之丸淀姬聊得不亦乐乎,特别谈到秀保,淀姬便立马来兴致,不疲倦地询问切关于信息,这倒让阿江些警惕,半开玩笑地对淀姬道:姐姐不会对家殿下什么想法吧

瞧,淀姬轻推阿江下,故作惊讶地道:什么叫‘家殿下’啊,秀保不也侄子么,再,夫君,太阁侧室,怎会什么非分之想呢,妹妹可别乱啊

如此便最好,阿江端正身子,提醒道:家殿下现如今虽已五房妻妾,但却只钟爱御前,御前对殿下爱也毫无保留,这点连都愧不如,即便还默默惦记殿下,也只能劝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听阿江这么,淀姬脸色唰下暗淡下来,不服气地咕哝:家只问问,哪来这么多话,再,些东西就算得不到,心里想想还不行么…

那也不行,阿江示意侍女都出去,己则靠到淀姬耳边,埋怨道:殿下们几个疼爱就足够,不劳烦您操心挂念,况且您太阁妾室,秀赖生母,地位异于常,举动都会引来外注意,如果哪天您真把持不住,流露情感,到时候不仅会害己,也会连累殿下

这么严重啊,淀姬些回不过神,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阿江意思,但也道这事非同小可,稍不慎便能要己命,想到这里,只好失落地叹息道:当初嫁给太阁殿下,心里还很高兴,宠爱,让暂时忘却童年那些悲惨回忆,可如今太阁身体渐不如前,每到晚上也大都力不从心,姐姐也女,难道就不能追求想要幸福么

胡些什么阿江狠狠地揪下淀姬胳膊,愤懑地斥责道,可太阁最疼爱妾室啊,这时候若连都背叛,活还什么意思这件事点到为止,今后万不能再胡思乱想

淀姬也觉得己得些过火,虽秀吉年纪大己许多,身体也越来越差,但毕竟从小就无微不至地照顾己,这世上对己最好,这世间年轻俊秀男子数不胜数,可又谁会真心对己好呢想到这里,淀姬竟也忍不住留下几滴眼泪,妹妹得对,太阁照顾辈子,怎能在最需要照顾时候背弃呢,这件事今后绝不再提,还请原谅冒失

用不来原谅,阿江纠正道,这太阁事,不方便也不愿插手,只希望姐姐今后能家殿下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引起御前不悦,当然,如果真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事情,也不会忍气吞声完,阿江便起身离开,只留下淀姬独在屋内黯然神伤

按照秀保计划,这次直接由堺港起程,坐船经濑户内海直达下关,上岸拜访下秀元淇淇(大善院,秀保妹妹),之后再穿越下关海峡抵达博多海上航行速度较陆地要快,如果顺利话,个月不到便能打个来回

此时,明朝使臣李宗城、杨方亨以及臭名远扬沈惟敬已经在博多潇洒个月,小西行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浪费粮食不(反正小早川家封地),若贻误谈时机,让明国不悦,那己辛辛苦苦搭建桥梁可就前功尽弃,到时两国不免再动干戈,己又得作为前锋到朝鲜送死,这可不己想要结果啊

五天后,行长接到成密信,秀保以从二位大纳言身份担任接洽使,不日便将抵达博多迎接明使听秀保将要前来,行长心中石头终于放下,虽没见过这位大丰臣家少主,但通过与成等通信,还对秀保能力充满期待,相信定能很好地完成这项衔接工作

想到这里,立即命通李宗城,秀吉派遣从二品大纳言亲前来迎接使团然而就在接到消息当晚,使团正使,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宗城却微服潜逃

(终于要写到庆长之役,在此前便好多朋友希望将这里笔带过,也道这可能会引起些不满,但既然写这个时期小,便绝对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这也本书难点之

首先要声明,中国,不可能yy到己祖国被东瀛打得落荒而逃地步,这也不符合史实此前很长段时间里,查阅许多文献,得出这样个结论:这场战争秀吉想要打赢可能性为〇,这也本书接下来论调,所以请愤青们不要乱喷,会尽量尊重史实

其次,书友会问:既然尊重史实,那还写什么,直接告诉结果不就好这里也要明下,尊重事实第位,但在局部上觉得日军还转圜余地,特别对朝鲜军队作战,与不灭李舜臣海战,以及部分明朝军队战斗,都可以打赢

没错,在这本书里日本永远不可能灭亡中国,但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对丰臣政权造成毁灭性打击,接下来要写只能止疼药,绝不可能转魂丹,大格局摆在那,除非无限金手指,不然只能回天乏力

好,就这么多,本书重头戏,第二卷:《烽火八道》即将上演,请大家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