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027章 面子工程

跟美辰聊了一会儿后,李洛酬躇满志地挂了电话,面带微笑。抽了一支只烟,继续办公。时间不大,苏希冉敲门进来:“李总,外面有人找您。”

“找我!什么人?”李洛问。

“说是您的老乡,还是亲戚,自称叫林伯。”

林伯!他来找我干嘛?一时间,李洛心里充满了不解。林伯确实是他的亲戚,但却是远亲,至于怎么论的,说不清,也不关心。在农村,人们多半都沾亲带故,这本就没什么好稀奇的。

李洛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从自己记事儿时开始,就叫他林伯。但自己对他,却一向没什么好印象。

话虽如此,但毕竟是乡里乡亲,李洛还是立刻迎了出去。刚一出门,就见到了久违的林伯,他在走廊里正襟危坐,头上一如既往戴着他那顶千载不变的薄布帽,身上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老旧中山装。气温这么高,他也不嫌热。见李洛出来,林伯两眼放光,忙站起身来。

李洛热情地迎上前道:“林伯,大老远的,您怎么来了?”

林伯笑而不答,眯缝着眼打量着他,不断点头道:“小洛啊,你现在真是出息了,想当年林伯抱你玩,你还在我肩头撒尿呢!哎呀,这一晃都……”林伯一见面就开始话说当年的困惑。

“呵呵,林伯,您这是说哪里话,我再出息不还是您的晚辈吗。来,林伯,您里面请。”李洛打断了林伯对往事的亲切回忆,又回头对苏希冉道,“希冉,赶紧沏茶。”

进办公室坐定后,苏希冉沏好了茶,李洛给林伯点上了烟。林伯对他的办公室打量了一圈,道:“小洛,你这办公室挺宽敞的啊,还是两间房呢?”

“呵呵,过得去吧,现在的城里的办公室都是这样,一间办公,一间休息。”

“嗯,不错,不错。”林伯频频点头。

随后,李洛和林伯又拉了一会儿家常,多半是一些陈年旧事和询问某人现在的情况,当然,也少不了要问问他家那条他爱如生命的大黑狗的近况。之后,他们就没什么话说了,李洛等着他道明来意。

果然,林伯看了看李洛,咳了一声,开始进入正题了:“小洛啊,这次我大老远的进城找你,是受村小学党支部的委托,身负重大使命的。”

听到是关于母校的事,李洛正了正身子。

林伯继续道:“小洛,你也知道,咱们村小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还是老样子,还跟你念书那会儿没多大变化。前段日子下雨,有两个教室坍塌了,幸好是夜间,没伤着学生。这不,现在准备重建了。学校预算了一下,大约要十七、八万的样子,县教育局给咱批了五万块钱,学校自己有三万多块,另外学校还筹了不到两万块钱,这样一来还差十万块钱左右。你是学校出去的,现在出息了,又是村里的骄傲,你看看你能不能……”

“等一下,林伯。”李洛明白了他的来意,但还是忍不住打断他,奇怪地问道,“预算十七、八万,就算是十八万吧,现在教育局五万,学校三万,另外筹了两万,那不就差了不到八万块了吗?怎么说还差十万块左右呢?”

林伯看了李洛一眼,尴尬了一下,道:“小东,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咱们县教育局也不很宽裕,那五万现在才到帐两万五,另外的一半什么时候能到还不大好说;学校自筹的两万还差一万五,其他的到底能不能确保也很难说,毕竟是求人的事嘛;至于学校的三万块钱,外边还欠着五千多没收回来,学校本身也欠别人两千多,所以嘛……”

李洛头都听大了,这哪是差十万左右,分明是差将近十三万吗!这一左右,右出去近三分之一。

“小洛啊,你现在出息了,还开汽车,你核计核计,给想想办法吧,现在刘校长和村里人都等我消息呢,你总不能让林伯白跑一趟,要不我这老脸往哪挂呀?”林伯坐直身体,眼巴巴地看着李洛。

李洛暗叹了一声,一时无言。按说呢,支援家乡建设,尤其还是自己的母校,更是自是义不容辞,十几万块钱他现在也不是拿不出来。可是看到这个林伯,尤其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居然跟自己说这种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那些惨痛的记忆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深刻了。

林伯是个貌似讲原则又非常刻薄的人,十年动乱期间他因此吃了不少亏,拔乱反正以后,他任村小学教导处主任,可就是这个远亲的主任,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差点没把我全家逼上绝路。我记得那是下学期,学校收一块三毛钱的学杂费,由于正值开春,家里刚买完种子和肥料,不想小妹又患了肺炎,为了给小妹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剩不多的钱,除了一条狗,连鸡鸭都卖了,另外还欠了不少债。也是因此,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拖欠了学费。而在r县那样的贫困农村,拖欠学费或长年干脆不交的现象比比皆是。

可自己不同,自己很不幸,因为他有一位当教导处主任的远亲林伯。他为显示自己讲原则,不偏向亲戚,差点没把我爸妈逼疯。万般无奈之下,李洛妈分出了部分种子,到集上去卖,幸好被李洛当时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现在的村小学校长碰到,问明了情况之后,把他妈劝了回来,并替李洛垫交了学费,家里才度过了难关。

卖出一块多钱的种子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对于自己家来说,可能意味着这一年的收成,下一年的收入,还有过年时小妹能不能穿上新衣服。李洛清楚地记得父亲唉声叹气,母亲抱着肺炎高烧的小妹偷抹着眼泪的情景。而这一切,皆是拜眼前的这位林伯所赐。

不过对林伯没有好感,和帮不帮学校毕竟是两回事,况且刘老师现在又是校长,自己若因此拒绝伸出援助之手,那他不仅忘本,更显得下作了。

见李洛良久无语,林伯象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递给李洛道:“对了,小洛,差点忘了,这是我来的时候,你爹给你写的条。”

李洛接过来一看,确是我爸的笔迹,上面只有一行字:小洛,村小学要重建了,刘校长对咱家有恩,你要是有闲钱,就出些吧,省得人家说我们老李家人忘本。

李洛苦笑了一下,这条子肯定是林伯逼爸写的,否则爸一定会选择给他打电话。唉,条子政治都用在两父子身上了,真他妈的中国特色。他把纸条折起收好,对望眼欲穿的林伯道:“这样吧,林伯,我出十一万,你看怎么样?”

林伯听后狂喜,连连道:“行,行,小洛啊,你可真是、真是……”林伯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洛看了看他,又苦笑了一下。为什么自己不直接出十三万呢,因为他做事有个原则,即使是帮助他人,也要留有余地。此外,学校那些说不清道不白的三角债我可以不管,但县教育局已经批了的钱,总不该让自己替他省了吧。

就这样,李洛记下了学校的帐号,并保证次日就打款,林伯终于欢天喜地地走了。虽然自己对林伯极其不爽,但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更为了父母在村里的面子,还是给他买了一袋面和其他一些日常用品,又花一百五十块钱打了一辆出租车把他送了回去。

林伯使命完成,功成而退,自己又满载而归,高兴得呵呵直乐,嘴都瓢了。

四天后,李洛接到对他恩重如山的刘校长的电话,他说继他的款后,县教育局的款也已基本到位,让李洛第二天回去参加新校开工奠基仪式,李洛当即表示拒绝。但他说,让他回去,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学校那些孩子,他想让孩子们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做个好人,才能更多地帮助别人。无奈之下,李洛答应了。事隔多年,刘校长的大恩自己尚未报答,他的话,自己又怎么能拒绝呢?

次日一早,李洛独自驾车驶上还乡的路途。快出城的时候,手机响了,李洛一看,居然是傅淑宣,自从品脚那晚后,她就跟蒸发了似的,一个多星期没消息,之前约自己吃饭,由于自己的事情而推了。没想到现在居然大清早的打来电话,真是奇怪!李洛摇了摇头,接通了电话:“淑宣,一周多没见了,你还好吧,大清早的打电话,找我什么事儿?”

“嘻嘻,当然是好事儿喽?”

“呵呵,你能有什么好……”李洛一句话没说完,路旁忽然蹿出一个人,对着他的车子就冲了过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