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雅的夫婿最终定下了,梁晔也觉得许家的儿郎不错,他之前见过这位许则仕,人品谦逊诚实,是个踏实能干的,颇有自己的风范。两家来来往往了几趟,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柳氏满意极了,若雅上头没有婆婆,一嫁过去就能自己当家,日子定能过得舒舒服服。何况许则仕开春就要去考会试,真中了进士将来也未必没机会留在京城。这后生相貌清朗,身材康健,端的是不错。她想起姜姨娘的儿子也已经十四了,自己做嫡母的是不是思量着该给他找门“好亲事”,免得他真的考中了进士,趁机攀龙附凤,嗯,李夫人家那个木头疙瘩就不错,温婉娴静嘛。柳氏把这事与丈夫一说,就遭到了梁晔的极力反对。梁晔太了解妻子了,姜姨娘的儿女柳氏如何会尽心竭力,恐怕还会趁机搞点鬼。柳氏又生了一肚子怨气,拉住几个女儿就抱怨梁晔是如何宠妾灭妻,忘恩负义。
亲事定在春闱之后,若许则仕能金榜题名自然是好事,即便不幸落地,梁府也会把女儿嫁过去。若岚初听到这件事,心里很不舒服,想那许家不过是一门商户,许则仕也不过区区一个举人,即便是当了状元,也比不上那些门庭高深的世家大族,姐姐也嫁得太委屈了。若岚一直认为像若雅这般品貌,就算是当王妃都绰绰有余,如今低嫁给一个举人,太不值了。
若雅正在绣花,听到妹妹愤愤不平的话,微微一笑,接话道:“我倒是觉得那许家挺好的,虽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倒也财帛富足,最重要的是他家门风清白,许公子自己也是个修身守礼之人。”她说到后来脸色微微泛红,颇有些不好意思。
若岚才不听这一套呢,撇撇嘴:“我瞧着就是爹爹偏心,没给姐姐尽力。那日我和九儿去偷听,明明祖母来信说京城荣国公府的小公子有意向姐姐提亲,爹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至少也该派人打听一下那位刘公子的品行吧。”若雅但笑不语,若施托着下巴认真地听两个姐姐说话。其实结婚这种事又不像市场上挑东西,非要选个最好最新的,只要对方确实是个好的,也就差不多了。
“姐姐你是不知道,今天我碰上若妍,那死丫头明面上说恭喜姐姐得了桩好姻缘,私底下还不知道怎么笑话你呢。”若岚恨恨地说,手里绞着帕子,好似那帕子便是可恶的若妍。别说是姐姐这样的嫡长女,就是若妍这样的庶女配给许家都是低嫁了,也难怪若妍会幸灾乐祸。若岚愈发认定爹爹偏心。“要是将来我嫁人,一定要找个家世好、人又能干的夫婿,这样才能给娘长面子,免得将来二哥继承了家业,和姜姨娘联合起来欺负娘。京城里多的是王公贵族,咱们家也算是侯府近支,就不信找不到合意的。”
若施偷笑,若岚姐姐实在有志气,可梁家的家世,那些世家大族哪能看得上,即便是东阳侯府,也不过是庶族地主出身,靠着军功才得了爵位,与那些传承千年的世家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
“岚儿,你没在京城里住过,不知道情况。”若雅停下手中的活计,叹了一口气:“高门大户自然是锦衣玉食,富贵无双,可里头的弯弯绕绕却不是我们这样的女子可以了解的。就算理解了,要强迫自己去适应也是很痛苦的。侯门一入深似海,其中苦楚只有亲眼见过才会明白。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追求平安喜乐,我是不愿去攀那高枝的,姐姐也希望你们将来能找到一门好姻缘。”
她把两个妹妹揽在怀里,明年自己就要出嫁了,家里的情况却由不得她不担心,虽然依旧住在海宁,可出嫁的女儿又怎能常回娘家呢。母亲没有儿子傍身,脾气又不好,素来不得父亲喜欢,若岚心直口快很容易在言语上吃亏。而若施,她看了一眼这个乖巧的幼妹,聪慧良善,性子却是过于软弱了。一旦自己不在家,姜姨娘必然趁机作怪,那女子瞧着柔柔顺顺,心机却是不小。更何况,二弟如今又中了举人,爹爹对那一房愈发器重,与嫡妻嫡女倒是日渐疏远了。若雅脸上的担忧没有逃过若施的眼睛,她伸手抚平姐姐皱起的眉头:“姐姐在担心什么?如果是担心出嫁后的日子,那我可就没办法了。如果是担心这个家,母亲还有我们,姐姐请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她浅浅一笑,信心满满地仰着下巴。
若雅点了点她的鼻子:“小鬼头,就你聪明。”若岚也附和道:“就是,我才是你姐姐呢,放心好了,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若施俏皮地眨眨眼:“姐姐还是先顾好自己吧,少被爹爹罚就阿弥陀佛了。”“好啊,敢笑话我!”若岚扑了过去在她身上挠痒。若雅心想,还好自己这一房是抱成一团的,不似姜姨娘一房,儿女各怀心思,若妍执意与姐妹攀比,智渊却想记入娘名下成为嫡子。反正离自己出嫁还有一段时日,不如抽空教教妹妹们诗书礼仪,母亲不懂,也不屑学这些,爹爹又不重视女子,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大家闺秀若真的文墨不通,那才惹人笑话呢。
当天晚上,若雅把这事与柳氏提了,柳氏当然是坚决反对,她最恨吟诗作对了,姜姨娘不就是有点小文采这才勾得梁晔宠妾灭妻,那些小妇做派,自己的女儿如何能去学。女孩子嘛,能认得《女训》不就行了,难不成将来还要去考状元?
“雅儿,娘知你在京城的闺学里读过书,可学那些东西真的没什么用处,才女才女,那些不正经的出格女子才跑去做什么才女呢。别说才女了,就是才子,自古以来的才子哪个能当上大官,远的不说,娘老家就有个才高八斗的才子,成日里吟风弄月,不事生产,还说自己是一身傲骨,我呸,连老婆都养不起的孬种。”柳氏没什么文化素养,她只看重实际的东西,不过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她的想法也没错。人人都慕李杜诗篇,可有哪个女子真的愿意嫁给这些生活落魄,穷困潦倒的文坛巨匠呢?
若雅反驳道:“娘,读书是为了明理,增广见识,还能修身养性。多读点书总是有好处的,像若岚这样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将来如何出去见人?”她见柳氏脸色不好,立刻想起,柳氏也是个不通文墨的,连忙改口:“当然,女红厨艺,算账持家也是要学的,我没这本事,娘你来教她们吧,这种事越早越好。我早年待在京城,没在娘身边学习,府里的人谁又肯真心教我呢?”说完,伤心地抹了抹眼泪,她这眼泪七分是假,却也有三分的伤心,爹娘不在身边,只一个偏心的祖母和一个小气刻薄的婶婶,她的日子何尝好过。
柳氏也难过了起来,抱着女儿抹泪:“我的儿,都是娘不好,当初娘就不该把你留在婆婆身边,她是个偏心眼儿的,你那大婶子又是个斤斤计较的主儿,如何会真心待你。只可怜了我的儿,好好,娘什么都依你,读书一事,我和你爹爹商量商量,找个女先生回来。你自己不行,快出嫁的人了哪有时间教妹妹,好好备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