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今天我们不去下地干活吗?”。吃完早饭,柳絮发现大姐回了自己的房间拿起桌子上的簸箩开始绣帕子,娘亲则在正屋里编起来柳条筐,小弟柳青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讶异之下柳絮搬了个小板凳坐着袁氏旁边看着她灵巧的双手编着筐子,如是问道。
“嗯,这会儿地里也没啥活干,你爹爹去菜园子浇菜去了,我在家编个筐子用。”袁氏抬头看了看柳絮,接着低头忙活。“对了,你身体不好先歇着,等你好了也让你姐教你绣帕子,以后攒的多了跟着村东的叶大叔的牛车去镇上卖了也多少挣点钱自己攒着,等以后大了当嫁妆”
“娘亲!我才多大,就说嫁妆的事…”看大姐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自己怎么也跟成亲距离很远吧?
“不小了,都14了!以前是你脑子不清楚,娘亲也不怎么管着你,现在身体好了,就该考虑了,看你姐今年秋后就嫁人了,等她出了阁,娘也该为你考虑了”看柳絮一副懵懂的样子,袁氏担心像以前想的,怕柳絮真嫁不出去,就赶紧截口说道。
闲聊中,柳絮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大姐今年就嫁人了,而且嫁的还不赖。大姐从小就是一副美人坯子,多得是人求娶,只因村里里正家的张清荣家里条件好,人长得也不赖,大着大姐1岁,最重要的是两人从小就认识,也算是青梅竹马吧,十三岁那年经过大姐的同意,跟张家换了庚帖,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而柳絮嘛,就不好说了,人从小就木木愣愣的,心性总是长不大的样子,这都十四了也没人上门。求娶求娶,可没听人说过求嫁,纵是心里着急,袁氏也不露在外面,只在心里发苦。
从昨天柳絮醒来以后,看着就一副已经正常了的样子,虽然心里高兴,袁氏也怕只是刚醒来的缘故没太敢高兴,可是今天再看,发现二闺女确实是好了的样子,这才动了心思。
不过袁氏也是担心,柳絮从小这样,这突然的改变自己家人相信,怕是乡里乡亲的不信,外村的人更不用说了。于是动了心思,想着没事的时候让她多走动走动,让邻居们给帮忙注意着点有什么合适的,可别把她给耽误了。
接下来的几天,袁氏要么让柳絮去隔壁李二婶家借个锄头,要不就去杨女乃女乃家送点扁豆,总之五花八门,使得柳絮被动之下也认识了不少邻居。渐渐的,柳树屯的人一传十,十传百的就都知道了柳树家的二闺女从神树上摔下来后不傻了,看来神树真神!
柳家的地不多,地里也没多少活干,之后的日子里柳絮真的试图融入这个世界里。白天帮家里喂喂鸡,喂喂猪。没事学着袁氏编个篮子,不过柳絮自己也承认自己没多少天赋在这上头,编出来的篮子也就能用用,真没多少观赏价值,勉强能算个篮子吧。有时候跟着大姐学绣花,虽然以前的柳絮十字绣绣的还不错,但是真绣花的时候才发现,十字绣什么的真坑人啊,自己学了三个月绣出来的红花还是被柳青小屁孩认成了火苗。
家里穷,没钱买书,小弟每天除了有时干点家务,大部分时间就是跟着村里的孩子头每天瞎跑,虽然偶尔也会从村东头的小河里捕几条小鱼打打牙祭,上学什么的根本就是浮云,整个柳树屯就没有学堂,只有几个家里有钱的孩子又少的人家会让孩子去30里外的镇子上读两年私塾认识俩字,一般孩子还都是睁眼瞎。
柳絮虽说前世是高中老师,可是一是这里的孩子都没有认字的意识;二是柳絮本人也怕本来没识过字的自己突然变化太大让人家当初妖魔鬼怪,那可是比以前的傻子柳絮更吓人;再者说了柳絮自来到这个时间已经三月有余,到现在都没看到一张带字的纸,都不知道这个古怪的时空里是不是也用的汉字,更是不敢开这个口了。是以柳青年已五岁还是大字不识一个。
渐渐的,柳絮也开始对这个时空有一点了解,虽说从服装打扮来看像是宋元明时期,但据大人们讲当今是大周王朝。
当今天子皇甫天即位刚两年,还是个少年天子,即位初,朝局还算稳定,免征赋税三年。虽然五六年前的朝廷动乱使得天下差点打乱,但是对于本就闭塞贫穷的柳树屯人来说,除了那两年多缴了两倍税,也没有多大影响,即使征兵也是少数,而且不愿当兵的人家可以用两个人的赋税换回一个人,算来整个柳树屯好像就出去了那么四五个人,也算是很幸运,吃了两年军粮虽没军功,也算全须全尾的回来了,也没甚大影响。
看来无论哪个朝代,无论哪个时空,当局者怎么变,只要还是君权神授的君主制度,只要人们还能吃饱饭,太阳还从东边升起,百姓是不会管朝廷如何的,而作为宅女的柳絮童鞋同样能安安稳稳的当柳家的二闺女,没啥变化。
九月十四日是柳叶成亲前三天,按照规矩,这天张家过来送聘礼。这天刚吃过早饭就听外头喧嚣声,柳絮忙上前打开屋门,就看到张家的送礼队已经送来了各色聘礼,各是活鸭一对(用以代替聘礼中的活雁),猪肉、稻米、麦、大豆、玉米、薯各九斤九两,狼皮两张,花布两批,一应俱全。
柳家的栅栏外已经聚集了一圈乡亲过来看聘,小声议论着张家的聘礼。按照往常习惯,一般人家送聘礼虽然肉类、谷类的俱全,可是狼皮却是很少见的。
虽然柳树屯三面环山,但是一般庄户人家还是种田为生,很少有人有胆量进深山打猎,毕竟深山里人少,虽然也有不少好东西,可也同样很危险,不说猛虎之类凶猛的动物,只野猪之类的东西就很是怕人,一个不小心进了深山没的回就不好玩了,偶尔有几个体力好的青年结伴去旁边的小山上去也,因为不常打猎技术也就不怎么样,能打几只山鸡野兔的回家打打牙祭就不错了,所以一般人家都是多拿两匹布代替。
里正毕竟是里正啊,而且里正家就这么个儿子,婚礼自是办的体体面面的,据传这狼皮还是半年前打听到山东面有人进山打回了些猎物,特意去那边买回来的。见聘礼如此隆重,袁氏脸上也笑开了花,毕竟这年头聘礼重不重就能看出婆家对媳妇看的重不重。
九月十七宜嫁娶。这天柳家里外的开始忙活,门上墙上的大红囍字让整个柳家突然喜庆不少。看着大姐一身的红嫁衣,柳絮突然有一种恍惚感。虽然刚来到这个时空不到半年,可是已经把自己融入到了这个虽然贫穷但仍算是温馨的家里,虽然大姐一直对自己不太好,言语间也有一种傲气,有些刻薄,但总的来说也不算太差,毕竟两人至亲,突然之间这个家里少了一个人还是让一种心态平和的柳絮又一种别样的感慨。
恍惚中一切顺利进行,纵然心里有点舍不得的怪异感,大姐还是嫁人了。看着门外的大红新郎服的新出炉的大姐夫,听着周围喜庆的笑声,柳絮还是替大姐祝福着,同时也替自己茫然着。
现代的柳絮相亲无数次扔没有结过婚,最让自己不解的是,自己也上大学上了四年,为什么就没碰上个人谈个恋爱啥的,白活了24岁也不知道别人说的幸福是什么。有时候自己也在想,爱情啊,果然是个小气的东西,都不肯出来让我看看真面目。
老爸老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结的婚,婚前没见过面,于是婚后一直相敬如宾,每日里柴米油盐的生活,有时候自己都在想,其实这样的生活自己一个人也过得,不一定非得结婚,所以对于结婚,对于相亲,对于爱情,自己也就拿出来一半的心对待,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如何能全心对待。眼下看着大姐娇羞的面孔,看着新大姐夫的笑脸,自己也有些怀疑了,或许他们能幸福,至少青梅竹马的长大,总比老妈他们幸福。
等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完,柳絮明白,大姐确实嫁了,或许哪一天该轮到自己了,虽然自己觉得在家这么宅着的日子确实也不错。不过还没发生的事情对于柳絮童鞋那慢吞吞的心态来说那时遥远的,可以忽略的。
闲话少述。冬天的山村里农忙这会儿早已结束,每日里除了绣个帕子什么的也没甚事干,虽然绣工还是一般,不过柳絮也不是笨人,绣花绣不好咱就绣个独特的。
因着实在绣不好花又不好老是浪费绣线就试着绣了个米老鼠,线条简单没什么技巧,不过胜在这个落后的古代里绣样出奇。和大姐跟着赶车的叶大叔去了一趟城里,卖绣品的时候店里的老板看着这独特的绣样竟没嫌弃反而一条帕子多给了一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