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九章家宴

依旧是求收藏,求支持——

筱竹阁,西边暖阁内,魏若语坐在一张软榻上,正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原本筱竹阁地方不大,正中间只有一明一暗两间屋子,东面是一堵围墙,而西面则是两间下人住的平房。因魏若语以前很少出房间,西边的这间暖阁没有怎么利用起来,只是几个丫头闲时到这里来做做针线。

而魏若语自从醒来之后,逐渐得到了老太太和三太太的另眼相看,赏下来的东西也多了起来,魏若语思忖着,就让红梅和绿柳将这间暖阁改成了类似于书房和针线房相结合的房间。

红梅在一旁仔细的绣着帕子,绿柳在一旁帮着打络子,而魏若语则是一个人坐着看书,一时间这暖阁内竟是悄无声息。

许久之后,绿柳抬起头,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自己手中完成一大半的络子,遂开口道:“小姐,您看奴婢这手艺还行吧?”

魏若语看着那由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的络子,不由的赞叹道:“绿柳也是个手巧的,这梅花精巧极了。”

绿柳抿嘴一笑,欢喜道:“小姐夸赞了,奴婢哪里有红梅手巧?”

红梅脸上一红,瞪了绿柳一眼:“就会在小姐面前编排……”

看着红梅和绿柳相互打趣的样子,魏若语也不禁露出开心的笑容。

“小姐,待会儿晚膳时要去老太太屋里,要不要带上大姑太太送的那支珐琅掐丝步摇?奴婢记得菡萏坊送来的有一套新衣和这步摇挺配的。”红梅清楚魏若语的每一件首饰和衣裳,不由建议道。

魏若语事宜红梅将那身新衣拿出来,却是一件云霞色的妆花缎织长裳,并一条翡翠色烟罗绮云裙,与之相配的还有一条如意锦缎玉带,这一身衣裳可以说是她箱笼中最亮丽的一套了。

魏若语皱了皱眉头,却是指着另一条上衣说道:“换素色一些的。”

红梅一愣,还未开口,就又听到魏若语继续说:“我记得有件新做的淡色褙子,晚上就穿这个。至于头饰嘛……这些天老太太、太太赏的够多了,也没必要非得用大姑姑送的。母亲的那支珊瑚珠步摇就很好。”

红梅虽然有些疑惑为何小姐选了较为平淡的衣裳,不过她向来不会违背魏若语的话,应声答下。

倒是绿柳没有那么多顾忌,开口问道:“小姐,奴婢瞧着红梅选的那衣裳很好啊!既衬小姐的肌肤,颜色又亮丽,待会儿定能吸引人目光。”

魏若语淡淡说道:“那可不一定,你且看着,晚上时指不定所有姐妹都打扮的让人眼前一亮。有两位姐姐在前头排着,我倒是宁愿不出挑一些,想来太太也是同样想法。”

绿柳恍然,心中顿时明白过来:“奴婢知道了。”

魏若语笑了笑,没有再多说话,而是继续看她的书。

直到申时一刻,红梅提醒,她才想起来晚上还有一场家宴要参加。

随即从软榻上跳下,红梅和绿柳已经准备好了梳洗用具,先帮她净面,又打散了头发,仔细的梳起头来。很快,一个飞云髻在红梅手下成形。红梅从妆奁中挑出几枚淡粉色珍珠点缀和固定,随后又拿出那支珊瑚珠排串步摇,稳稳的插在发髻上。

接着又取出三太太赏下的珊瑚滴水耳环,戴好之后,魏若语仔细看了看,确认完好后,才由二人伺候着穿上了一件淡黄色藕丝琵琶襟上衣,月白色百合裙,再套上了一件淡粉色撒花褙子,

穿戴整齐之后,魏若语嘱咐了红梅几句,随即带着绿柳离开了筱竹阁,前往蓼菊院。

三太太前段时间因头疾又犯,虽然有方大夫留下的方子,吃了几贴药后好了许多,但老太太还是免了三太太的晨昏定省。

只是今日却是不同。

当魏若语熟门熟路的来到蓼菊院内时,魏若晴和魏若巧竟然早她一步就已经到了。

穿过长廊和院子,魏若语就听到了从房内传来的欢笑声。

待她走进主厅,赫然看到魏若晴和魏若巧在一旁逗着三太太说着话。

果然不出她所料,这两位姐姐不但都穿的俏丽无比,而且头上都簪上了大姑太太所赠的头饰。

魏若语脚步不停,走上前去给三太太请安。

“母亲今日感觉可还好?”

魏若语关切的语气不似作假,三太太闻言表情一舒,点了点头。她身后站着的金珠和碧环皆是穿着一身丹青色小袄和杏红色褙子,一个给三太太捶肩,一个给三太太斟茶。

“你那按摩的方子还真有用,这几日我的头疾已经轻了许多,都不用服方大夫的药了。”三太太嘴角含笑,说出来的话却是让魏若巧心中一惊。

“如此便好。”魏若语舒了口气,展颜一笑,“我听方大夫提过那按摩的手法,只是方大夫毕竟是男子,不好教给母亲身边之人,所以我就仔细询问了方法,自己又试验了几次,没想到真的对母亲的头疾有用呢!”

三太太这头疾的毛病缠着她许久,一直都无法根治,只有在头痛的厉害时,服用方大夫的药才能缓解。每次头疾发作,三太太都疼的下不了床。

而魏若语前段时间给三太太尝试着按摩了一下,竟是让她感觉舒缓很多。随后魏若语就将这按摩手法教给了三太太身边的碧环,这十几日下来,果然颇有成效。

魏若巧在一旁见三太太对魏若语的态度温和,心中吃味,酸溜溜的说道:“妹妹从哪里学来的这一手?我倒是不知道呢!方大夫也真是的,既然有这好办法,怎地不早说?平白让母亲受了许多苦。”

她这话一出口,不但魏若语眉头一皱,就连三太太也是神情一淡。

“姐姐有所不知。”魏若语怕三太太心中有疙瘩,随即解释道,“一般大夫们都有自己擅长的,有些治病方子或者偏方都不会随意告诉别人。医者最讲究师门,方大夫虽然只是我们南湖镇上的大夫,但也是学自名医,除非是他自己亲授的徒弟,否则一些东西是不好随意教给别人的。我也是缠着他问了一些按摩的要点,然后翻了一些书对照,又让身边的丫鬟给自己试了几次,才确定了的。”

魏若巧神情一滞,假装不经意的掩了掩嘴,说道:“都说久病成良医,妹妹倒真是印证了这句话呢!日后若是姐姐有个头痛脑热的,问了妹妹就好,也不必去寻大夫了。”

这话说的很无礼,魏若语虽然心中一怒,但在三太太面前却也不好发作。

“好了!”三太太却是猛地一拍扶手,神情凌厉的看了魏若巧一眼,“时辰差不多了,孙妈妈,收拾一下,去万福居。”

魏若巧脸上那笑容再也支撑不住,趁三太太转身的一刹那,狠狠的瞪了魏若语一眼,眼神中警告意味十分浓郁。

魏若语却是只当自己没有看见,笑吟吟的站起身来,似乎真的没有在意。

魏若巧心中恨然,随即转头跟魏若晴说起话来。魏若晴却不耐和她闲聊,只跟在三太太身边,脸上是真真切切的关心。

申时下一刻时,三太太带着三个女儿到了万福居。

此时的万福居花厅中,已经摆上了两张红木大桌和一溜座椅。而在花厅两旁,则是一溜圈椅和茶几,魏家的几名小姐,和两位少女乃女乃皆是坐在那儿,大姑太太和二姑太太并未来到。

当魏若语几人坐下后不久,老太太由两名丫鬟搀扶着走出,身后则是跟着两位姑太太。

魏若语小心的打量了一眼三人,却是发现三人神情不一,尤其是那大姑太太,有些神不思蜀的样子。

“都齐了?老大他们几个呢?”老太太看了一眼众人,发现皆是女眷,不由问起了大老爷等人的去向。

大太太忙起身回答道:“老爷带着立业几人在前头,说是稍后来向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脸色并无太大变化,只是摆了摆手:“也不必麻烦了,跑来跑去的也累,就让他们几个爷们在前头吃吧!”

二姑太太走上前来,温和说道:“大哥二哥自然和我们这些女眷不一样,横竖我们这儿人多,还热闹些呢!”

老太太面色一霁,向众人说道:“入席吧!”

两张大桌,共设了十六张椅子,老太太坐在中间那张大桌的主位上,右侧是大太太、二太太和三太太,左侧则是二姑太太和大姑太太。而另一处,则是两位少女乃女乃带着一众小姐坐下。

魏家很少全家共聚用膳,除了八月十五、大年夜、上元节等一些节日之外,大多是各自领了膳食在自己屋里用。而每次聚集在一起,都讲究食不言,由负责布菜的丫鬟们按照各自的喜爱给众人添菜。

只不过今日却是例外。

几个粗使婆子拎着大小食盒走了进来,遂有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将食盒中的锦盘端出来,整齐的叠在桌上。

八碟凉菜,四素四荤,虽小却是极为精致;而后是十几盘热菜,有魏若语熟悉的松子鲑鱼,蟹黄豆腐,熏鸭,荷叶鸡,龙井虾仁等,更多的则是魏若语不曾吃过的一些精细名菜。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