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一节 初见公主

观风殿。杨辰对这个大殿的名字总是抱有一丝怀疑。风,无形无像,无色无味,如何能观呢?

后来她慢慢发现,风真的是可以被看到的。在廊下空悬的艾草的摇动中,在园圃牡丹护花铃的声响里,在横摊于几案上的书页乱翻时。这观风殿便如同一首诗,只有那闲散的情怀方得体会。

申时前后,暑气已散,阳光和暖。杨辰在廊檐下读书,她今日穿了一身月白短襦裙,垂足而坐,园内牡丹开得正好,姹紫嫣红簇拥在她裙边,只让人想起“锦绣年华”这四个字来。

上官婉儿正从外面回来,缓步转过长廊。杨辰听到脚步声,急忙起身下拜:“婕妤。”

她低着头,手中仍旧捏着那策书卷。

“在读什么书?”上官婉儿缓步往前走着。

“玄奘法师讲经集录,”杨辰一咬唇,说道,“我自己在书架上找的。婕妤恕罪。”

上官婉儿侧目看她,微笑道:“无妨。只是你这个年纪,看这些经书未免太早了些。我架上有一本《诗论》,你倒是可以翻翻。”

杨辰双眸一亮:“谢婕妤。”

她说完便往书房跑。上官婉儿一怔,张口叫住她:“等等。”

杨辰停住脚步,转过身来。

上官婉儿缓缓说道:“你准备一下,明天随我去见陛下。”

“陛下?”杨辰睁大眼睛。

上官婉儿点头:“你要做公主伴读,总得能过了陛下这一关。”她缓步向前走着,淡淡说道:“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

就这一句话让杨辰的心骤然一紧。面见陛下,应当如何准备?如何准备才算好好准备?

便是怀着这样一颗忐忑的心,杨辰已身在乾元殿大门之外。

太阳刚刚升起,众常参官便入乾元殿偏厅待诏。杨辰随上官婉儿前来,一直在大殿门外等候。殿前廊柱高耸,影子长了又短。杨辰一直低着头,看着各官员的朝靴从自己眼前经过,耳边不停地传来内侍通报:“中书舍人张一元,进殿谒见——”

就这么站了不知多久,日光强烈,杨辰只觉得自己的头昏昏沉沉的,眼前地面也开始有些晃动。忽而殿门一开,上官婉儿缓步走出,对她说道:“你进来吧。”

她的腿似有千斤重,走路有些虚浮,腿一软便向着地面栽下去。上官婉儿伸手扶住她,蹙眉问道:“怎么了?”

杨辰低头答:“有些头晕。”

“忍一忍,”上官婉儿道,“走路小心,别失了礼数。”

“是。”

殿门再次开启。上官婉儿牵着她的手,跨入大殿高高的门槛之内。

一入殿门,一阵阴凉之气袭来,顺着她的后脖子一路凉下去。杨辰瞬间觉得清醒了些,低眉提裙,跟在上官婉儿身后。

两个宦官正将珠帘架子搬下去。龙榻之上,女皇正冠而坐,身后九龙朝凤的鎏金屏风灼灼耀眼。上官婉儿走到武则天身边,低声说道:“陛下,杨宫人到了。”

杨辰站在殿前,俯身下拜:“奴杨辰,拜见神皇陛下。”

武则天垂目望着殿前跪伏的女子,问道:“你是杨家的女儿?”

杨辰低头答:“奴祖籍弘农。父亲现在担任并州司马。”

“弘农杨氏……并州……”武皇微微蹙眉,道,“好像是有这么一户远亲。”

上官婉儿一旁说道:“自家的孩子,总比旁人更放心些。”

武则天微微颔首,问道:“入宫多久了?”

杨辰答:“回陛下,一月有余了。”

上官婉儿在一旁说道:“她本是东宫待选的良家女,落选后原是要分到尚服局的。奴看这孩子确实好,就琢磨着给杨公主留下了。”

武则天听她说完,问道:“都读过些什么书啊?”

杨辰低眸答:“回陛下,奴以《诗经》和老庄入学,东周以来典籍亦有所涉猎。”

女皇双目微眯,说道:“那你说说,何谓诗?”

杨辰低头答道:“《礼记》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而诗者,心之所向也。观其诗,便可知其人。”

“如何知其人?”武则天挑眉,含笑问道。

杨辰低头答:“奴学识浅薄,只知一味寻求华丽辞藻者,为人也必浮夸。一味歌功颂德者,为人亦多狡诈。此乃我家中先生所说,奴尚未完全体会。”

“你倒是请了位好先生。”武则天看着她,微笑道:“你如此年纪,能做到知其然已属不易。”

女皇转向上官婉儿,说道:“这孩子竟没被选入东宫,倒是太平看走了眼。还好有你,慧眼识才。”

上官婉儿躬身道:“多谢陛下。”

武则天对杨辰说道:“起来吧。”

杨辰低头再拜,缓缓起身。

“过来,我看看。”武则天说道。

杨辰缓步向前走了两步,抬起头来。

她额头宽阔,眉目舒朗,容色清丽。武则天看在眼中,心中已是喜欢。忽而武则天眉头一皱,说道:“婉儿,你来看,这孩子的眉目倒同你有几分相似呢。”

上官婉儿含笑道:“陛下说笑了。”

武则天端详着杨辰,道:“唔,不是长得相似,而是神似。多大了?”

杨辰低眉答:“奴今年冬月就满十五了。”

武则天挑眉,对上官婉儿道:“我初见你时,你也是这般年纪吧?”

上官婉儿眸光微闪,道:“奴当年十四岁。”

武则天双目微眯,轻叹一口气,道:“十四岁……想想,我也是十四岁入的宫。这一转眼……真是逝者如斯啊。”

此时,殿外宦官通传:“启禀陛下,杨公主到。”

武则天的唇边竟有一丝含不住的笑容:“让她进来。”

杨辰躬身退在一侧。殿门开启,一女子缓缓走入。她看上去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头上望仙髻,面上啼痕妆,宽眉花田。她本生着一张丰艳俏丽的脸,却不知为何,眉梢眼角,举止神态,总带着丝清冷的气息。这便是日后朝夕相处的公主么?看上去不是那么好相处。杨辰心里先打起了鼓来。

女子在殿前下拜:“孙儿拜见祖母。”

“快起来。来。”武则天向着她伸出手。杨公主起身,走到武则天面前,竟在龙榻一侧坐了下来。

与皇帝同坐一榻。神皇陛下对其宠爱之情,可见一斑。

武则天缓缓道:“前几日听说你身体不舒服,祖母心里很不安乐。怎样,好些了吗?”。

杨公主低眉道:“好多了。”

只此一句,再没旁的话。

武则天点点头,说道:“你平时也别总在自己宫里窝着,也像裹儿她们一样出去玩耍玩耍。”

杨公主轻声说道:“孙儿这两天正同仙蕙姐姐学下棋。”

“那孩子也是个好静的,真不该把你们两个放在一起。”武则天道。

杨公主一听这话,即刻俯身拜道:“仙蕙姐姐和我很要好,祖母别让我们搬开。”

“好好好,你爱同谁住便同谁住。”武则天笑着将她拉起来,说道,“过些日子你就该去崇文馆读书了,祖母给你找了个伴。”

杨辰闻言,上前一步,拜道:“奴杨辰,拜见公主。”

杨公主坐在榻上侧目看她,淡淡说道:“请起。”

武则天含笑说道:“她也姓杨,说起来也是你的本家。比你略长一岁,也算是多个小姐姐贴身照应着你。”

杨公主垂目,道:“祖母选的人必然是好的。孙儿谢过祖母。”

武则天微微点头。

杨公主起身,说道:“祖母,仙蕙姐姐还等着我下棋……”

武则天点头:“去吧。夏日暑气重,我让人送了些酸梅子过去,你可记着让她们煮了汤给你喝。”

“孙儿记下了。”杨公主俯身一拜,“孙儿告退。”

她向后退了两步,转身消失在大殿之外。

武则天阖目,微微叹了口气。

大殿内突然安静了下来,连呼吸声都能听得到。

“陛下,可要回去歇歇?”上官婉儿问。

武则天摆了摆手:“我就在这儿躺一会儿。你们也去吧。”

“是。”

上官婉儿看了杨辰一眼。两人走到殿中下拜,低身退了出去。

武则天以手撑头,微微垂目。空空大殿,寂然无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