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六节 上官婕妤

大殿内窗子大开,阵阵暖风吹得扑花纱幔四散飘举。脚下的丝毯踩上去软绵绵的,如同踩在云彩上一样。杨辰转过朱漆屏风,大殿正中横陈着一张几案,一个女子正坐于几案之前。

殿内未曾燃香,却有阵阵花香随风而入,散入罗帐深处。上官婉儿头梳高髻,一袭绛紫色交领襦裙,脂粉淡施。杨辰见她衣着虽算不上华贵,却气质从容坐于这大殿主位,心想这必是哪位娘娘,便俯身拜道:“奴杨辰,拜见娘娘。”

“起来吧,”上官婉儿淡淡道,“过来坐。”

杨辰俯身一礼,起身到她面前,屈腿正坐。

上官婉儿看着面前跪坐的女子。她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绿地碎花的敞胸宫装,白净的肌肤衬着黑白分明的双眸,让人眼前一亮。

韶华女子,总是容光夺目的。

“你可知我是何人?”

杨辰低眉答:“奴不知。”

上官婉儿缓缓说道:“这里是观风殿。我是婕妤,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上官婕妤?一人品评天下文章,执掌朝堂内命文诰的上官婕妤?

杨辰一惊,急忙退席下拜,道:“奴拜见上官婕妤。”

上官婉儿不禁一笑,这孩子礼数还挺周全,说道:“坐吧。”

杨辰再拜,起身在她面前的方榻上正席跪坐,低头。却又实在忍不住好奇,偷偷抬起眼来看她。

上官婉儿已近中年,脸上脂粉淡施,然其容光已是耀眼。不似李唐皇家女子生得丰艳浓丽,她下颔微尖,黛眉纤细,一双凤目上斜,眸光沉静如寒潭,更映得她额上的梅花妆嫣然夺目。

上官婉儿淡淡看着她,问道:“你多大了?”

杨辰仍旧不敢相信自己正与上官婕妤同席,声音仍有些颤抖:“奴今年冬月就满十五了。”

上官婉儿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推到她面前,问道:“这是你写的?”

杨辰低眉一看,竟是自己那日初入内文学馆时写的《春秋》诗。

上官婉儿评点天下文章,神皇陛下殿试时都有她在侧。想到自己的诗作被如此人物看过,杨辰不禁红了脸颊:“是。婢子拙作,让上官婕妤见笑了。”

上官婉儿心道,是个谦逊有礼的孩子。

上官婉儿看着她,问道:“今日东宫落选,你心里不好受吧?”

杨辰生怕自己被她轻看了,急忙说道:“恰恰相反。奴不想被选上。”

“哦?为何?”上官婉儿挑眉看她。

杨辰深吸一口气,说道:“奴宁愿入内文学馆致学,一生与书为伴,也不愿入东宫,为人妃妾。”

这女子倒颇有几分志气,看来自己没有选错人。上官婉儿看着她,问道:“你想入内文学馆?”

“是,”杨辰低头答,“哪怕做一掌书也好。”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道:“我这儿倒还有个位置留给你,不知你愿不愿意?”

杨辰猛然抬头,睁大眼睛:“什么位置?”

“公主伴读,”上官婉儿说道,“就是陪公主读书的。”

公主伴读?杨辰问道:“不知,是哪位公主?”

这普天之下,她只知道一个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缓缓道:“这位公主说起来跟你也是同宗的姐妹。就是太子义女,杨公主。”

这李唐与武周的天下,居然还有姓杨的公主?

公主伴读便是公主的玩伴,通常都是身居都城的贵族女子。杨家虽然是前朝皇族遗脉,可如今改朝换代,也算不得显贵了。

再说,又不知这杨公主脾性如何。万一是个刁钻的主……杨辰低眉,心中乱作一团。

“你是个懂礼的孩子,又有些天赋诗才。有你入崇文馆陪公主读书,我也能放心。”上官婉儿依在凭几上,静静看着她,“如何?”

杨辰一听上官婕妤对她如此评价,心中抑制不住的激动,竟将什么顾虑都忘了。她俯身,说道:“多谢上官婕妤。奴定认真随侍公主,不辱使命。”

上官婉儿望着她,微笑道:“好。你今日就在此住下,过几天随我上殿面君。”

她扬声叫道:“合欢。”

屏风后,那宫娥缓步走出,躬身待命。

上官婉儿对杨辰说道:“你跟着她去吧。”

杨辰退下席,低身一礼,额头抵在手背上。

就这么走了么?这是上官婕妤啊,自己曾多少次吟诵过她的诗,多少次临摹过她的字。这是她最为崇敬的女子,崇敬的程度仅次于自己早逝的母亲。如此机会,千载难逢,若是错过了,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再这样同她面对面。

杨辰抬起头,高声说道:“婕妤,奴有话要说。”

上官婉儿抬眸:“还有何事?”

杨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奴在闺中,常读婕妤的诗作。窃以为婕妤之诗如一阵清风,一扫当今诗坛堆砌辞藻的靡靡之景。奴心切慕之,今日有幸见到婕妤,希望能得婕妤指教一二,不胜感激。”

她的脸颊因激动而泛红,双眸现出灼然的光泽,显现着一个年轻女孩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

上官婉儿看着她,心底某处忽然一震。

身居宫廷多年,她早已习惯了别人趋炎附势的称颂和居心叵测的褒扬。那些学士文臣个个称她诗才天下无双,可上官婉儿心里清楚,他们不过是因为神皇陛下的赞许而随声附和,若是真的问他们好在何处,也少有人能说出个一二来。可她仍旧不得不频频与这些人交往,不得不品评他们溜须拍马又蹩脚的诗作。她恨这官场的虚伪和肮脏,却不得不与田汉匹夫为伍。她就像莲花,终于在满塘的淤泥中,绽出一个孤芳自赏的可悲姿态。

这就是宫廷,这里厚重的阴霾永不散去。阴霾下是一个女子的悲凉,和一个诗人的孤寂。

可眼前这个女孩的眼中充满了光彩,那光彩如同五月阳光,短暂地透过了那重重阴云,照在她心上。上官婉儿心头一暖,微微起身,说道:“你读过我的诗?”

“是,”杨辰望着她,说道,“上官婕妤的诗是奴的启蒙之作。最衷情的,还是您的《彩书怨》。”

杨辰正坐起身,朗声诵道: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大殿内静到了极处,夏风不动,帷幔沉沉地坠着。女子的声音清越美好,如团团水波,荡漾在大殿深处。

许久,上官婉儿说道:“你的声音很好听,很适合吟诵。只是,这诗中滋味,你还未能体会。”

杨辰俯身,说道:“请婕妤指教。”

上官婉儿摇头一笑,道:“这不是讲就能讲明白的。”她望着堂下跪坐的韶华女子,淡淡说道:“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经历和体验。”

杨辰望着她,懵懵仿佛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抓住。

上官婉儿缓缓倚回凭几上,说道:“去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