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穿越,然后歌尽桃花(1)

人类对陌生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似乎从来不会停止,无论这个世界存在于太空还是某个无底洞穴。即使人们不能摆月兑受现实条件所限制的环境,至少还可以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幻想与梦境来实现神游。在这样的梦幻故事中,最朴素的方式是遇见一个奇妙的洞穴,然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我们无从判断:对洞穴的这种玄想,是否受到残留在人类基因里的对穴居生活的迷茫回忆的推动;但是,在中国古籍中,陌生洞穴引发的神奇故事确实连篇累牍。著名的刘阮入天台遇仙的故事,最早的版本之一便是穿越洞穴开始的。这个故事后来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里以多种版本保存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经典意义的传奇。更为严谨的作者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也记叙了武陵人穿越洞穴找到桃源的故事。

《桃花源记》由于更接近现实,对中国人的政治、社会理想均有极大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然而刘阮故事却被以更高的频率津津乐道。也许,这不光是因为两名幸运儿的奇遇中所带有的香艳意味折射了编织此类故事的中国文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成人化的隐秘,还因为刘阮的穿越同时突破了时空限制,蒙上了更具有迷乱深邃的奇幻色彩。故事结尾说:他们因思乡回家后,发现同时期的亲族全部死亡,活着的是七世孙。

相比之下,英国人撰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的经典童话,虽然从儿童视角对穿越一个洞穴所能遇见的新奇世界进行了令人神往的陌生化处理,由于只是空间转换而没有强调时间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扁平。

但是,以上这些故事却存在一个共同点:穿越到陌生世界的主角主要是游历或体验其中的生活,显得比较被动和静态一些,因此相对于那个世界来说,具有强烈的“他者”色彩。

在这种背景下,《寻秦记》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穿越时空的科幻故事不是合适的比较对象)。在这个味道很浓(也许是对刘阮以来的香艳穿越梦想的呼应或继承)的故事里,强势的主人公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表现了另一种梦想:通过穿越,原本是普通人的主人公,在新的环境里以个人之力强行干预原本定型的历史,将穿越过去的世界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种对受到庸常生活限制和压抑的普通读者带有强烈心理补偿和心理安慰意义的穿越梦想,再加上丰富的佐料,使得黄易所写的这部小说红极一时。《寻秦记》因此被视为新一类“穿越”小说的开山之作,黄易本人则被一些对过往文学缺乏了解(或有意忽略)的人尊为穿越小说鼻祖。

事实上,编织新一类穿越故事的出版物,这几年已经成为图书市场上一个重要部分。这当中,尤其以女主角穿越然后获得爱情与全新人生的故事占主流。人们在这些故事里,经常能够发现黄易式的梦想:个人干预历史;利用现代知识在古代搏出位;爱情与事业双丰收。这一类的故事如此众多,以致“穿越”本身开始被当作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了所谓的“穿越图书”。

然而,由于出版市场的混乱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以及太多的作者既缺乏创意又缺乏自尊、有的更坦然大肆抄袭,穿越故事本身连同不幸的读者,都同时遭受了程度颇为深广的蹂躏。人们有理由对过分模式化的雷同的故事感到厌倦:无论穿越的女主角新的身份是灶房里的灰姑娘、草根少女、富家千金还是贵族绝色,为什么她们一定能获得那么好的运气,一定能以并不出众、有时甚至显得非常愚蠢的手段,轻而易举地击败那么多竞争者?她们的谈吐经常显示出自身几乎毫无修养或智慧,何以竟能在人才济济的王庭(这是绝大多数穿越故事女主角的终点)存活下去进而大出风头?

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靡宝的小说《歌尽桃花》无疑像一阵清新的微风,改变了穿越小说的陈腐面貌。

在这部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里,女主角穿越之后,并没有一夜之间成为某种自大成狂的全能型智慧女神。相反,她是以一种职业女性的姿态,带着非常平民的思想,游走在故事中,虽然她也具有某种贵族背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