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佳人相邀

第二百四十一章佳人相邀

此时是风云时期,张天赐不便相送商秀珣,甚至商秀珣都是在易容打扮之后出的洛阳城,以免他人发现他的行踪,毕竟没人会知道为了对付张天赐,会否有人会将商秀珣抓起来。

在送走商秀珣之后,这天,有人前来独孤阀寻找张天赐。

在知道有人来找自己之后,张天赐心中有些疑huò,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到底是谁会来找自己。

来到独孤阀的大厅之中,张天赐看到一个和尚坐在大厅中,除了这个和尚之外,大厅内就没有其他不是独孤阀的人了,显然来找张天赐的就是这个和尚。

“净念禅院?”

从这个和尚的身上,张天赐感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顿时便知道了这个和尚从何处而来,不过他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疑huò,不知道这净念禅院来找他到底有何事。

见到张天赐进来,这和尚立刻站起来双手合什施礼道:“张施主。”

张天赐轻笑道:“不知道大师找我有何事?”

那和尚答道:“此次我前来却是受人之托,前来邀请张施主往净念禅院一行。”

“哦!”张天赐眼中闪过一抹困huò道:“不知道大师是受谁之托。”

和尚低首道:“却是慈航静斋的师仙子。”

“师妃暄?”

张天赐顿时满脸疑huò,师妃暄什么时候来洛阳了,而且还要找他,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这时独孤凤在一旁焦急的道:“天赐,你别去。”

张天赐望着一脸担心的独孤凤,lù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独孤凤感觉这笑容就如同chūn风一般,心情顿时便好了起来。

然后张天赐望着这和尚,开口道:“请大师回禀师妃暄,天赐不日便前来拜访。”

那和尚点了点头,然后告辞离开了独孤阀。

这和尚刚走,独孤凤便焦急的问道:“天赐,你真的要去吗?”

张天赐点头道:“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独孤凤紧抿着嘴,半天之后才柔声道:“天赐,那你xiǎo心一点。”

张天赐点头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回到房内,张天赐一直在思索着师妃暄邀他见面的用意,但是却也猜不出什么,此时正值风云时期,而此次慈航静斋显然也是准备跟他动手了,以师妃暄慈航静斋弟子的身份,她怎么也不该邀张天赐见面。

而师妃暄肯定也不是跟张天赐说些机密消息,以师妃暄的xìng子,她怎么都不会背叛慈航静斋。

既然想不透,那就不再去想,等明日见到师妃暄便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翌日清晨时分,张天赐便牵着夜照yù狮子离开了独孤阀,然后直接出了皇城,出了洛阳,朝着净念禅院的方向骑马行去。

净念禅院耸立山上,气象森肃。

张天赐跳下夜照yù狮子来,揽着马颈,哄孩子般说了一番亲热话后,轻轻的拍了拍马头,然后夜照yù狮子便乖巧的走到一边,自行吃草,张天赐自己则向禅院的山mén入口处掠去。

过了刻有“净念禅院”的牌坊后,长而陡峭的石阶直延至山顶,令人有登天升赴“彼岸”的感觉。

幕然间,张天赐又回想起自己当时在此处突破不成的场景,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收摄心神,张天赐拾级登阶。

“当!当!当!”悠扬的钟声,从山上飘送下来。张天赐心头一片平静,纵目欣赏四周峰峦奇秀、林木茂密的山景,暗忖此寺座落此山之顶,自有一定的道理。仰首上望,可见从林木间透出来的佛塔和钟楼。

张天赐眼力极佳,佛塔的样子清晰的出现在他的眼前,只见这佛塔大部份以大青石砌成,结构复杂,八角九层,四面辟mén,塔身的雕刻绚丽异常,四周的卷mén上怖满了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宗教物事,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塔剎却是铁制的,有铁链八条分别拉往塔顶八角。下五层的级阶设于塔内,由第五层开始,却沿塔身外檐盘旋到顶层,这种怖局在佛塔建筑中实属罕见。尤其那高大华丽的铁剎,俊秀tǐng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宛如刺破青天。

这时候张天赐才发现,这般极尽奢华的装饰却给人一种简朴归真的感觉,就像一位盛装的美nv,虽是华衣丽服,但由于不施脂粉,故可保持着丽质天生的自然美。

石阶已尽,张天赐抵达第二重山上方额书有“入者有缘”四字,两边则镌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mí人。”

张天赐嘴角lù出一丝冷笑,何谓名利客,何谓梦mí人,各人追求不同,又能说清楚孰是孰非。

再次上行,张天赐一直来到净念禅院的大mén前,大méndòng开,mén前却也不见人影。

走进大mén,第一座面阔七间的大殿矗立mén后的广场上,两名老僧正在打扫落叶,对他这来客的闯入不闻不问。张天赐也是奇怪,但对此仿觉理所当然的,负手油然朝这居于中轴线上的首座主体建筑行去。

殿内香烟盈逸,从供奉在南端的三座佛像前的三脚炉鼎中袅袅腾升。

这大殿张天赐曾经来过,中间戴金冠慈祥端庄的是毗卢遮那佛,左是yào师佛,右是阿弥陀佛,在殿内沿墙环列的还有数十尊罗汉塑像,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撑起大殿的八根立柱和柱础,均jīng雕细琢,配上疏朗雄大的彩绘斗拱,出檐深远,檐角高翘,合而营造出寺院那种深远肃穆的气氛,充满宗教的感染力。

一声佛号从张天赐的身后响起,接着有人道:“张施主,你来了。”

张天赐慢慢地转过身来,朝双目低垂,合什持珠的这和尚微笑道:“不知道妃暄在何处等我?”

这和尚淡然道:“张施主请跟我来。”

张天赐随在这和尚的身后,朝后院的方向深进。沿途不时遇上僧侣,但人人对他视如不见,像正沉醉于本身清净无为的宗教生活里。经过那座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铜殿后,这和尚左转进入一条两旁植有竹树,古意盎然的石板道,却是与张天赐上次所来之时去见师妃暄的地方不在一处。

两旁僧舍掩映在竹材之间,朴素简单,与殿堂的华美又截然回异,不过在松上白灰泥后,又自有一股不施脂粉般的自然美态。

张天赐正细意感受禅院里那种深幽致远、平和宁静的气氛时,景sè一变,房舍渐稀,代之是苍松翠柏,层岩嶙峋,沿着石路前行,可看到右壁凿上“佛道”二字。两边石崖逐渐高起,山道收窄,两旁石壁是依矮崖形势雕凿的诸佛坐像,均神态悠然,栩栩如生。

佛道忽尽,眼前豁然开朗。在这禅院西端处,一座上刻“方丈院”,面阔七间、歇山九脊顶的巍峨大殿建于崖沿处,形势险要至极点。

张天赐突然心有所感,朝着方丈院左端处望去,那里有一片竹林。这时,刚才带张天赐前来的那和尚施礼道:“贫僧只能是送张施主到此了。”

张天赐回了一礼,然后这和尚便顺着佛道返回了。

望着眼前的竹林,张天赐放步走了过去。

来到近处,另一条石道在竹林间蜿蜒伸展,曲径通幽,在雨丝绵绵中,特别引人入胜。

张天赐沿道而行,拐了个弯后,整个空间倏地扩阔至无限,原来路尽处是山崖边沿,不但可俯瞰远近山野田畴,还可远眺座落东方地平尽处的洛阳城。

漫天细雨下,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一身儒服男装的师妃暄正盈盈俏立崖沿,悠然神往的俯瞰着崖下伸展无尽的大地。

望着师妃暄那优美动人的背影,张天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上次离开净念禅院,他遭遇危机,虽然师妃暄未曾现身,但是张天赐也明白自己是为她所救。如今再次相见,张天赐想说些感谢的话,但是却又说不出口,当时师妃暄既然不选择现身,他现在去点破这个,这又是何必呢?

深深的叹了口气,张天赐慢慢的走到师妃暄的身边。

眼光顺着师妃暄的目光朝下往去,山崖下是一片田野,隐约间还可以见到田间劳作的人影。

此时的天气寒冷,谁都想找一个暖和的地方,而这些人却还在田地里吹着刺骨的冷风,对于张天赐与师妃暄来说,这冷风并不算什么,他们都不能感觉到其中的寒意,但是对于田地里的那些人来说,这冷风所带来的寒意他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得到,每当寒风吹过之时,他们都浑身发颤。

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去面对。

望着田间还在劳作的身影,张天赐轻轻的叹了口气。

师妃暄依然静静的望着山崖之下,似乎未觉张天赐的叹息声。

一声叹息之后,张天赐也没有开口,就这样,两人都站在那里静静的望着崖下的风光。

现在的情况似乎成为了一种比拼,好像谁先开口谁就输了似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叹息从师妃暄的口中传出。

张天赐心知,这是师妃暄要开口的先兆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