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玉叶宗玉……”
潭林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个名字他从栾太的官厅出来一直昏昏沉沉的耳边不时响起栾太的声音:“名冠云、贵、粤三省的名医”、“行医四十五年”、“是医学世家”、“深通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等科”还有栾太那略带挑衅的语气:“你在学医时一定看过他的书吧?”
进入太医院是潭林计划实施的第一步然而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就将面对着如此强硬的对手这深深打击了潭林。
他在太医院的外间屋子坐了一会重新整理着头绪这时太医院右院判李蒲瑜派人来传潭林。
潭林在内堂见到李蒲瑜这位正六品的院判大人有五十上材宽大面目和善一见潭林便让他免礼就坐。
潭林坐了下来向李蒲瑜问道:“请问院判大人潭林和叶宗玉先生究竟会留下认呢?”
李蒲瑜笑道:“我知道你肯定会因此事而烦扰呵呵找你来就是来告诉你这件事的。”
“那真是多谢大人了!”潭林起身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李蒲瑜道“我和你的老师青麟大人是旧友你既是他的高足又来到我供职的地方自然要照顾你!”
原来是这样潭林心里略有宽慰。
李蒲瑜道:“适才院使大人已经和你说过了叶宗玉老先生是云贵总督罗绕典大人举荐的这些叶老先生医术极精在那荆蛮之地对一些疑难杂症颇有研究。所以军机会和内务府的意见更偏重于他。”
这番话让潭林更为心寒他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不到万不得以是绝对不肯轻易放弃的所以他又站起来向李蒲瑜行了一礼用祈求的语气说道:“望大人能帮晚生一把!”
李蒲瑜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这个你也不必担心骆秉章大人在举荐你的奏折里对你也是赞誉有加。况且你是湖北乡试解元又在湖北的杏林很有名气这两点军机处的几位大人也很看重。所以这两日会安排你和叶宗玉一起为康慈太妃请脉然后根据你们二人的脉案和方子来决定谁去谁留!”
听了李蒲瑜的话潭林心道:“这虽然不是什么好的结果但是还算有个转圜的余地如果能在脉案和药方上胜过叶宗玉一筹那么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太医院了!不过叶宗玉既然行医四十多年况且名震西南三省必然有着高的医术如果在药方不能胜过对方那又该怎么办呢?”
潭林正在这边思索李蒲瑜又对他说道:“宫中问脉和用药都很讲究进宫的礼数下午会有人专门教你晚上回去多看一些公开的脉案。问脉的日子极有可能是在明天。”
“好的!”潭林道“多谢大人指点!”
潭林退出李蒲瑜的内堂由一位名叫施三喜的食粮医生引领着参观了太医院布局和流程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太医院的种种规章制度。
清廷太医院设定的医学科目经历代删改曾废除针灸科所以在咸丰年间保留的科目有: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咽喉科、正骨科。
入宫为皇家诊疗称为“请脉”具体的程序为:将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按专科划分分班入宫轮流侍直。在宫内值班待诊称为“宫直”在外廷值班待诊称为“六直”。具体的值班地点是:“宫直”在紫禁城宫内药房和宫外班房“六直”在外直房。如果皇帝驻跸圆明园时那么“宫直”就是指在圆明园的药房侍直“六直”就是在圆明园外直房。在宫内和圆明园内都设有一处公所以供太医办公休息。
根据潭林的资历如果进入太医院最高也只能做到“医士”按照太医院的轮值制度极为可能是为后宫的一般妃嫔们请脉像皇帝、贵妃、太后这个级别的一般是轮不到他的。不过由于潭林是各省举荐的医生举荐的理由是为了恭亲王奕訢的生母康慈太妃诊疗所以明天在考核的时候会让他和叶宗玉一起来为康慈太妃请脉以完成举荐省份督抚的“孝心”和考核所荐医生。
其实太医院在各省荐医的人才通道之外还通过内部教习来选拔医生。在太医院中还设有内教习和外教习两个职位内教习是教授宫廷太监和宫女的学医者外教习则是教授普通平民和医官子弟的学医者。
内教习一般由太医院选派医官担任教馆设在东药房由光禄寺提供厨役和膳食。外教习是培养太医院后备人才的地方所以一般由品学兼优的御医和吏目充任所教学生必须由各级官员保荐经过复杂的考核程序后才能入太医院任医士。
这些复杂的制度和程序潭林在来京之前就已经熟知他的计划第一步其实就是进入太医院担任“医士”并且兼任“内教习”与宫廷内部人员建立联系。
经过一番制度流程的学习之后潭林随引导他入职的食粮医生施三喜一起吃了午餐在午餐的时候施三喜指着身旁一位须皆白的老者轻声说道:“这位就是明天和你一起请脉的云贵名医叶宗玉。”
?.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