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十九章 永安城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黄天明要提前一日到外事弟子那去,以便任务的安排。临行前,他辞别了师父,关山青一再嘱咐他,路上要听从调遣和安排,更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黄天明自然答应。

踏着雪地,翻过自己每天爬的那座山,黄天明再次回到了灵墟谷,这里一切依旧,只是没有了那些花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雪。

接下来,黄天明到外事弟子那里报到,当他们看到他只有如此年纪时无不惊讶。不是说已经修炼到了第三层吗?怎么会这么小?在这些人心里,能到这个境界,至少也要十七八岁,即使是亲传弟子也应该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而黄天明如今还不到十三,当他们听说黄天明就是那个入门大考中的身怀土灵之体的弟子时更是一阵的唏嘘不已。

此时黄天明才知道,原来自己在众弟子中已小有名气,当日自己随师祖直接回到忘忧洞就再也没有来过灵墟谷,而同时入门的弟子虽然也有人成为了其他四坛的亲传弟子,但谁也没有身怀土灵之体的他更富有传奇色彩了。甚至有人传说,自己被忘忧居士收为了弟子,成为了灵墟山最年轻的师叔。

时间久了,黄天明的事情也算过去了,但如今他又出现在这里,而且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修炼到了三层功法,理所当然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对于这一点,黄天明实在无言,同时他又感到庆幸,如果不是身怀土灵之体,自己很有可能也成为一名记名弟子,在修炼的同时,还要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俗务,远不如现在这样可以专心修炼的好。

一天时间转眼就到,黄天明得到了自己入门以来的第一个外派任务,竟然是去山外采办年货,这让他大为惊奇,不禁再为之感叹。当得知这次的领队就是刘师兄时,他则又高兴了好一阵子。

第二天清晨,一队人赶着黄天明再熟悉不过的驴车出发了。此行的管事有四人之多,比他上山的时候增加了一倍,除了他熟悉的领队刘师兄,还有那位李师兄和一位王师兄。让黄天明惊讶的是,这第四位管事竟然就是自己?后来黄天明才知道,毕竟自己是一位亲传弟子,忘忧洞的面子,那些负责外事之人还是要给的。

一队人渐渐的出了灵墟谷,走上了漫漫的山路,这一次队伍前进的方向不再是黄家村的方向,而是和黄家村相反的灵墟山的北山。队伍慢慢前行,由于地上的积雪使得山路更加的难走。黄天明坐在颠簸的驴车上一言不发,回想起当日上山的情景,仿佛那就发生在昨天。

因为没有外人,李师兄依旧操着他那尖锐的嗓音不断地和大家说笑,也算是寂寞旅途中的一点乐趣。而刘师兄依旧不怎么说话,倒是那位王师兄有一句没一句的和李师兄斗嘴,引来大家一阵阵的发笑。

灵墟山的北坡,地势比南坡还要稍微陡峭一些,一队人行得很慢,直到中午他们还在山顶,众人停下来吃了些干粮,稍作休息就再次上路。冬天里,太阳落山的时间比较早,黄昏时分他们才下了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永安城。当黄天明看到城楼上的三个字时,心中不禁一喜,没想到自己竟然全都认识,看来这段的时间的学习倒是没有白费。其时城门已要关闭,一队人急忙进城,找了间不大不小的客栈,住了下来。

原来刘师兄和这家店里的掌柜也是认识的,黄天明想来,也许这位和自己的爹一样,也是经常和刘师兄他们打交道的吧!想着想着他又有些想家了,好在完成这次采购,就可以回家过年。夜间,他躺在床上,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不知不觉便睡着了,行了一天的山路,他的确有些累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队人就去城里采办东西,长这么大黄天明还是第一次进城,看什么都是那么的新奇。但毕竟他现在已是修炼之人,不会像平常家的孩子那般的一惊一乍,只是表现出惊奇的眼神罢了。快要过年了,永安城里热闹非凡,黄天明望着熙来攘往的人群,第一次感到,原来世间是这样的精彩万分。

就在这永安城中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有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馒头铺子,名字叫做路记。老板叫路祥,从小就随父亲就在永安城里开了这间铺子,后来父亲去世了,他便顺理成章的接手了路记,二十几岁那年讨了个老婆,张氏。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路祥和张氏已经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路麒山,今年十六、老二路麒峰,今年十岁,老三路麒谷,今年则只有六岁。

受到街坊邻里的关照,这些年路记的生意还算不错,一家人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这天,路祥照例开了板儿,挂起了幌子,买起馒头。此时已经过了饭口,买馒头的人也就不多了,路祥此刻也来了困意。啊……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大声喊道:“他娘,已经过了饭口,我去屋里睡上一会儿,你照看一下啊。”

“好了,知道了,你进去睡吧!”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从里间传来,正是张氏。张氏来到摊子后面,坐在那里继续做手里的针线活计。时间就这样过去,也没见有什么人来买馒头,这时,一个小叫花子来到馒头摊子前,他蓬头垢面,还拄着一把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黑漆漆的破油伞当棍儿使,浑身脏兮兮的,大冬天里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也让人闻之欲呕,此时他正眼巴巴的盯着馒头筐子,看样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张氏感觉有人,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小乞丐的眼睛,虽然他脸上漆黑一片,但眼睛却明亮异常。看身形,应该和自己的二儿子差不多大。

“你要买馒头吗?”明知道他买不起,张氏还是温和的问了一句。

小乞丐摇摇头,但依然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你饿了是吗?”张氏放低了声音。

小乞丐点点头,张氏则向屋里望了望,见没有什么动静儿便偷偷地从筐里拿了一个馒头出来,又往屋里看了看,“拿去吃吧!”说着便将馒头就递给了小乞丐。

小乞丐伸手接过馒头,正要送到嘴里,突然,屋里传去一声大吼:“你个败家的东西,又拿老子的馒头送人。”说着,一个人影快速的从屋里冲了出来,大步的绕过摊子,一把将馒头从小乞丐的手里抢了回去,只是那馒头上已经留下一个漆黑如墨的小手印儿。

此人正是路祥,他看了看小乞丐,急忙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哪来小杂种,赶快给老子滚。”说着抬腿就去踢那小乞丐,小乞丐机灵的一闪身,躲了过去,同时用眼睛狠狠的看着路祥。

“看什么看?给老子滚远点儿?”路祥又大声的骂道。

“算了,你看那馒头都已经脏了,你就给他吧!”张氏接口求情道。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没和你算账,你倒替他说话,看等会儿我再收拾你个败家东西。我就是喂狗也不会给他吃的。”说着,路祥用力的将馒头扔出去老远。

张氏见此不敢再吱声,只有无奈的看着。

此时,已经有人围了过来,想看热闹,馒头飞老远,落到地上,早有其他乞丐等在那里顺手就将其捡了起来,拿去吃了,而眼前这个小乞丐正用怨毒的眼神死死的盯住路祥。

“看什么看,滚!再看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滚滚滚!”路祥继续大骂道。

就在这时,一队身穿淡青长袍的人从这里经过,恰好见到此幕,从他们中走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馒头筐里抓起两个馒头便随手扔给了小乞丐,正是黄天明。

“哎?我说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敢管老子……”路祥正想要骂上两句,但当他看到黄天明身后的众人时立刻闭了嘴。

黄天明抬手扔过几枚钱,刚好落在摊子上,并滴溜溜的转个不停。“这应该够了吧?”他有些怒气的问道。

“够了!够了!只要有人付钱,他想吃几个就吃几个。”路祥满脸的媚笑,露出了一嘴黄牙。

黄天明同样一笑,不过是讥笑,他又从筐里拿出两个馒头递给了小乞丐,然后转身和一队人就此飘然离去。围观之人见这下没有热闹可看了,便一哄而散,转眼此地就只剩下了小乞丐一人。

“还赖在这里干什么,等着吃午饭吗?”路祥又恶狠狠地说道。

小乞丐再瞪了他一眼,同样转身离去,看样子是追黄天明他们去了。

路祥还在不停的骂骂咧咧,对象自然换成了自己的老婆张氏。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两个孩子站在了那里。

“爹,你就别再骂娘了,那个小乞丐的确挺可怜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