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皇上万岁

亲自开枪打死了一个强抢人家财物的土着人,陈敬贤又跑到军营里开了个会,随后军营中就开出一对对手持武器的士兵,在坤甸方圆百里内来回扫荡一遍,结果上百个土着人村落烧成了灰,里面居住的土着猴子要么被扔进大海做了鱼食,要么被埋到底下成了养料。绿色小说至于死了多少土着,这是一个迷。反正坤甸的华人渔夫出海打渔时,总能看见近海有好多鲨鱼乱晃,一个个肚子吃得鼓鼓囊囊的。

在不断消灭掉土著人口的同时影响婆罗洲的人口,陈敬贤决定派人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大肆招人,这些地方土地贫瘠,不比南方富庶,活不下去的人格外多。只要有口饭吃,有条活路,这些人虽然故土难离,可为了活着,一大批一大批的下南洋。

恰好赶上老天爷也跟着凑热闹,山东大旱,几百万难民没了活路,当地官府焦头乱额,向朝廷求援,可朝廷也拿不出银子来。

这时婆罗洲的人来了,在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大量设置招工地点,把成千上万的难民往船上拉,一船一船的送到婆罗洲,仅仅两个多月,就有五十几万的人被拉到婆罗洲安顿下来。

南洋作物一年多熟,比江南还要多出一季作物,根本就不愁吃的。大量的人口流失,可清朝各地衙门也乐的见难民被人拉走,反正留在他们那也凑不出粮食来赈灾,正好人走光了省事了。其中有些官员看得远,说人都跑到南洋了,以后庄稼谁种?

大部分官员都嗤之以鼻,反问:“人要是不去南洋,那谁拿银子赈灾?你有银子吗?”

难民大部分都安顿在坤甸,本来坤甸只有不到十万人口,这还是兰芳国近百年的发展才有如此多的人口。一下子安插进来接近五十万人,比原先居民还要多了五倍,老城区自然是住不开的,顿时,新城区的建造也迫在眉睫。

人口一多,连带着陈嘉庚和陈杞柏也忙了起来,整天带着大批助手跑前跑后,为难民安排住所,食物等等。

赵亮也跑到难民营,五十来万难民,其中有接近十七八万的精壮汉子,这些可都是良好的兵源。赵亮在十七八万精壮汉子中跳了三千多个最好的选入海军,其余的才轮到陆军挑人。

好在难民中适合当兵的实在太多了,尽管被赵亮的海军优先挑走三千多最好的,可还是有大把的人可供陆军选择。林林总总又从中选出来二万人,陆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人。

军队挑完人,剩下的人一部分都被安排在各个工厂内。其余的老弱之类的安排到各个农庄。

这时德国设计师经过大半年的实地考察,已经提前完成了新城的城市规划,陈敬贤对德国设计师设计的新城很满意,接着就是具体的建设实施了。

码头需要扩建,各个工厂需要工人,道路建设需要工人,城市建设也需要工人,总之,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整个坤甸成了一个大工厂,到处都能见到热火朝天的工人在工作。忙的昏天黑地。

难民中也有许多匠人,还有有些文化底子,粗略懂得打字的人,这些人都是值得培养的人才,被单独划分出来。分成一个个的组和队从事一些技术上的工作。

工地旁一排排的平房也拔地而起,这些都是免费用以工人以及家属住宿的,南洋的气候温暖,往往搭个棚子就能住人,安排几十万人的住宿并不是什么太大的花费。

除了住的条件不大好,不过在慢慢改善中,吃的一点也不差,每天三顿大米白面馒头敞开供应不说,还能时不时的吃上一顿饺子,包子或者面条,大锅煮的白菜里面能够看到油星儿,甚至还有大块的肥肉。这年头别说肉了,能吃上点有油水的菜那就谢天谢地了,何况还能够天天的这么吃!许多人家一辈子甚至没有吃过米饭呢。按照老百姓的话来讲,这吃的都比地主家好了。要不是离家太远,这些人都恨不得将这些一年都吃不上一回的好东**着带回家跟亲人们分享!

在清国都是活不下去的难民,可到了南洋,吃得好,住得好,淳朴的老百姓那种知恩图报的想法就不可抑止,这可是活命之恩啊!

难民们在吃饱喝足之后,不由暗自打听,究竟是哪位大善人给他们的活路。肯定是要立长生牌坊天天磕头的。

陈敬贤一次在视察工人营地的时候听到他们的议论,立刻把这件事记到了心底,心想这是一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咱可不能错过了。

赶到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一大早上,新城区建设工地的工人们刚刚上工,十几万的工人从各自居住的平房中一起涌出来,站在高处观看,这种场景可是极其震撼的。

工人们刚吃过早饭,各个工地的工人在班头的吆喝声中正准备开工建设,这时一大队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形开了过来。

当先领头的是一匹骑着白马的青年。唇红脸白,好一个相貌堂堂的小白脸,许多性取向有些特殊的看了心里头直痒痒。

来的军队不多,两千来人。队伍整整齐齐的拉得很长,这让大家有一种错觉,只感觉这是一只大军,人海了去。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不会数数,超过自己手指头脚趾头外的数字就得用绳子打结才能记的清。两千多人的官兵,这得用多少手指头脚趾头才能查的过来呀!反正工地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是算不明白的。

历来中国的百姓就怕官,尤其是官兵。这么多的官兵开来,让老百姓们都发自心底的敬畏。一时间大家也忘了上工了,就这么呆呆的望着军队,人群慢慢的有些骚动,后面的放下手里的工具,两只眼睛乱瞄,准备看情况不对就随时开溜。

别看工地上有十几万的工人,人海了去了,可硬是被两千来号的官兵在气势上给压倒了。

军队开进工场上。陈敬贤一挥手,两个士兵抬着一个大箱子放在陈敬贤脚边,这就算是临时的台子了。陈敬贤站在上边,顿时把好几万的目光都汇聚在自己身边。

清了清嗓子,举着一个扩音喇叭,好歹让自己的声音能让更多人听见。至于再远点的人能不能听到他说的话那就爱莫能助了,陈敬贤又不是什么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并不会传说中的狮子吼。

靠的远的老百姓不明所以,低声议论着这帮当兵的来干什么,也不知是谁说了声“恐怕要杀我们了”,顿时吓得周围几千人面无人色。

好在混乱没有持续多久,陈敬贤已经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各位老少爷们……你们辛苦了……本人是陈敬贤,是咱们兰芳共和国的大唐总长……啥?不知道啥是总长……好吧,总长就是咱们大清国的皇帝的意思……”

一阵惊呼声想起,顿时前方的几千百姓跪了下去,口呼“皇上万岁”,“皇上你好”之类的。后面的人听不到陈敬贤的话,见前面的人跪下喊万岁,他们也有样学样,稀里糊涂的跟着跪下来瞎喊。然后互相交流:“皇上不在紫禁城呆着,咋跑到这来了?”

“你不知道,皇上这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就像咱们康熙爷似的。知道咱们受了灾活不下去,这是来给咱们赈灾,完事了接咱们回家的。”

一边几个年龄大的热泪盈眶,高呼:“皇上圣明啊!”

一些个年轻的汉子对家乡的概念不那么深,嘀咕着:“在这不是挺好的吗。每天大米白面吃着。还有房住,没人欺负咱们……回去干吗?让那些官老爷,地主欺负吗?”

那些老一辈的顿时训斥道:“小兔崽子,你们懂什么?叶落归根知道吗?咱们的家不是这!”

底下人跪着山呼万岁,陈敬贤闹得好不尴尬,好在他脸皮厚,下面跪他们的,他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

“你们来到兰芳,就是兰芳共和国的公民……”陈敬贤不知廉耻的把几十万华人给绑架了。

“公民是啥玩意?”

“不知道……”

陈敬贤继续讲:“从你们踏上兰芳共和国开始,你们就不会受到满清官僚,地主的压迫,你们属于自己,属于兰芳,不用再看任何脸色活着了……”

全场愕然,包括很多官兵,一双双不可思议的眼睛紧紧盯着箱子上大放厥词的陈敬贤。他们心中有一个问号。咋就一下子成了什么兰芳国的人了。大清咋办?成了兰芳的人,咱们以后还咋回大清,还咋叶落归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