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更新时间:2010-09-21

今天是9月21日,是古龙先生的祭日,即使是很资深的古龙迷也不一定知道——或者记得起来吧。

贴两篇鄙人五年前与去年为他写的祭文,在这长满傲慢与偏见、杂草与藤蔓的烟火人间,遥祝那也许鲜花盛开的天堂中的古龙先生一切都好,一切还好。

祭文一

1985年9月21日,我还是一个孩童,他死了.此后的岁月中,我才开始认识他,读他,了解他.现在,整整20年后的今天,这个陌生人用他的秃短之笔,写下芜乱之文,追思他.

古龙于我,犹如尼采于我,犹如马拉多纳于我.天纵其才也,率真性情也.标新立异,超然故我.其文,犹如山东大葱卷饼,蒙古女乃皮子,风味特异,嫌恶之人只觉可憎,而喜欢的,则又爱煞了,非它不可.他书中的主人公也多如是,大概是因为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有他的影子罢!

古龙说:”为吃饭而写作,虽然不是所有作家的悲哀,但至少是我的悲哀.”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感到悲哀.遥想当年他刚从淡江大学毕业,携一女伴隐居写作的情景;给卧龙生,诸葛青云当枪手糊口的景况,相比如今的自己,怎能不忧世伤怀!

为生计而为文,确难写出好的作品来.他的初期作品我只约略翻过,仅记得书名而已.

然而5年之后,天才终于展露出来,,,一一推出.此时的他已不用再为吃饭而发愁了.(而我何时才能不为衣食苦恼呢?)”武侠小说该变,应该写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我个人认为这是他对武侠创作贡献最大的一句话.诚然他的即使最优秀的作品都有着严重的缺陷,故事单线发展,人物形象模糊单一,很多不具真实性等等,但是他努力刻画了人性.他是极少数具有探索精神的武侠小说家之一.

他创作中期的作品乃是我的最爱.,,等等,似乎随性而作,却是部部经典.”在台湾,人人都可以决定楚留香的婚姻,惟独我不可以.”我想此无奈之语中必含很多得意之情罢!

“武侠小说不是国术指导,谁规定武侠小说非得怎么写?!””无招胜有招”,”楚留香系列”中的”迎风一刀斩”以及很多其他打斗场面的精彩描写便足以使其自成一家.

“冰比冰水冰”和”西门吹雪比金庸还要有名.”是最著名的揶揄金庸的话.然而也可以从此看出他的金庸情结.我宁愿他没说过这些话.

“武侠小说仍然要变,要跟得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这是他创作晚期的想法,他想写一些短篇系列.甚至系列名字也已经想好了,叫”大武侠时代”.但是,他只写了一篇便西去了。

如果将金庸比作集古典哲学之大成者康德的话,古龙便是真正创宗立派,提新说,标新义的尼采了.何其相似也!前者正统,严谨,博大;后者不拘形式,语言瑰丽.(二人都偏爱格言体)意境高远,直指人心.尼采曾说过:”我的书是写给一百年后的人看的.”我想,百年之后,还会有人在看到古龙作品的时候会心一笑吧!古龙的心愿也便了却了。因为”能让读者笑一笑,是我写作的一大目的,——当然赚钱是我的另一大目的.”

再说其人.很多人都不甚注意古龙本身,有些人也就了解大概.五短身材,长相丑陋,一副乡镇供销社主任的嘴脸.好酒如渴,如命.少有人知道他少年时所经历的风霜,父母离异,生活困苦,甚至没有鞋穿,他的豪气,任侠,他的慈善.我个人认为,所有武侠小说名家中,最配得上”侠”字者,非古龙莫属.他的千杯不醉,(他的个人记录大概是7瓶xo)他的”西门比金庸还有名”的豪气,他的为友不惜一掷千金甚至两肋插刀,他为慈善机构的捐款,足够担当此侠名.虽然他的薄幸最为人诟病,但是,我说的是侠,不是圣.而现今看着铺天盖地的”金大侠”的称谓,我不禁悲哀起来.金庸是一个商人,一个为了维持报纸销量而改动故事情节以媚俗的商人,一个将自己办工搂层的厕所加锁以防止其他同楼层的残疾人使用的商人,一个在自己的校友患病向其求助时仅赠送对方一套《金庸全集》的商人!论侠,他何如屠狗辈哉?!(在此我不得不引开一下话题,说一句,金庸的作品,金庸本人,都有着一点假模假式,善男信女状,透着一股子甜腐味儿,四平八稳的俗相,而且,还媚着俗,媚着中国文化的俗.我又想起了王朔……对不起,说岔了,我本该对金庸保持沉默的.)

晚年的古龙心态逐渐平淡苍凉,(在其作品中亦有反映,如,)被无赖砍伤后身体状况亦急剧恶化,酒量大不如前,他为自己刻了一枚印章,铭文”一笑”(依稀记得是这二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时时吟咏.然而他并非浅斟,依然豪饮,竟然在重病住院期间喝到肝脏大出血,血流满床,仍是笑意不改.临终遗言:”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我没有听到过更悲凉感伤的话.

这些话,写在武侠小说之路日渐闭塞荒芜的今天,愈加显得寂寞无依.我想起五年前我发的一个宏愿,要在今天之前写一本武侠小说以祭古龙大侠.但是没能做到.我有太多的牵绊.但又不愿意将这原先的五年期限改为十年十五年,好比蒋介.石的*计划,一再推延,终归遥遥无期.只是好歹写出了一些由衷却不知所云的话,来寄慰古龙大侠之英魂.

没有他最爱的轩尼诗,甚至没有酒,但这又何妨?都醉了.

祭文二

正是这样的时令,一霎秋雨、点点愁绪袭人。这样的时候正适合独坐、冥想、怀念。

24年前,一代天骄古龙大侠驾鹤西去。此后的岁月,我才开始读他、认识他、了解他、爱他。

其人、其文、早已被人们演说了无数次,包括我,也曾发表过文字评价过。而今我要说的却不是古龙、不是他传奇跌宕的人生、不是他的开武侠新风气,不是这些。我只想怀念那些他与我所共同铸就的往日时光,那些夏日蚊帐中左手执蒲扇、右手执《天涯、明月、刀》、与傅红雪一起寻求人生真谛的岁月;那些冬日被窝中与郭大路共同守护金子般的友情与爱情的岁月;那些在课堂上和陆小凤一起逃亡、和谢三少并肩担当人生责任的岁月。那些欣然、那些欢愉、那些悲怆、那些惘然……所有的这些,十几年的锻造,已被铸成一种奇异的合金,在古龙西去的夕阳余辉的映照之下,发出青铜一般时间的光芒。

如此的冷清,在他的周年祭的日子里。就连一直很在意这件事的我,也因忙于俗事,未能及时写下纪念的文章。我们都太忙了,死人早已被抛之脑后、死人的书、死人的话、甚至死人陪伴过我们的岁月,都被我们往前赶的步伐所激起的尘土所掩盖了。我们没有从前了。

很难得这样坐下来歇一歇,借助怀念故人的名义来怀念自己的曾经。也算是心平气和地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风尘仆仆地向前冲,赶超自己。在这一刻,我是不会有竞争的心的。冲吧,冲吧,你们的人生在前头,而我的,在后头、在回首处。

匆匆为文,也不管是否潦草纷杂,无论是什么样,总是我的心情。权充是我泥泞的人生路上的一次小小的停靠,小小的回眸。死去的人、老了的岁月,永远还在,我们,始终向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