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时谦浦点点头,“今年老爷就要回京述职,下一步能到何处还不一定,我估模着花费是要不少,听说如今户部、吏部都是坐等收钱的。太太跟老爷说,是拿亲事吊着韦家,借些银子来活动,等吏部新的任命下来,再从柴府周转些还给韦家即可。你也别太心急。”

看来太太做这事是老爷默许的了。“可这种事怎么开得了玩笑?”

“所以老爷太太才不叫你知道,免得你日后心里有负担。再说又没换庚帖,哪里作数的?凭什么地,父亲也不会让你嫁去商家的”说着自嘲道,“真要缺银子使,肯定也是叫我娶商户女,为了万来两银子把女儿送去商人家,除非太太不想二妹妹好了”时谦浦说着使了眼色给夏辰,令夏辰跟他出去。

夏辰随他去了分隔开的院子,只见李出云还规矩的侯在外头。

时谦浦借着这事,又将夏辰敲打了一遍,说来说去不过‘小姐的前程就是你的前程,小姐的富贵就是你的富贵,要是到了柴府你做了吃里扒外的事,我如何如何作践你云云’夏辰左耳进,右耳出,磨出好一层茧子才见李出云回来,面色带着红晕,就知道肯定是事成了。

哪晓得看李出云这副样子,拉客的时谦浦竟然急起来,忙拱拱手又带着夏辰回去。

“你可别答应人家什么?”时谦浦一进门就急问道。

时芸不以为意,依旧对着衣裳,比划着首饰匣子里不多的首饰,“我还能答应人家什么呢?再说,人不是哥哥引进来的么,你都不怕,我又有为什么要怕自己的名节败坏呢”

“阿芸”

难得时谦浦唤出这么亲昵的称谓,虽说他是梅姨娘所出,与时芸乃属同胞,可是以前,为了讨好太太,他可是见到梅姨娘和时芸都不假辞色的,哪里会叫得这么亲密。

“他虽有本事,但到底……这已不是武宗时候”原来到了京城时谦浦常常不在家,也是外出去疏通关节,到底让他走通了路子,在上京外的一处乡学挂了名号,得了春闱的资格。他也没白闲着,在成贤街国子监一带混迹了好几个月,风声风语也听了不少。没想到自己的同门师兄,竟然是原户部尚书之子,武宗最后一科的榜眼,原翰林院编修。去年因为左相一派覆灭,他也遭祸及,左相一派大多数人都判了流放,户部尚书李世琛一家差点也不能幸免,后来庆熙帝也怕事情做得太绝,惹怒了一众清流,才放李世琛一家原了原籍,只是三代子弟不复录用,而这个一口一个‘重水兄、重水兄’叫着自己的人竟然是原户部尚书李世琛的三儿子,李季海。

原户部尚书李世琛只要等到左相致仕是肯定能拜相的,李出云早早进了翰林院,也是在储备政治资本。没想到先帝一场大病,让局势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如今前左相的墓差点没给庆熙帝气掘了,他们这一派虽还保有一些人脉,但早不如以前光景,最关键的是,只要庆熙帝在朝,李出云这辈子是不能出仕的了。

时谦浦动着心思,又用眼神将夏辰赶了出去,见时芸的贴身丫头走了,才道,“我在外听人说,原左相一派是彻底完了,他爹身为当年的户部尚书,又是左相一派的骨干,想要起复,可能性很小,他一辈子只能像常先生一般,教教书、做做学问了,你难道想当个教书娘子?”

时芸笑道,“瞧常先生不是受人尊敬的很?”

时谦浦心急,“尊敬?尊敬值什么?不过是面子上好看罢了。”

“这么说,你与李公子,也不过是面子上好看?”时芸反问。

时谦浦到底没好意思说自己是为了利用人家,学习一点科举经验。磨磨蹭蹭老半天,茶都凉了,才站起了身。

时芸这才道,“哥哥放心,他只说起复之日再向爹爹提亲。”说完一时黯然道,“也说,若是不能,也是缘分不够罢了。”

时谦浦点点头,“这就好”说完面色沉重的离开了。

待到打理好行李预备去柴府,已上了二月。

廊下挂着的一排灯,远瞧还有些意思,近看却有些粗糙。夏辰望了望摇曳不定的穗子,如今里头灯芯都发黑了,还只剩一盏没灭,有些惋惜道,“小姐,可要跟李公子告别?”

时芸站着没动,片刻才说,“走吧”

柴府坐落了城中偏西处,周围还算雅致,离皇宫还算近,毕竟柴家祖孙三代都有人在太医院供职,住得远了,传召也不方便不是。

柴老夫人今年七十八岁,做得八十大寿。人生七十古来稀,她都八十了,可不稀奇么?她亦是柴府的活招牌,能把自己老娘供到八十岁还没到阎罗那报到,想必柴老太医当真医术了得,所以面上看,他给提成太医院的一把手也算实至名归。

过了晌午,马车进了进平坊的柴家主宅。还没下车就听外头一阵阵吆喝夹着仆婢碎步的声音,约莫还有男声。马车戛然停止,外已有个粗声婆子道,“表小姐,到了,下车吧”

男声还没停止,应该是个管家人物在吩咐事情,时芸有些心慌,要是给个外男瞧见……

那婆子又催了一遭。前头陪车的婆子已经嘟囔了,“磨磨蹭蹭这么久,这都中午了,再不回去复命,厨房连个窝头都不剩了。”

时芸手足无措,夏辰见状先下了车,见下头通道都用篱笆临时隔成两道,对面一道此刻正有些小厮来来回回,笑着模着十几个铜钱分别给了陪车的婆子和那催步的,“劳烦妈妈们了,不知我们太太此刻在哪处?小姐还是先要拜见太太?”她找着话题打着岔。

身旁不过一道竹篱,隐约是能瞧见人了。柴府到底不过是这两代才爬上来的,以前家中仆人不多,府上几位年轻小爷、小姐都快到了成家年纪,才借着老太爷擢升的机会买了不少下人。

这就是暴发户和真正勋贵世家的区别了,世家里的仆从都是几代培养,能在宅子中行走的,也是精挑细选,哪里会像此刻一样,见到一辆马车,无论十几岁的小厮还是三四十岁的老仆都时不时的瞄着行注目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