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车刚停顿,夏辰警醒,已有时府下人打着灯笼,立在二门口迎人。丫头们赶紧下了车,迎到前车伺候。

时太太刚要起身,车下的谷妈妈随即扶了上去,又是欢喜连连,“太太,老秦两口子来了”

时太太掸了掸身,“我说呢今**怎么没有家去,反而守在了府里”

时茹也是发觉了谷妈妈喜色,忙道,“秦妈妈来了外祖、舅舅总算想起我们母女了”

孙妈妈扶着时茹下了车,笑道,“一年十二个月,柴府那边传信送东西的人要来十趟,这还不算想?那舅老爷们岂不是要将府邸也搬到平江城来了”

时茹站在时太太跟前立足了腰杆,做派老成,语气却又天真,“秦妈妈又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谷妈妈笑道,“回二小姐,此次倒不是多精贵的东西,怕是极精贵的消息呢”回头招呼了一声,“老秦,正主儿回来了,还不来给太太、小姐请安。”

门口一对眼生的老夫妻正是那报信的老秦夫妇。他二人与谷妈妈年岁相当,亦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丝毫不见旅途困尘,一见着时太太母女,立刻拜来,“姑太太、茹小姐金安大老爷半月前嘱咐我们老两口南下报喜,说是上内拟定我们老太爷将擢升为太医院院正。”

此话一出,各人皆惊呆了片刻。时太太母女立刻喜上眉梢。尤其是时茹,一向自认为外祖家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如今外祖父升了太医院院正,一时激动得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来了。

老秦那口子见了时茹喜色,忍不住又道:“二老爷如今调了兵部行走,老祖宗欢喜得不得了,说我们这样的人家,靠着祖艺终究单薄,如今就要出正正经经的官老爷了”

老秦见时太太目光一愣,想是并不知道这个兵部行走是多高多大的官职,忙补充道,“如今今上未正名,年内还未曾直接授官,但差事俱都吩咐了下来,咱们家二老爷上月已经进了兵部公干。想是明年开年改元,新晋的官员都会跟着起封的”

夏辰心中警觉立刻想道,难怪那药商韦家改口妄想娶时茹,而贺太太也反常地对时家人客气起来,原来恐怕是时茹外祖父升迁的消息,他们早得了。

时芸捏了捏帕子,跟在时太太母女身后,老秦两口根本视她于无物,她也不知是替时家外亲荣升高兴,还是为自己、梅姨娘、哥哥日后的境况而忧心

那老秦又道,“只是不知姑老爷何时回府,大老爷另有紧急书信一封,说是一到平江,即刻就要姑老爷一阅,早做打算”

时太太皱了皱眉,“天大的事,也不急在这一时老爷尚在知府家做客,一时半会怕还赶不回来”

老秦去了轻松,严肃答道,“大老爷、二老爷皆说此事极为要紧小的两口一路不敢歇息。天气渐寒,清平江上游只通一闸官道,我们没有官行文书,走陆路奔到松安城才转了清江水路。二老爷让姑老爷和姑太太早做打算,不然等到了腊月,估计水路再走不成了,这一拖,就明年开春了”说毕递上了刚提到的书信。

时家开春进京早在计划之中,怎么从老秦口中却是急催入京,时太太顾不得信是写给自家老爷的,赶紧拆了开,她识字有限,日常书信勉强看得,犹恐理解错漏,匆匆看过一遍,面上喜色俱敛,抿嘴琢磨了一番,忙又让下人唤了渡哥儿来讲解,一面又打发了时芸、时茹等人回去。

时茹哪里肯放心,等时芸乖乖走了,她硬是跟着回了正院。

“外祖升迁本是喜事,怎么母亲瞧了信,反倒更是焦虑起来?”

时太太宽了宽时茹的手,未再多说,挽着她进了内厅,只容了老秦夫妇跟进,不一刻时谦渡也赶了过来。

其余丫鬟、婆子只能在门外候着。

夏辰不得进去,只得干站在门口,一时听里头传出寿王犯事,却听不分明。她约莫想起寿王是先帝次子,生母淑妃十多年前也极得宠,只是后来才被泰、景二王的生母崔贵妃代之。寿王排行高于泰、景二王,生母也是四夫人之一,想必也是对那个宫女所出的新皇登基很是不满。寿王早封北地,根基也深,若要叛乱,新帝怕也要头疼。只不知此事对景王端珏是否会有影响?

罢了,罢了。帝都局势离她甚远,又与她何干

时府难得未开晚膳,一直等到时老爷从贺府回来,夏辰才随着时茹回了院子。她瞄了瞄时茹,见她脸上已没有了刚刚欢愉的神色,一时也不敢问话。

一回屋,时茹立刻召集了底下的丫头,吩咐将早备好进京的物品整理妥当,一些箱笼早备齐物什,上了锁,也被重新打开,只挑拣极有用的东西,一番精简下来,才归置好了五箱东西。

“给大舅母的绣屏还得多少工夫?”时茹见丫头们在忙,已自卸了一身装扮。

玉雪咬了咬唇,轻声问道,“小姐,是要提前入京么?那绣屏完工怕是还要月余”

“船上做得了吗?我记得清平江这条水路很是稳当。”

玉雪回道,“若是往日里在船上绣些小物件,也不打紧。绣屏却是有些难”

时茹摆了摆手,“你下去吧,看我们屋里谁得力些,尽管使唤,尽快,尽快”玉寒给她净了面,时茹经了一日劳波,先躺下了。

隔壁库房还点着灯,微微还有玉霜、玉寒等人收拾东西的声响隐隐传来,时茹翻了个身,却怎么也睡不着。母亲的话还在耳边,若是圣上真的问责到老爷身上,全家还是要早作筹备为上,又心想老爷不过在北地公干几年,寿王犯事又与我们家有什么关系

但愿不要紧,但愿不要紧时茹蜷着身子默默念着。外公与二舅的升迁固然是喜事,只是自己终究还是时家的人。舅舅让父亲母亲早些筹划,赶紧进京活动,难免又要花钱,父亲做了这么多年穷官,少有入项,母亲刚刚才为她置了几个嫁妆铺子一时也没有现钱。韦家那边可是愿意出二十万两啊时茹对二十万两没有多少概念,只是觉得自己的月钱才二两银子,有时候想换个口味,拿出百来个铜板就够让外头妈妈上街置一桌佳肴,前几年仗打得厉害,不少地方也遭了灾,一两二两银子一袋米面就能买个死契的丫头回来,二十万两拿来买人,得买多少人啊

但愿韦家的人愿意娶时芸回去,要是母亲再拿这些钱给自己做嫁妆就更好了,以往听那些太太、小姐们也提过,嫁入上京豪门的媳妇嫁妆如何丰厚,要是自己也有这样丰厚的嫁妆,离一段好姻缘怕也不远了吧

过了三更天,玉雪才松了口让大家回去歇息,尺素的眼皮几乎都要合上了,夏辰才由她靠着,半推半拉的将人带进了房里。

略清洗了一番,才熄了灯,夏辰睁眼望着黑洞洞的屋顶,暗叹竟然来得这么快,看这情形,时家怕是要提前入京了。她偶然听到玉雪几人提过,若是老爷升调,本地的下人或可发卖,有用些的或送回老家,只有主子们身边的,才能随行。平江城与上京城之间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吧,水路也要走月余,何况今日听那老秦的口气,连水路都要封闭了。她虽是时茹的丫鬟,却没到贴身服侍的地步,时家恁多人口,也未必会带上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