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3从好感到喜欢(三)

当余俊贤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对他和莫夏捷的未来关系充满信心的时候,莫夏捷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苦辣酸甜咸,想要什么味儿,就有什么味儿!

平心而论,自从见到了余俊贤老师,她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在他们这样的地区,应该说,想遇上一位让自己终生难忘的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边远山区,教育自然落后,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实。从入学到现在,上了六七年的学,教过她的老师,就那么极其有限的三四位。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位能给她留下点儿什么印象。

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是在本村小学就读的。

在本地区,小学都是村里办的,教师也都是民办的,并且任教师间已经很长了,——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很老了。

在那吃大锅饭的年月,这些民办教师的待遇,和一个在家种地的农民基本一样:挣工分。只不过,民办教师除一个劳动日10分外,每个月还有8元钱的补助。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这些村办小学的教师们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

由于地处边远山区,村办小学基本上都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办起来的复式小学。学校少的十几个学生,多的三四十个;绝大部分都是一个教师,只有沙窝、龙峪沟和河庄三个小学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是两位教师。

一个教师,十几个学生,所有的课程全部大包大揽。再加上山高皇帝远,一年四季没有任何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到校视察、指导工作,只定期在后山点主校——沙窝初中,召开一次全体小学分校教师例会,安排部署一下近期的工作。

这就意味着这些小学教师们,是标标准准、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孩子王,——自己一人说了算!

因此,由于课程多,所有副科课程全免,只上语文数学两门。

教学时间也没有保证。本来就只上一个天心,上午8点到校,下午五点放学,中午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更何况,由于这些小学教师,大都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如果每月单靠那么几元钱的民师补助度日月,估计绝大多数民师家庭的老婆孩子们都得靠喝西北风过活。

所以,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其他闲散时间,他们还得千方百计挤出来,干家务活:担土、搂叶、垫圈、出圈,侍弄自留地,或干点儿别的什么零星活儿,以便减轻妻子的负担,腾出她做家务的时间,到生产队里上工,挣更多的公分,换取年底队里的分红,贴补家用,——不致让老婆孩子挨饿受冻!

教莫夏捷的小学老师,是她一位四十多岁的本家远房长辈,论起来她得管他叫伯父。他所在的小学是铁栅乡最边远的一所村办小学,那情形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在本村小学上了四年,教她的本家伯父,基本上没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