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五章春风得意1兼职音乐老师

有了那节编外体育课的成功尝试,余俊贤的心里越发有了底儿。从此,他的事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于是,工作起来他的底气就更足了,干劲就更大了,热情就更高涨了,思路也就更清晰了,眼界也就更开阔了,步子也就迈得更大了。

因而,他和学生们的关系也就越发亲密了,在本班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更重要了,威信也更高了,在全校师生中的名气也就更大了,受到的好评也就更多了!

以他短短几个月的工作经验,他现在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同学们喜欢做的,你积极组织去干,肯定受欢迎;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不论领导说没说,你干在前头,也准定错不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思考,余俊贤的工作较学校其他年轻同志,显得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工作更有创新性,因而工作的效果也就越好,他受到的肯定和赞扬也就越多。

体育、音乐和美术,在中学,常被师生们看作是休闲娱乐课,情绪调整课,因而也普遍受到广大青年学生们的喜欢和热爱!

和体育课一样,沙窝中学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余老师在这里上初中时,音乐课是由一位四十多岁的曲老师担任的。他主科教的是初三数学,副科教的是初二地理和初一生物。教音乐完全是发挥个人特长,凭兴趣爱好,尽义务而已。

现在,曲老师人已经老了;唱了大半辈子,嗓音沙哑,精力也不济了。所以陈若林校长委托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裘青青捎带着兼全校四个年级四个班的音乐课。

但裘青青由于只是高中毕业,并非科班出身。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像样的音乐教学器材如电子琴什么的供她选用;甚至作为一门课程,连本音乐教材都没有;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好吃懒做怕吃苦,轻狂浮躁急功近利,根本不具备当年那批老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

所以,全校的音乐课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就渐渐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了!

自从上次那节体育课后,余俊贤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也将学生的音乐课利用起来,哪怕只是像当年曲老师教他们时那样:什么教材、设备都不需要,两只有力的手臂使劲一挥,一曲《歌唱祖国》那样优美雄壮的旋律就可以回荡在整个校园上空。虽不能说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但至少可以让全校师生们的精神为之一震,让他们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说干就干,余俊贤老师征求了一下同学们的意见,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活跃起来,只差没人喊万岁了!

余俊贤现在能教唱的,除了当年曲老师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教他们唱的一些革命歌曲,如“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小小竹排江中游”,“一条大河波浪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之外,再就是由于北京举办亚运会而一时风靡全国的《亚洲雄风》了。这首歌节奏明快,音节铿锵,易唱易记。所以,很容易便可学会。

周三下午第三节上课铃响过之后,余俊贤快步走进他们班教室,再次向大家说明了他的想法。最后强调说:

“即使我们学不成新歌,但哪怕是将我们以前唱过的经典老歌重温一些也好!问题的关键不在唱什么,而在必须唱起来!大家说,怎么样?”

可以想象,同学们那种兴奋劲不是用三两个形容词就可以形容得了的。绝大多数同学鼓掌表示欢迎;有少数同学可能觉得鼓掌已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就大呼小叫,吹起口哨来;更有几个调皮鬼,将自己的课桌拍得叮叮咚咚一声响!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余俊贤带领他的学生们,基本上把他们会唱的经典革命歌曲,回忆着唱了一遍,最后邀请会唱《亚洲雄风》的莫夏捷又清唱了这首歌,给大家做了个示范,要求大家下去之后先试着学唱一下,等下周那节音乐课时再教大家一起唱!

这节编外音乐课结束后,余俊贤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被校长陈若林叫住了。他正和几位年轻教师坐在暖阁子里打扑克呢。

“领着学生唱得不错嘛!以后要继续下去。”老校长说。

“没想到余老师音域那么宽广,音色那么纯正。”那位音乐代课教师裘青青这样说。

“干脆全校的音乐课让余俊贤老师带着算了!”另一位年轻教师附和着他们。“我只是想带领同学们活跃一下气氛而已,鲁班门前耍大斧,让同志们见笑了。”余俊贤谦虚地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