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5与春天有约(二)

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一直到1986年3月,整整两年时间,他一共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篇稿子,买了多少稿纸、信封和邮票,发出去了多少篇稿件,接到了多少家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的退稿信,他犹疑徘徊打退堂鼓了多少次,背地里、暗夜里哭过多少次,流下了多少伤心的眼泪……这一切,现在都无从说起!

他只知道,两年,730个日日夜夜,他没发表过一个字!

直到1986年3月15日,他采写的一封读者来信《机动地不能这样分》,被县人民广播站播出。他平生第一次收到了稿件采用通知单,稿费0.5元!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

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在县城一所中学教书时,遇到了一位当初在县广播站任编辑的郑老师,一见如故,倍感亲切,这应该是他生命历程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

之后一年,他在西部边关当兵的哥哥,资助他报了东北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函授创作中心。一年之后,也就是1987年2月,他在这家杂志社主办的函授教材《文学之友》上,公开发表了一首小诗《落叶》——

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任凭秋风恣意蹂躏

便是你应记取的教训

只有一副血肉的躯体还不够

坚硬的骨架最贵重

这首小诗,可以看做是余俊贤对他自己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深刻认识!

这首公开发表的诗歌作品,标志着他从此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首小诗,连题目总共49个字,稿费4元。

这是他早在初一时,就听信他哥哥说的“写文章发表了可以挣钱”以后,第一次实实在在感受到,他哥哥没有骗他,写文章确实可以挣“大”钱,尤其是写诗!

因为,余俊贤心里暗暗一算,当下他差点没有激动得晕厥过去:一个字快花一角钱了!

要知道,当时他整天跟着大人们,跑十来里山路去杀荆梢,忍饥挨饿,吃苦受累,累死累活,一斤荆梢也只能卖一分五厘钱!

就因为他一个初中毕业生,回乡务农六年,业余坚持自学文学创作,竟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的省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文学作品——他的诗歌童女作。所以,当1988年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再一次与春天结缘,告别了自己的农夫时代,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当起了一位教书匠!

一九八八!一个多么吉利的数字:要发就发,要久发发!

余俊贤得意之余,有时暗想:看来,有时候有些坊间流传的谚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就禁不住更加得意了!

但相比之下,他更信奉的是这样几句话。

一句是《国际歌》里的歌词: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靠我们自己!

一句是名人名言:机遇,从来都属于那些有备而来的人!

一句是他融合了自己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的原创作品:人生的道路,越是泥泞,踏出的脚印,就越是清晰!

但对于莫夏捷来说,这一切她一无所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