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卷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第九十三章 酸枣会盟

卓逸夫离开太守府,身后跟随着两百近卫军浩浩荡荡向卓府行去。

其实这些日子卓逸夫早有戒心,出入之际时刻有上百近卫跟随,尤其是前往太守府议事,更是加派近卫,没有一丝一毫疏忽。

三日前卓逸夫送走陈青青,目的便是免除后顾之忧,而曹操居然对此不闻不问,看似平常,实则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既然曹操已经生出杀机,不可能轻易让陈青青这个牵制卓逸夫的软肋离开。

可如今不闻不问显然是掩饰的太过了,必然是另有图谋,不过就算卓逸夫心中有所怀疑却也没有完全证实,直到今日酒桌之前,卓逸夫才真正确认。

“没想到曹操会这么快下手,这一点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平日里忙的不见人影的陈宫,这几日却好像闲的无事可做,每次前往太守府都有陈宫相伴,想必其中必有陈宫的原因。”卓逸夫目露冰冷之色:“为今之计我该何去何从?”

回到府中,卓逸夫连夜将手下一些重要之人召集而来,大至裨将小到屯长,足足四十几人挤在大堂之中,所有人都面带不解之色,不明白到底有何重要之事,居然连夜召集众人到此,更为不解的是,平常议事,只有军侯以上的人参与其中,而今日却将都屯长全部找来,难道发生了大事?

当众人落座,所有部将把目光集中在卓逸夫身上静静等待回答之时。

“主公要杀我,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卓逸夫开口的第一句话差点吓的众人一坐在地上,起初还以为是玩笑之言,可转眼又见校尉大人面无表情,脸上没有任何波动,在座之人都是当初与卓逸夫经历过生死,凭军功由卓逸夫一手提拔上来的老部下,对自家大人的神情含义颇为了解,越是平静说明事态越严重。

此话落下,所有人起初是惊骇,下一刻却不成了愤怒。

“岂有此理!大人为曹公立下汗马功劳,曹公岂能做出这等无情之事?”

“莫非就因为前几日曹洪匹夫的几句言辞,曹公便要对大人不利?”

一时之间,在场所有人无不愤愤怒喝,情绪非常激动,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拳头紧紧握起,性情颇为刚烈的常勇更腾的一声站了起来:“岂有此理,我等追随大人南征北讨,几次历经生死方才平定陈留,如今大业方成,曹公尽然做出这等鸟尽弓藏之事,属下这便点齐人马前往太守府质问曹公!”

“不可冲动!”魏延喝住常勇:“大人尚未说话,你岂可做出这等莽撞之事。”

常勇不甘的怒哼一声,只能再次坐下,可眼中却满是无法压抑的怒火。

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的神情,卓逸夫甚感欣慰:“曹公可以不仁我却不能不义,此次找众位前来不是想要报复,只是想知道与我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们是何态度,或许不久后我将离开陈留前往他处立足,众位兄弟们可愿追随于我?”

“誓死追随校尉大人,若谁敢背弃我主,我常勇第一个不答应!”

“大人待我等不薄,若非校尉大人,俺如今还不知道在哪里当一个小卒子,说不定此刻已经战死沙场,又岂会有今日的威风,俺誓死追随校尉大人。”

………….

许多人指天发誓,甚至有些人抽出随身匕首刺入左臂,刺臂为誓以示真诚,

不过有几人虽然同样发誓,可显有敷衍之色,这一点卓逸夫注意到了,却并没有指出,反而看向面露难堪的管亥:“你是否想留在曹公身边?”

管亥摇了摇牙,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管亥至追随曹公以来,仅立微末功勋,曹公念及旧情依旧封赏裨将一职,此等大恩,管亥无以为报,跟随曹公之时管亥便发下誓言,一辈子效忠曹公。而大人带属下同样厚重,管亥深感为难。”

“属下自知今日之事决不能泄露,唯有以死明志!”管亥瞪大眼睛,一把抽出随身佩剑向脖子处抹去,动作果断,绝不似作伪,竟真要自尽于此。

卓逸夫手疾眼快,且两人距离很近,一抬手抽出倚天剑将管亥手中之剑斩断,这才面无表情开口:“你不必如此,此事没什么泄不泄露一说,我与曹操心知肚明早已没有缓和的余地,你自离开便是,另外还有不愿跟随我者都可以离去。”

此话落下,立即有三个屯长犹豫起来,随即跪在地上:“大人,我等已在陈留成家立业,以往十几年居无定所早已厌倦,望大人成全!”说罢深深叩头。

这三人中有一人乃是常勇的手下,自家手下出了这种人,常勇感觉非常丢人,立即咬牙切齿:“你们几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没有大人,你们如今不过是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小兵,如何有能力成家立业,如今有了点能耐就想背离大人而去,你等扪心自问,是否良心有愧,难道都被狗叼走了不成?”

几人一句话不说跪在地上,额头死死磕在地上,一句话不说。

“人各有志强求不得,既然如此,你等离开吧!”卓逸夫轻飘飘的话语传出。

听闻此言,管亥深深拜了三拜:“背离大人,管亥无颜受领裨将一职,请大人收回从新任命得力人选,大人万万保重,属下告退!”

其余三人同样如此,随后跟着管亥一同离开。

魏延看了卓逸夫一眼:“大人,真让三人离开?万一传入曹操耳中…”

卓逸夫摆手:“我早已说过此事无需隐瞒,相反就是要让曹操知道,知道我卓逸夫虽然不再是以前的统军校尉,可手下兄弟依旧愿意追随于我。”

“大人高明!”魏延恍然,怪不得自家大人如此轻率说出先前一番话,原来是故意让曹操知道大人手中依旧握有重兵,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要不了多久,想必我方才之话就会传入曹操耳中,你等立即返回校场严正以待,此时乃是非常时期,决不能有半点疏忽,军权!一定要握住军权,决不能被人掠夺,只有军权在,我等才有说话的资本。”卓逸夫面色凝重嘱咐众人。

“领命!”众人齐声大喝,齐刷刷跪地一拜毫不犹豫转身离去,人虽离开,可声音响彻方圆数里久久未落,吓的一些府外监视之人落荒而逃。

陈到与魏延并没有离开,这一刻卓逸夫已经完全明白魏延的心意,不需怀疑,魏延虽然不动声色至始至终都没有表露出任何态度,而这种行动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早已将自己当认定为卓逸夫亲信的态度,所以根本不需表态。

就在这时,典韦大步跑了进来,一进门便怒气哼哼的嚷嚷起来:“大哥,俺属下的一千儿郎只有一半愿意跟着俺,已经按照吩咐囤积在校场上。”

卓逸夫点点头:“这一千亲卫军其中半数是曹操亲自提拔上去,而且装备完善,个人素质也属一流,是精锐中的精锐,有一半能跟随你已经很不错了。”

一连串的安排过后,卓逸夫不但剔除了军队中的隐患,更是向曹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要知道整个陈留才一万多人,而卓逸夫手中便握有将近四千人,况且唯一的骑兵还在卓逸夫手中,这种阵容,曹操想对付卓逸夫还真得掂量掂量。

果然不出卓逸夫所料,仅仅一刻钟后,校场军队调动,有一千人前往太守府,在周围征用了一些民宅居住下来,而且校场也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

整片校场占地约一百公顷,是陈留郡城的五分之一大小,可如今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六千多人,一部分四千多人,各自不相往来。

这诡异的一幕再加上陈留一些消息灵通的士族之人,一些消息渐渐在高层传开,如卓校尉叛变,拥兵自重与太守曹操划地而治。还有曹操嫉贤妒能,诬陷卓校尉想要趁机将其斩杀,卓校尉为求自保展开反击等等不一而论。

因为两方军力差别不是很大,而且各自有各自的顾忌,陈留郡城内短暂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平衡维持不了多久,大战随时可能爆发,或许两方人马都在等待着一个时机到来。

一股硝烟气息弥漫在陈留上空,久久不散。

转眼间,陈留微妙的局面维持了十几天,这一日,曹操派人来到卓府。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宫,一脸微笑给卓逸夫见礼。

卓逸夫笑了笑,示意其坐下:“公台,这个局面你满意吗?”

陈宫泰然自若一笑:“其实以前之事不过是一场误会,主公待牧僚不薄,虽被奸人误导做了些让牧僚不悦之事,可正如牧僚当日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牧僚何不冰释前嫌与主公从归于好,毕竟主公与牧僚还有情分在。”

“公台认为还有从归于好的可能吗?”卓逸夫叹了口气:“若非看在以往的情分,我早已带人离开陈留,只是主公图谋大计已久,我不忍在这时候将其打乱,这才决定留下,待会盟只时为主公壮大声威,博得一个好的地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