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卷 望长安 第二十一章 长安新贵

第二十一章长安新贵(求推荐票)

李佐国带着古怪的表情走出里间,外面正在忐忑等待的郑春云兄弟见到李佐国和李白走出来都用期待的眼光看过来,李白正色走到自已的桌后坐下,然后示意李佐国和郑春云说,李佐国就走到郑氏兄弟面前,然后有点尴尬的开口道:“常奴,你的弟弟师傅说不错,可以拜入门下学习。”

李白一愣,没想到李佐国一上来说的是这个事情,李佐国得意的看了李白一眼,心想:要我来开口,那么先让你再收个徒弟。

李佐国然后就笑眯眯的对正在喜心翻倒的郑春云说道:“常奴,还有一件事情是关于你的,你过来,我们到里间去说,这个事情你可以自已做决定。”

李佐国考虑到郑克俭年纪还小,怕听到了乱说嘴,就将郑春云叫到了里间,到了里间李佐国就开门见山的对郑春云说道:“常奴,李白师傅有一篇道家的内功想教你。”

郑春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问道:“是教我?为什么不一并教弟弟呢?”

李佐国就说道:“不是不教给你弟弟,是这篇内功只能够你练,你弟弟没那个天赋。”

“我难道有天赋可以练?”

“对,只有你能够练。”李佐国肯定的说道。

“为什么?我有什么天赋啊?”郑春云问道。

李佐国不由得抓抓脑袋,觉得有点难以回答:“这个嘛……这个天赋是因为常奴是在宫里当差的。”

郑春云更加迷惑了:“这个天赋跟在宫里当差有什么关系。”

李佐国不由急乐了:“我也不兜圈子了,因为常奴是净身过的,是最适合练这个功法的人选,我们这些没有净身的都不能够练成,所以师傅代替他死去的老友司马承祯收你为徒,也算是将这个功法传了下去了,不知道你可愿意?”

郑春云一听,二话不说就斩钉截铁的答道:“公子既然要常奴学,常奴就学。”

李佐国大是感动,郑春云就这么信任自已,什么也不问就答应了,李佐国就说道:“常奴,这种功法练成之后威力非常大,可以为千人敌,而且能够长寿,只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地方才需要净身的人才能够学习,我并不是要你练成了之后为我做什么事情,我要是真有什么事情的话我是常奴的朋友难道常奴就会不帮忙吗?”不跳字。

郑春云说道:“当然不会,我相信公子不会害常奴,公子有事常奴当然会去做。”

李佐国就说道:“对啊,这个机会也比较难得,常奴学习这个功法就能够保护很多人,包括我以后都要你保护,这个功法练起来还是有难度的,要吃得苦才能够练成,常奴,你想好了再回答我,你愿不愿意练这个功夫?”

郑春云坚定的点点头说道:“愿意,常奴不愿意做对公子没用的人,常奴会好好的练成,帮公子做更多的事情。”

李佐国模模郑春云的头说道:“好的,那常奴跟我出去吧,今天就摆香案拜师吧。”

郑春云其实也很羡慕自已的弟弟能够读书拜师,现在一来听说自已也能够拜师,而来李佐国也说清楚了这种功法一旦练成威力无穷啊,郑春云就不会觉得自已是个没用的人了,作为太监这种觉得自已就是一个废人的想法是随时随地存在的,他们都会有自卑心里,现在李佐国给了他这个机会郑春云怎么会不抓住呢?

两人走出里间,李佐国向李白点点头示意郑春云已经答应,李白吁了口气放心了,李佐国就说:“师傅,选日不如撞日,今日就让他们兄弟俩拜师了吧。”

李白也是不拘小节的人,就点头答应了,郑氏兄弟大喜,就在李佐国的指导下跪地拜师,嗑三个拜师头,给李白奉上一碗茶水,这个简单的拜师礼就成了,两兄弟站起来都喜气洋洋的。

李白收郑春云是代司马承祯收徒,完了之后李白就说道:“佐国你带他们先去吧,我要好好的将常奴练功的药材整理一份,你就按这个去买,药材年份质量一定要准确,不然可是要误事的。”

李佐国答应道:“是,师傅,佐国一定派专人负责此事,不会出岔子的。”

说完李佐国就带着两郑向李白施礼告退了,李佐国带着郑氏兄弟来到郑母养病的房间外,听看护的医师说郑母睡了一会就醒来了,此时正在服第二次药。

郑春云兄弟一听郑母现在醒着,就马上进门去报告郑母这个好消息了,李佐国等待了一会才敲了敲房门,郑克俭脸上有泪痕开了门,李佐国就走了进去,看见郑母也在抹眼泪,李佐国就说道:“郑伯母,这下我和你的两个儿子是真正的一家人了,他们就是我的师弟了,你也可以放心的养病了。”

郑母抬手擦去脸上的泪水说道:“大恩不言谢,李公子对我一家的恩德郑氏铭记在心,等我身体好些再叩谢。”

李佐国摇头道:“伯母千万不要这样,现在常奴他们就是我的师弟,怎么能叫长辈叩谢我呢,还有,以后就叫我佐国即可,可不要再叫李公子李将军的,徒乱了辈分尊卑。”

郑母说道:“这怎么使得,我们应该牢记李公子的恩德啊,忘记自已的本分才不是为人之道。”

李佐国死活不答应郑母的说法,要郑母称呼自已为佐国即可,郑母无奈,只有答应了,李佐国才欢喜,叫郑春云郑克俭陪母亲说说话,自已就出们准备去找李白,这时一个仆役前来通报,说是门外有人拜府,还有人前来下帖。

李佐国就问是谁?那仆役回答是段天和段大人前来拜府,然后有礼部侍郎裘大人的帖子,然后还有太子长子李俶前来下了帖子要拜会李将军,此外还有十几张拜帖,送贴的都走了。

李佐国知道肯定是朝会以散,都知道了李嗣业成为安西节度使一事,上门的就是为了在李家这个朝廷新贵面前露个脸吧,段天和的前来不出意外,因为他马上就要和李嗣业一起配合在安西经营了,李俶则是代表太子前来的,礼部侍郎裘黍则是李林甫的一个重要的下属,他的出现无非是李林甫在提醒李佐国,我这边的事情办好了,那么你呢?

李佐国就吩咐在前厅见李俶和段天和,走到前厅李俶和段天和已经在座,仆役已经奉上了茶汤,为何叫茶汤呢?唐朝的茶水不单单是茶冲泡而成的,茶叶只是其中之一,整个茶水里面不但要放盐,还要放其他的诸如姜葱等调味,就像是一碗汤一般。

两人正在喝茶汤,看见李佐国进来段天和率先起身,李俶虽然是太子长子,现在已经被封广平王,还是起身迎李佐国,李佐国还没有见过李俶,李佐国知道李俶就是李亨肃宗之后的唐皇代宗,李佐国还没有见过这个太子长子皇太孙,看见李俶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相有点像李亨,脸庞方正,眉浓而鼻挺,相貌堂堂,李佐国在李俶的手腕上看见了一串佛珠,不由想起了李俶这个日后的唐代宗笃信佛教,是有名的崇佛皇帝。

李佐国上前深施一礼说道:“不知广平王、段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俶站在段天和前面,就扶住李佐国,打量了李佐国一眼之后说道:“父王一直说李佐国李将军神彩过人,是年轻一辈的人中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佐国就谦虚道:“不敢不敢,广平王过誉了。”

段天和在李俶身后也不插话,对李佐国点头示意,李佐国也颔首回应,三人寒暄过后分宾主坐下,李俶就直接说明来意:“李将军父亲李嗣业将军已定升安西节度使一职,父亲得知十分高兴,但是因有事不能月兑身,就命小王前来贺喜,并邀请李将军明日前往曲江池芙蓉园一聚。”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份请柬递给李佐国。

李佐国双手接过请柬说道:“广平王相邀怎么能不去,明日李佐国准到。”

李俶也就不再赘言,站起身告辞了,李佐国连忙一直送出大门之外,见到李俶上马离去了方才回转。

段天和笑眯眯的看着李佐国进来说道:“恭喜李将军了,父亲大人高升啊,我就要跟随你一同又回安西了,以后就在一地为官了,邀请小李将军多多照拂了。”

李佐国笑道:“那里当的叔父如此说,佐国还要先祝贺叔父高升那,以后在安西佐国一定为叔父逢山开山遇水搭桥。”

段天和跟李佐国都拱着手相对,两人对视一眼都哈哈笑了起来,段天和在长安官不大事情多,辛苦了好多年,这时终于能够外放为官,这才是美差,长安天子脚下虽然繁华热闹,但是段天和没有什么野心,也知道自已在上一步成为宰相的机会没有,那么外放谋一个职位也就很满意了,何况是到安西做安西大都护的二号人物,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段天和心中也是比较满意了,谁知道过得几年如果李嗣业再立新功自已也能够想一想回长安入阁。

两人笑完就坐下,开始谈话,李佐国就问段天和:“叔父可知道圣旨什么时候能够下来,传旨的队伍什么时候能够出发?”

段天和说道:“也就这么几天了,外面的盛况我可是看到了,我大唐又是一次大胜,何况此战所得战利品更是以往的十倍以上,正合当今圣上的心意,今天大朝会结束皇上就招李相杨相等十几位大臣将此事做了定议,估计最迟在十日之内就会传旨,到时我可能就会和你一起出发。”

段天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又接着说道:“你们家现在可是长安新贵,记得要去拜访李相拜谢此事,促成此事李相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外面拜访的大多数是李相门生故旧,佐国可斟酌来往,也不可怠慢,要知道以后我们在外,这些人在内,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些事情依我看不需要提点佐国,佐国你自已也清楚。”

李佐国连忙说道:“哪里哪里,就是要谢过叔父提点,不然佐国得罪了人都不自知啊。”

李佐国压低了声音对段天和说道:“叔父和李相关系很好,不知道最近见到李相时可有发现李相身体有何不妥?”

段天和悚然而惊,问道:“佐国知道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李佐国说道:“我第一次见到李相发现李相气色很差,双眼有神犀利,但是闪完精光之后却是疲惫一场,这样并不是好事,所谓刚不可久,李相的年纪也不小了吧?”

段天和凝神考虑一会抬头说道:“却是如此,李相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和当今同年,在民间已经是高寿了,佐国所虑极是,看来要考虑到李相如果有什么意外之后的事情了。”

段天和可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李佐国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怕李林甫如果出什么意外,那么杨国忠就不会看着李嗣业和段天和能够安安稳稳的升官了,肯定要横生波折,那么段天和就要再次和李林甫促进此事快速决定,一旦圣旨下来,那么就算李林甫出什么意外,唐玄宗还在啊,难道朝廷的圣旨可以朝令夕改?

杨国忠最恨的节度使李嗣业可排不上号,安禄山才是首当其冲,李佐国见段天和明白了自已的意思又说道:“今日我就去李相府上拜会,也顺便再观察一下李相的气色,这事情叔父自已知晓就行了,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肯定要出乱子。”

段天和点头说道:“我领会得,看来这次下去安西我要好好的准备一下,该带走的要带走了,长安可不知道还能不能够回来了。”

李佐国就说道:“一定会回来的,长安回等着我们回来的。”

段天和大奇,李佐国语气笃定,似乎相信就算没有了李林甫长安也会像自家后花园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要知道唐朝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不奉诏是不准回京的,段天和的职位也在其中。

段天和就说道:“那么我就不耽误佐国了,就告辞。”

说罢起身准备离开,李佐国就说道:“那我也不留叔父了,我等下就到李相府上拜会,是什么结果明日我再到叔父府上告知。”

段天和就往外走,李佐国相送,段天和的态度明显不同,李佐国心知段天和知道李林甫一旦有事那么和李家的关系就是首要的了,所以态度的转变也是可想而知的。

李佐国送走了段天和伸了个懒腰,想到今天一天可谓事情繁多,居然连葵花宝典都给鼓捣了出来,李佐国却还休息不了。

李佐国走到郑春云那里看了看就转到后院,找来李虎叫李虎带上大通商行的账本和产业凭据,还准备了一些礼物就带上四个护卫出门前往李林甫府上,李佐国骑马当先,李虎等在后面跟随,李佐国的礼物倒是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是一些左近土产,毕竟最贵重的东西现在却是在李虎的怀里。

出了李府的巷口就是一条长街,这条街名为崇安,往前走了两步就是功德寺,寺门口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各业往来,热闹非凡,各色信男信女来来往往,香烟漫空飘散,李佐国不由觉得长安崇佛气氛浓厚,没想到往前走了两条街又是一寺,这寺名为真明,和刚才的功德寺规模相当热闹也相当,这时李佐国已经开始摇头了,结果又过两条街道又是一寺,匾上写有“观恩寺”三个大字。

李佐国此时已经麻木了,这个长安据说有佛寺一十八坐,坐坐规模不小,唐朝的崇佛李佐国总算是见识了,这短短的到朱雀大街的路居然有这样的大寺三座了,转到朱雀大街上往南前行了约五百米就到了李林甫的府邸。

李林甫的府邸占地不是很大,但是位置非常的好,就当对朱雀大街,朱雀大街直通朱雀门,是由南正门明德门直通皇宫门前的主道,李林甫上朝就走朱雀大道。

李佐国在门口通报了就等候一旁,李林甫门前随时有官员在等待拜会,此时见李佐国递了帖子站在一边有几个官儿见李佐国年轻,就不屑的议论,说是小小年纪就知道来李相府上拜访,但是怎么可能见到李相?就等着吧。

其实这些人也不一定能够见到李林甫,但是不管是外地来的还是本地需要拜见李林甫的,都在门外恭恭敬敬的等待,脸上还不敢露出不耐之色。

李佐国根本没理这些无聊议论的官儿,耐心等候,一会那些官儿就惊讶的发现大门由内向外打开,李林甫府上的大管家李中亲自出迎,将李佐国迎了进去,这些官员大跌眼镜,纷纷上前在门房打听刚才进去的是那家的少年公子,在付出了几两银子之后得知进去的是新封安西节度使之子李佐国时。

这些官员同时酸溜溜的说了一句:“难怪李相见得那般快……….”

第二十一章长安新贵。

更多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