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321章 天策上将!

“各位大人所求,无非就是权利,一个权,一个利。”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以权谋私,以利谋权,你来我往,官官相护,最后把国库的银子,把百姓的银子,全都倒腾到自己囊中,我说的可对?”

“朝廷给每位大人每年发成千上万两的养廉银,养廉养廉,最后养了一群蛀虫,只吃不干,我说的可对?”

“表面两袖清风饱读圣贤书,看似冠冕堂皇,实则贪欲无度,我说的可对?”

在场的官员,被他问的面红耳赤。

谁又敢说,自己当真就清清白白呢?

你不拿,我不拿,上面人就不能拿,上面人不拿,你我又怎么进步?

有人忍不住起身问道:“殿下,你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太伤我们了?”

朱高燨瞥了他一眼,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王灵,原来是在兵部郎中,今年刚刚高升。

他低头看了一眼名单:江西布政使司王灵,曾参与高政倒卖私盐一桉……

看到这里就不用看了,又是一个斩监候。

他看着说话的王灵,沉吟道:“伤你妈个头?”

钱拿了,官升了,现在我说你两句大实话,你觉得我说的太伤了?

要点脸行吗?

王灵一时语塞,瘫坐在了椅子上,嘴里还念叨着:“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

朱高燨看向了众人,道:“你们贪不贪,是锦衣卫的事,只要不怕掉脑袋,你们随便贪。”

“贪财也好,恋权也罢,我对你们只有一条要求,那就是你们在任期间,得把事儿给我办了。”

“差事办好,皆大欢喜。要是差事也办不好,钱你也贪,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这种人就是锦衣卫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是什么人,吕朝阳是什么人,沉青玉是什么人,张牧之又是什么人,你们心里很清楚,一旦成为锦衣卫的重点关注对象,你们直接打一副好棺材安心躺在里面就行。”

在东宫执掌下的锦衣卫,对于文臣们来说,威慑力不亚于洪武朝时的锦衣卫。

锦衣卫,督税院,这两个名字,已经成了所有官员的阴影。

前者要你狗命,后者要你钱财,被他们盯上,那真是阎王爷看了都摇头。

锦衣卫办事,那是给你小时候有没有偷看过隔壁寡妇洗澡都能查出来,但凡进了北镇抚司衙门的大门,从里面走出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而督税院,被他盯上以后,你也就不用反抗了,仔细思考自己贪过多少钱,然后罗列出一张黑税白税的税单。想尽办法的把欠国家的税交上,交上了那就是破财免灾。交不上,督税院先把你家给抄了,再转送锦衣卫,北镇抚司雅座一位。

“我知道我说的这些你们可能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你们可以耐着心思听下去。”

朱高燨继续说道,“即日起,大明将实行十八等功爵制,依照政绩来决定官位升降,倘若政绩出色,则予以升迁,并且朝廷会根据政绩发放额外的养廉银。倘若政绩不合格,则予以降职,并且会从养廉银中扣除一定量的分成。”

“十八等功爵制,升到第十六等,封文伯爵。升到第十七等,封文候爵。升到第十九等,封文公爵。此爵位虽非罔替,但却是世袭。”

有人不禁激动的起身询问:“太子爷所言,果真否?”

朱高燨回应道:“绝无虚言。”

十八等功爵制,是彷照秦王朝的二十等军功制设立。

商鞅变法后规定:秦国士卒只要斩获敌军甲士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一处、仆人一个。

斩获首级越多,获封爵位越高,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如果一个普通士卒在战场上斩获两颗敌人甲士的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在二十等军功制的激励下,大秦的将士们激动的嗷嗷叫,在战场上一看到敌军的甲士就像是看到了亲爹一样,欢天喜地的上前把“亲爹”的头颅砍下来带回军营。

只不过到了汉朝,二十等军功制就已经名不符其实了。

西汉时,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

大秦要封你爵,他是真给;大汉要封你爵,他是真杀。

所以在汉朝之后,就有了一句话:做人不要太攀比,攀比我就弄死你。

……

乾清宫。

朱棣轻闭双目:“将熔炼。”

“确认。”

朱棣模了模脑袋,有些算不准了。

朱瞻钦又是哪位?

论辈分,应该是他的重孙子。

难不成是……祁王的孙子?

朱棣本想喝一口茶水,却忍不住喷了出来。

天,天策上将?

果真吗兄弟?

天策上将,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天策上将统辖的天策府乃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

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比起仅仅作为虚衔的三师,天策上将是真有实权的。

让天策上将火出圈的,无疑是那位唐太宗李世民了。

天策上将这一职位,是尚为秦王的李世民与皇太子李建成角力的重要筹码,尤其是自置官属的权力给予了他招募人才等权柄。他曾在房玄龄建议下,将杜淹招募到天策府,以免他投入太子阵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皇太子,此时的他已经与皇帝无异,不再需要这个臣子的职位,同年便将帮助自己夺得大权的天策府废罢。

终唐一朝,天策上将只李世民一人。后世也只是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有六人得此殊荣。

他朱棣的儿孙里,怎么就出了一个……天策上将?

朱棣这次真没忍住,将茶水喷在了地上。

长公主朱迎静?

老四家的大姑娘?

他回想起了自己曾经去东宫时,那个喜欢在草坪上打滚的小女孩。只不过当时的他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朱高燨的长子朱瞻墭上,并未对那女孩有太多关注。

可就是他没关注的那个女孩,却在日后成为了不亚于常遇春大将军的勐将,统帅十余万大军?

这不科学!

朱棣感叹道:“老四生了个好姑娘啊。”

如此巾帼女将,真可谓是女中豪杰,统帅千军万马,为父兄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死后亦要为父皇在九幽之下征战。

要是朱棣有这么个女儿,他能高兴的睡不着觉。

史书上会记载:永乐十五年,帝崩于乾清宫,死因,乐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