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四百三十七章 妖孽的徒弟

“咳,平愚钝,未解老师深意,只是一番浅见罢了,平觉得,老师之意,当是由甘将军出征吧?”

既然被问到了,关平也不会扭扭捏捏,只是方才的想法太过离奇,他也不清楚自己猜的对不对,只好一点一点出言试探。

这下,连关羽都有些懵了,不知道自家儿子的逻辑关系是从哪来的。甘宁有本事这一点大家都承认,可咱们说的不是穿越无人区的补给问题吗?这和甘宁有什么关系?

倒是陈谦微微一笑,暗赞一声不愧是自家弟子,思维开阔,居然真被他想到了。

“有什么想法就直说,不必拿言语来试探。”

关平闻言,缩了缩脖子,从自家老师的脸上也看不出来喜怒,只好硬着头皮将自己的想法道出。

“是这样的,黄河之中有一分流,名曰渭水,横贯了大半个凉州,方才平从地图上看了看,倘若以船只经由渭水入凉州,只需半月时间,便可直达天水。因此平斗胆猜测,老师您是否想调甘将军前去。”

关平之言,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殿都陷入了哗然。关羽下意识的就要呵斥儿子不可胡言,但转头对上陈谦满含笑意的眼神时,却又不由得一愣。

难道,还真被自家儿子说中了?

“子诚,你…你该不会当真如此…额,如此天马行空吧?”

天可怜见,其实关羽想说的是异想天开来着,到底是顾忌着陈谦的面子,临时改口换了个稍微好听点的词。

“有何不可呢?我等的水军本就冠绝天下,曹贼望尘莫及,有此优势,又岂能不用?更何况,这一计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不是吗?”

一句话,将所有人的劝阻堵回了胸中,好像,也确实如军师说的那样。此计虽闻所未闻,但细思起来,的确有几分道理。

不说别的,单是曹操没有水军这一点,就足够排除绝大多数的风险。没有成建制的水军,就算甘宁被发现了,他们也只能干看着,连攻击都做不到。

也就是说,就算被发现了,大不了撤回来就是,不至于有什么损失。而要是不被发现,按照行船速度,十五日之内直达天水半点问题都没有。这一策,从根本上解决了无法补给的难题。

想明白的众人,纷纷敬佩的对陈谦拱了拱手,回头看向关平时,也带上了明显的赞许。

早听说此子智勇双全,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陈谦看了眼憨笑的关平,随后又把目光投向了诸葛亮,只是看他一直盯着地图上某处发呆,陈谦心中闪过了一丝震惊。

不是吧,关平那样已经够让我惊讶了,亮子你该不会连我之后的计划都看穿了吧?那我这当老师的多没面子?

“孔明,你在想什么呢?”

“哦,老师,亮只是在想,就算有甘将军的水军一路护送,可凉州民情不同,最后到地方作战的,势必得有孟起将军与他的凉州铁骑。但张绣勇勐,于凉州之地素有威望,加之我等此次乃是奇袭,不可能带太多兵马,我等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建功呢?”

“孔明有何想法,但请直言。”

说这句话的不是陈谦,而是一旁的刘备。说实话,陈谦总觉得刘备在面对诸葛亮时,宽容的过分,甚至比对自己还要好——至少他就从来没听刘备对他说过“早点休息,不要太过操劳”这种话。

“是,陛下,依亮之见,孟起他们想要建功,单靠自身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效彷曹昂在幽州的做为,笼络民心,壮大己身。”

“这能行吗?孟起他们马家在凉州的声望的确不低,可是孔明你方才也说过了,张绣此人,在凉州人心中的威望同样很高,况且眼下他还是凉州名义上的主人,孟起能比得过他吗?”

刘备的疑问同样也是其他人的疑问,不过这个其他人中并不包括陈谦。此刻他已经百分之百确定,这个妖孽是真的已经猜到自己的打算了。

“要与张绣争民心的,并非马家,而是陛下您。依亮浅见,老师的打算,是让孟起突袭天水后,立刻以陛下的名义下达一封诏书。此诏一出,莫说是张绣,就算当年‘凉州三明’复生,也阻止不了民心所向了。”

“哦?到底是何诏书,居然有如此神奇?”

“重启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通商!”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关羽等武将越发的模不着头脑了,咱们不是在讨论战事吗?怎么聊着聊着就又跑到国策上去了?

在场之人没有一个是文盲,张骞出使西域,与各国通商之事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可这事儿与凉州的民心有什么关系?

别说他们了,就连陈登、荀悦这些治世能臣,此时也只是隐隐的抓住了一丝灵感,但却无法参透其中奥妙。

“孔明的意思是,重开丝绸之路,便能尽收凉州民心?这不太可能吧?真要是那么简单,曹贼他们干嘛这么做?”

问话的是陈宗,他属于那种满脑子都是打仗的人,对于治政理事毫不在意,因此第一个便回过神来,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此事当然可能,诸位可知,我大汉开国四百年来,凉州一地最为繁华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吗?”

张骞出使西域之事,是一件典型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事,西汉时,武帝派遣张骞为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能联合他们共同对匈奴出兵。

当然,最后这件事被月氏人拒绝了,然后汉武帝爆发小宇宙淦翻了匈奴时,他们老后悔了,这先不提。

单说张骞,明明是一趟失败的出使,却能成功留名于青史,这是为何?正是因为他这一去,成功促进了大汉与西域两地的文化、贸易交流。

说人话就是,西域人眼馋中原的丝绸、茶叶,而中原人也看上了他们的宝石、香料等物,于是两国商人一拍即合,互相展开了贸易。

刚开始只是私人性质的民间贸易,到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当西域有一个国家,名曰“大宛”,盛产良马的消息传来后,这场贸易彻底演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行为,汉武帝甚至还为此专门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这段历史,后人知晓的或许不多,但在汉朝时,却基本上尽人皆知,哪怕不识字的乡间老农也能说上几句。

荀悦等人自然也知晓此事,同时,他们也终于想明白了个中联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