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巫国英看了看对面不动声色的俄国人,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副总督阁下,鉴于两国之间的认识相差过远,且北海这边马上就要入冬了,因此,本官仅代表大明朝廷,建议双方先暂时休会,等明年春夏之交再复会继续讨论。”

根据李成栋和巩英的要求,为了抬高己方谈判团的身份地位,所以俄方在介绍安东尼·阿尔吉拉·叶梁科夫伯爵身份时,除了强调伯爵的贵族身份外,还给伯爵加上了西伯利亚副总督的头衔;然而根据大明方面的仔细探查,却发现叶梁科夫的伯爵身份很难跟大明的伯爵对应上——俄国在沙皇彼得被奉为大帝之前,贵族阶层的等级划分并不清洗,不但不存在子爵、骑士两级,而且男爵的含意仅相当于大明的地主或西班牙的乡绅——真要硬性计较的话,俄国的伯爵也就最多相当于有乡公或乡侯加衔的大明县男,甚至还比不上大明的县子,因此,单就爵位对等来说,大明这边出个有县子爵位的武官就能敌体叶梁科夫伯爵了。

不过呢,大明的传统是在官爵之中就高不就低的,而大明本身又没有副总督这个职务,所以,大体可以将俄国的副总督视作大明各道巡抚;但这就麻烦了,大明各道巡抚是三品官——小道巡抚是从三品、大道及经济强道的巡抚是正三品——而林北都司内部是没有对等的职官的。

啥?都司不是相当于道吗?怎么会没有相当于三品官的职官呢?

其实都司跟道还有区别的。

首先,都司的主官都指挥使其实相当于大明本土的总督,但本身品阶并不固定,从三品官能出任,从一品官也能出任:

譬如,朱由崧刚刚任命徐文爵出静海都司都指挥使、任命常延龄出任横海都司都指挥使,由于两人目前都是从一品都督,所以,此时横海和静海两都司的主官就是从一品的;

而林北都司都指挥使李成栋目前只是一名从二品的都督同知,因此林北都司都指挥使目前就是一个从二品的官职;

换句话来说,各边境都司的主官级别并不固定,而是由任职者本人的官衔来决定,不比内道有明确的等级划分。

其次,都司下属官员的职级是明显低于同职务的内道官员的:

譬如,广东道的鸿胪使一般是正四品或从三品,而横海、静海都司的鸿胪使却是正五品或从四品的;

又譬如汉中的提学使是从四品或正四品的,而松漠、金微、朔方、饶余等都司的提学使却也只有正五品或从四品;

具体到林北都司鸿胪使这边,实际只有从五品。

最后,都司跟内道的官员设置还不一样,内道有的职司,边地都司不设,边境都司有的职司内道不设,亦或是有些都司有的职务,另一个都司却没有:

譬如内地各道都有布政使、营建使、按察使,但边境都司这边大多是不设置的,而边境都司大多设有理藩院分院和鸿胪分寺,但内地只有土司较多的西南各道设有理藩分院,河西、广东、滇西、南宁等道设有鸿胪分寺,其他各道是不设理藩分院和鸿胪分寺的;

又譬如静海、横海两都司的兵备使实际由都指挥使兼任,而北地都司则基本单独设置兵备使;横海、静海两都司设置有盐铁使和支度使,而北地都司只有盐铁使没有支度使;松漠、金微、瀚海、饶余4都司只设置有理藩院分院,不设鸿胪分寺,而静海、横海、林北、朔方、燕然、极东等6个都司即设置鸿胪分寺又设置有理藩分院。

所以让从二品的李成栋直接出面与叶梁科夫为首的俄国代表团进行谈判,不但属于过高抬举了叶梁科夫伯爵,而且还会让都司主官处在某种不确定的危险境地中,是不可取的;

可只让林北都司鸿胪使出面跟俄国人谈,又级别太低了,实在有违大明自己提出来的外交对等原则。

因此,李成栋和巩英两人思来想去,始终没办法妥善予以应对,最终就只能向南京请旨。

塔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