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跃进的人儿呀坐上跃进的车

跃进的时代,唱跃进的歌,

跃进的人儿呀,坐上跃进的车……

那是跃进的1958年的8月,我唱着这首歌曲走进了锦州石油六厂。那时候

不叫锦州石油六厂,叫东北石油六厂。座落在锦州市重庆路西端北侧,二郎洞山脚下。六厂是国家大二型企业。厂长叫甄树臻,据说甄老爷子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的老团长。很是威风,很有魄力,气质也好。别的咱先不说,先说说他的名章吧!他有颗方形的大名章,很是令人匝舌的,直径有小学生上课坐的桌椅板凳腿子那么粗,上刻甄树臻三个大字,甄字另起一行。每逢厂部发什么公告或大型文件,都不用公章,在末尾处只盖上他的名章,红彤彤的耀人眼目。

谁看了都会“哇塞”地叫上一声。

我们到厂后第一次新工人培训大会,就是听甄厂长讲话。地点选在了厂外石油工人文化宫。文化宫面积很大,能容纳六七千人,分上下两层。我们都坐在第一层,共有两千余人,男女对半,都是十**岁二十左右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主持培训的好像是厂办主任老戴。

他请大家肃静了之后就宣布开会。他说:“我们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请甄团长,不不,请咱们的甄厂长作报告。大家热烈欢迎!”

我们就啪啪地鼓掌,使劲地鼓掌,生怕拍的不响。

其实,甄厂长早就坐在了主席台上。他穿着很朴素,对襟的褂子,对襟的袄,老革命的派头表现很突出。他站起来,说:“报告谈不上,我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当然,我讲的故事都离不开二万五,大家爱不爱听?”

我们就一声雷:“爱听――”

那个年代,我们最爱听别人讲革命故事,尤其是老干部。

甄厂长就开始讲。

那是1936年的6月,红二方面军进入草地之后,粮食完全断绝了。后边的送上不来,前边的也找不到,战士们几天都吃不上饭了,各个都饿得焦黄瘠瘦,行军也非常艰难。尤其是夜里睡觉,谁也不敢躺下,躺下怕再也起不来,他们只好几个人一伙,脊背靠着脊背坐在那里休息。

有一天正在行军,突然间刮起了一阵狂风,柱天柱地,什么也看不见了,把一个班的战士就刮掉了队。他们挣扎着,东倒西歪。班长就呼喊:“快,不要单独行动,大家都抱在一起!”于是,大家就努力抱成了一个团,和风浪搏斗。

一个时辰过后,风终于停了,这个班的战士也因祸得福,他们发现有几十只野兔都被刮翻了白,陷在了路旁的烂泥塘里,战士们便齐下火龙关,把它们一只一只都给捉了。

捉罢了野兔,有人就提议:“快架起锅来把它煮了,咱们好下肚!”当然战士

也饿得太急了,才出此下策。班长就坚决不同意,他说:“不行,一切缴获要归公。大家都饿的够呛,我们带上这些战利品,赶紧追赶大部队去,哪管每个人只吃上一口呢!心里也会暖和许多许多。”

命令一下,十几名战士便拎起那些野兔子,在班长的带领下仅用一个钟头的时间就赶上了大部队。大部队的战士们就一阵欢呼:‘乌拉,有野兔子吃了!’于是,炊事班便架起了锅灶……”

故事结束。

甄厂长喝了一口水润润喉咙,又说:“也许我讲的离题太远,有一句成语叫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我讲的这个故事还是与咱们密切相连的。咱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这个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多给国家炼石油――”

末尾这句话,甄厂长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十八度。简直是在喊口号,把个文化宫震动的嗡嗡响。

我们这些新工人都是来自城内、郊区和锦县。城内和郊区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锦县东花、大湖、右卫、阎家和西八千公社的人员。

按道理我是不应该赶上这趟车的,只是阴差阳错。

那年,我正在锦县第二初级中学读三年级,因筹集每学期3元钱的学杂费和每月8元钱的伙食费,放寒假时,我只好随大帮到南塘去拔钢草。

钢草也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它是打草绳的原料,精品揉软也可以用作??草,很保暖的。拔钢草按重量付款,每斤能挣二分钱,小贩直接就在滩上收购,一把一利索,有时也压几天。其他人都是壮劳力,唯有我是个孩子,那年我只有17岁。

但我为了多挣几分钱,也不甘示弱,每天连起早带贪黑,天气又嘎巴嘎巴地冷,手冻的和猫咬似的,但身上的汗水却哗哗地往下流。一个寒假下来,钱是挣到手了,可身体也垮台了。但决不是累的,我不怕干活,很可能是寒气入骨所致,因为出汗后经常要月兑衣服。

大夫检查后,确诊为肋膈炎。

我在家里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了许多消炎和止痛的药剂,一直到4月份病情才见好转。可课程却丢了大半,怎么办?我到学校去找班主任李春元老师征求意见,李老师说:“王国忠,你还是休一年学吧,免得费力不讨好!”

他的话我清楚,6月份就要考高中了,有的也可以直接考大学,这一半的课程就是我坐上火箭也难撵得上呀!

我就到教导处去办手续。

教导主任陶广池后悔地直拍大腿。他说:“王国忠呀,王国忠呀,可惜你这二年半的苦工呀!”

当然,这二年半我的苦工真没少下。

我记得非常清楚,刚走进中学校门的时候,我并没有太认真地去学习,水过地皮湿。有一次,教语文的孙绪明老师讲讲课突然停下来,说不上耍的什么新花招,呆呆就出了两道造句题:一、因为……所以……;二、只要……一定……。老师只念一遍,然后就让学生们往作业本上做。我只造了第一个句子,因为我是学生所以我要念书。第二个句子我怎么也造不出来了,想了好半天也没想出个路子,结果下课铃响了,就被抢了卷。

第二天语文课一开始孙老师就往回发作业。他念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并大声宣布分数。我们班一共48名学生,前47名都发下去了,唯有没喊到我。

我就有些急,问孙老师:“我说孙老师,我的作业本呢?”

孙老师高高举起我的作业本,说:“你还有脸要作业呀?”

我就想过去取。

孙老师说:“得得,王国忠,你别过来了,还是我给你送过去吧,你劳苦功高啊,我还得奖励你呢!”

我就吞吞吐吐地问:“老师,奖我什么?”

孙老师走到我面前,把作业本打开,啪的一声摔在了桌子上:“奖励你一只小鸭子,听说你们食堂伙食不好,拿去改善吧!”

小鸭子指的是2分,那时候实行5分制。

我脸羞臊的通红,都要钻桌子缝里去了。

我想都是人,何苦要人家训斥呢?

从此,我便奋起直追,百分之二百地努力,先从语文开始,然后以点代面,牵动所有学科。星期天别人都回家了,我也不回去,坐在教室里,一直以书为伴。

课余时间别人都到街里去溜达,有时我也去,但我不是去溜达,而是直接走进新华书店……

我的苦心没有白费。

学期末一考试得了个全5分,一共13科。全校只有我一人。同学们也都刮目相看了,老师们也都瞪起了喜悦的眼睛。

尤其是孙绪明老师更是合不拢嘴。他直接又奔到我面前,说:“王国忠,怎么样,我那只小鸭子没白奖励你吧!”

我说:“谢谢孙老师。”

他说:“现在你知道谢我了,那时候你都得骂我!”

“天地良心,老师我真没有骂!”我说。

“谁信哪?”孙老师撇撇嘴。

我说:“孙老师,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自己相信我自己!”

孙老师最后还是笑了,并拍拍我的肩头:“真是小鬼呀,小鬼呀!”

从此,我便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又被班级选为学习班长,次年又加入了**青年团,学习也一直保持全5分。就凭这一点,我考上重点学校是手拿把掐的事儿。在这紧关加要的时刻却马失了前蹄,陶广池主任怎么不为我这位学生惋惜呢!

我说:“尊敬的陶主任,没办法,这不是人所能左右的。”

陶主任说:“我说王国忠同学啊,人虽说不能左右疾病,但能左右学习,休学期间你也不要扔掉书本哟!”

陶主任说的语重心长。

我说:“请陶主任一千个放心,一万个放心!”

这是我的承诺。

结果,我对陶主任的承诺并没有兑现。石油六厂来招工,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