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215章 新的开始(全书完)

在三路大军的齐头并进之下,没有多少兵力的新罗国自然挡不住虎贲军、神武军的猛烈攻势。

短短时间,虎贲军已经兵临新罗国都城下。

当新罗国相金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信王大军竟然来的如此之快,来的如此迅速。

一时间,整个国相府乱成一片。

上午时分,城外的信王大军已经发出最后通告,命令新罗国都举城投降。

然而国相府内的众人,还心存侥幸。

不过临近中午时分,城外的大炮开始了猛烈轰炸,一枚枚炮弹落到新罗国都城内的时候,也使得城内守军最后一丝抵抗的意思,也烟消云散了。

一些心怀鬼胎、与国相府心不合的将士,偷偷打开城门。

城门洞开,庞大的虎贲军将士冲进城内。

枪声大作,城内局势瞬间变得更加混乱。

街道上的行人、溃逃的将士,早就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而进城的虎贲军,并没有大开杀戒。

他们兵分数路,分别朝着新罗王宫、新罗国相府、城内校场等重要场所行去。

只要控制了这些地方,就能够控制住整个新罗国都。

国相府内还有一些相府家丁在顽抗,不过面对火力强悍的虎贲军将士,很快就已经败下阵来。

短短时间,国相府已经被虎贲军顺利占据下来。

就连国相金泰,还想着躲藏在地窖之中,不过还是被抓了出来。

与此同时,新罗王宫也被占据下来。

年幼的新罗国王在母后的带领下,也在宫殿内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多出。

到了傍晚时分,新罗国都这边的战事彻底结束。

等到李信进城之后,一切风平浪静。

在虎贲军将士的威逼利诱之下,新罗国王、新罗国相金泰等人联名发布命令,号令境内所有府县、士卒,向信王大军投诚。

尤其是号令北上东宁的大军,立刻停止前进、放下武器投降。

与此同时,位于中部、东部一带的神武军,也快速前进,势不可挡。

两万余人的神武军,一路疾驰之下,逼迫着新罗国士卒做选择。

无奈之下,北上东宁的新罗大军,也只好放下武器投降了。

到了七月份,整个新罗彻底平定。

李信也专门从东宁那边,调集了大量的基层官员,来到新罗,同步实行东宁政策。

一时间,各府县的百姓对东宁欢呼雀跃,纷纷拥护着东宁的统治。

在新罗国平定之后,境内的神武军也渐渐朝着新罗国都附近海港集结。

他们,又有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

七月底,新罗国都海港码头上,集结了大量的战船、运兵船。

平定新罗之后,神武军将士也再一次登船。

这一次,他们将朝着西方行去,目标正是大乾国岱岳省!

在神武军跨海远征岱岳省,在背后包抄大乾国李铭的退路之时,位于榆关城那边的各路大军,也得到了扩充。

现如今的榆关城,大军云集。

神勇军、神毅军、神佑军,乃至于神机军、神策军等部,每一个军都扩充到了两万余人。

一时间,整个榆关城这边拥有了十多万大军。

不仅如此,附近一带的民兵武装,以及榆关城西侧一带的特种部队等武装,更是人山人海。

尤其是在得知榆关城内大军开动的时候,这些民兵武装、特种部队等武装,也在昌黎县、卢龙县等地,从背后袭扰大乾大军。

八月上旬,榆关城内的大军出动了。

漫长的关墙附近,十多万大军抱着东宁造燧发枪,雄赳赳、气昂昂,挺进了关内。

“杀!”

漫天的喊杀声中,一名名大军开赴关内。

在漫天的炮火轰炸之下,炮声大作、枪声大作。

短短时间,前线的朝廷大军如同是秋天里面的落叶一般,在狂风席卷之下,簌簌落下。

而信王大军,如同是钢铁之躯,摧枯拉朽一般席卷而来。

不多时,朝廷大军前线已经崩溃了。

一些部队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纷纷开始撤退。

“怎么回事?”

就连永昌侯张辅臣也有些惊恐。

尽管这几个月来,双方一直处于对峙之中,谁也不能奈何得了谁。

不过张辅臣却知道,榆关城那边的信王大军,兵力不多。

现在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士兵,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

而且这么多士兵,全部都装备着这样猛烈的武器装备,东宁那边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一时间,张辅臣想不明白。

不过他却有眼睛。

他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战场上朝廷大军正在不断溃败之中。

而信王大军,如同是一道道巨大的车轮,碾压而来。

所过之处,血肉模糊、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终于,朝廷大军坚持不住了。

开始了全线溃败。

就连张辅臣,也带着亲兵朝着后方逃窜而去。

然而,想要逃走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奢望。

在昌黎县、卢龙县、迁安县等地的民兵武装、特种部队武装,已经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觑的部队。

这些部队,虽然比不上信王大军,不过骚扰、袭击溃败的朝廷大军还是可以的。

当朝廷大军溃兵逃到这边的时候,一头便撞上了特种部队武装的口袋之中。

战事再一次发生。

绵延数百里的旷野之中,大大小小的战事不间断。

逃窜的路上,有民兵武装袭击。

而在背后,还有规模庞大的信王大军虎视眈眈地追击着。

前有狼,后有虎!

夹在中间的朝廷大军,恐慌不已。

经过十多天的围追堵截,朝廷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就连张辅臣,也被俘虏生擒了。

在这一支二三十万朝廷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之后,从榆关城一带前往京城的道路,便成为了一片坦途。

仅剩的蓟州、通州等寥寥几个重镇之中,现如今也没有多少兵马。

这点人马,面对着拥有着十多万战兵、十多万民兵武装的信王大军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京城内人心惶惶。

尤其是皇宫之中的李铭,更是焦躁不安、有些恐慌。

“各地勤王大军,来了没有?”

李铭焦急地问道。

然而内侍没有回答。

这时,一名内侍从外面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说道:“殿下,不好了!

庆王、肃王响应信王大军,也已经举兵造反了!

还有南方的滇王,也已经进入蜀中了!”

“什么?”

李铭登时愣住了,他没想到南方各地的藩王,竟然也都起兵造反了。

如此一来,整个大乾国各地岂不是乱成一套了?

李铭无力地瘫坐在地面上。

自从二三十万大军,在榆关城前线毫无进展之后,各地的局势都变得 混乱起来了。

尤其是淮北、河洛、江南等地,出现了大大小小打着信王旗号的特种部队,裹挟着当地百姓造反。

整个内地,遍地开花。

别说是勤王大军了,就连粮食税赋也都征调不上来。

那个时候,李铭就意识到情况不妙。

没想到,更不妙的情况还在后面。

现如今,各地藩王造反,张辅臣大军溃败覆没,一个个消息如同是摧魂夺魄的音符一般,让李铭脑袋之中有些发懵。

“陛下,不好了!信王大军在岱岳省登陆了!”

又一个不好的消息,抵达了皇宫之中。

而此时此刻,李铭已经说不出来话语了。

大势已去了!

几天后,如同是钢铁洪流一般的信王大军,抵达了京城外围。

城内一些官员,纷纷躲藏在自己家中,连李铭百般征召也无人上朝。

一些百姓家中,还纷纷制作旗帜,上面绣着“信”字。

上午时分,守城的刘四维将军打开齐化门,恭迎城外信王大军入城。

当先的乃是王忠率领的神勇军,浩浩荡荡入城之后,便朝着城内重要据点行去。

而进城的士兵,也大声宣讲着信王府的命令——百姓安居其业,居家者保护安全。

如有上街抵抗信王大军者,一概以乱军处置!

一时间,就连一些城内的衙役、巡捕,也都纷纷居家,闭门不出。

在神勇军进城之后,神毅军、神佑军也分别从北部、南部进了京城。

挺进之后,便朝着皇宫行去。

惊恐万分的李铭,站在景山上瞭望着,看到城内一面面信王旗帜之后,李铭心如刀割、如坠冰窖。

无奈之下,李铭在一棵大树上吊死了。

李铭死后,京城内的抵抗,便更加不成体系了。

宋献策等一众李铭的亲信,也纷纷投降。

短短两天时间,整个京城彻底平静了下来。

到处悬挂着“信”字大旗。

九月初,信王李信带着虎贲军抵达了京城。

在李信到来之后,城内百姓纷纷欢迎信王殿下。

为首的一众官员、将领,以及百姓代表,跪伏在道路两侧, 山呼万岁。

他们都迫切希望李信,早日登基。

民意不可违。

在九月初五日,李信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延宁,定明年为延宁元年。

取“延续东宁”之意。

登基之后,李信发布第一道诏书,延续东宁政策,全国所有省府县乡村,免除全部人丁税,免除五年农田税赋。

号召各地百姓,归家安居生活,开垦荒地。

发布第二道诏书,命令各地藩王一个月内,启程进京述职,放弃藩地。

如有违抗者,大军镇压。

与此同时,李信也再一次大肆招募军队。

神武军、神勇军、神毅军、神佑军、神机军、神策军,全部扩充到了五万余人。

六支大军分别沿着六个方向,朝着各省进发。

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威压各地藩王,废除藩王。

胆敢不从者,一并武力弹压。

诏书下达之后,各地百姓纷纷欢呼雀跃,对信王也更加拥戴了。

就连一些藩王下属的百姓,也都有些欢呼。

不过各地藩王,却不敢下达这样的命令,毕竟他们不像东宁李信一样,有其他收入,而且还非常不菲。

他们的收入,军队开支,全部依赖于田赋。

不过这样的诏书,如同是釜底抽薪一般,抽去了各地藩王最后一丝支撑。

在削藩的诏书下达之后,西北一带的庆王、肃王,率先响应号召,放弃藩王之地,进京当一个闲散藩王。

为了笼络藩王,李信对他们大加赏赐,从庆余商行之中拿出了三成干股,成立了奉恩处。

以庆余商行的三成利润,分给藩王养家糊口。

在如此好的待遇,以及各地大军压境逼迫之下,秦王、蜀王、晋王、赵王、楚王等藩王,纷纷放弃藩地,归顺了李信。

然而,位于西南边陲的滇王,却自恃实力强大,并没有响应这道诏书。

与此同时,神机军、神佑军两路大军压境之下,滇王部队如同是摧枯拉朽一般,被全部消灭。

滇王被俘,一应王室成员分为庶民。

至此,滇王藩地彻底收归朝廷所有。

在滇王被俘之后,各地剩余的藩王,也放弃了观望,全部投靠朝廷。

到了年底的时候,各地局势逐渐恢复和平。

而李信,也吩咐东宁制造总局、辽东制造总局、铁厂等,在各地准备兴建工业。

各地和平,接下来便是大建设了。

早日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李信一直以来的梦想!

而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整个大乾国,焕然一新!

延宁元年,元旦。

当东方第一缕朝阳升上天空的时候,李信以及一众文武官员,站在皇宫外的平台上。

望着灿烂的朝阳,挥洒大地,李信心中一片舒畅。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全书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