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1046章 一大堆的奏议

“有罪者罚,有功者赏。此番朱宸濠之乱,赣南巡抚王守仁,振威营及市舶水军指挥使张隐居功至伟。王守仁授命于危难之际,谋略得当,扭转危局。且之前便察觉逆贼谋反企图,提前剪除其豢养山匪,大大削弱叛贼实力。此忠良之臣岂能不重要。朕决定,封王守仁新建伯,任命王守仁为南京兵部侍郎,加两广总督之职。王守仁率军留在南方,正肃清朱宸濠叛乱余孽,清缴叛匪。朕将派人传旨嘉奖。诸位臣公有无不同意见?”朱厚照沉声道。

“皇上圣明,臣等遵旨。”群臣纷纷道。

王守仁是文官,以文官封爵,这在大明朝凤毛麟角。在此之前只有两位,巧合的是都姓王。一位叫王骥,正统年间击溃瓦剌军,三征麓川,战功赫赫,被封靖远伯。还有一位叫王越,受封威宁伯,曾袭取河套,偷袭鞑靼王庭。一生大小战斗十三场,从无败迹。王越是王阳明儿时偶像,王阳明便是因为崇拜他,少年时才游历边关,想要和鞑靼人作战一番的。

“张隐乃市舶水军指挥,护国公远在万里之外同佛郎机人作战,得知逆贼作乱,在自身兵力匮乏的情况下,依旧派张隐率战舰回大明参与平叛。张隐也不负所望,在南京一带力阻叛军水军,力保南京不失,为后续扭转战局争取了大量时间。此良将自当封赏。特进张隐三等威远侯。依护国公张延龄所奏,任命张隐为南洋满剌加总督,镇守满剌加海峡海港。特加南洋诸国特使,处置南洋诸国事务。”朱厚照继续说道。

张隐躬身而出,跪地高呼万岁,磕头谢恩,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张隐无靠山无功名,之前二十多年在行伍中模爬滚打,靠着边镇军功进入了锦衣卫,但却进了南镇抚司之中。本以为这一辈子就到头了。谁能想到,跟随护国公之后,八年间从一名小小千户进入团营。之后跟随护国公南征北战,一路高升。八年封侯,光宗耀祖,这是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怎能不激动落泪。

一个月后,张隐率水军出海,其后二十多年间,兢兢业业,守卫南洋。期间会同汪鋐击退佛郎机国和欧洲诸国联合舰队的进攻,兵进里斯本,威震天下。

锦绣十八年春,张隐乘船回国参加张延龄的生日宴会的路途之中,在船上一觉睡去,便再没有醒来。死后追授南洋总督,一等威远侯。赠谥号忠靖。

“相关平叛将士的封赏晋升嘉奖,阵亡将士的抚恤事宜,按规矩行事便是。这件事便暂且议定,接下来便是第二件大事,那便是关于我大明开海禁,通海贸之事。”

朱厚照看了一眼张延龄,继续说道:“诸位臣公相比也都知道了,过去一年多时间,护国公率领市舶水军无敌舰队出海,开拓海贸路线。同佛郎机国东方舰队数百艘战船,数万兵马激战多场。一路高歌猛进,夺取多处南洋港口,将佛郎机人歼灭于海上。和南洋诸国签订多项条约,佛郎机国亦不得不和我休战叫好。南洋十余国均派出使者前来觐见,表达效忠臣服之意。我大明威名播于四海,天下无不倾服。护国公建此伟业,乃通天之功。朕在此,向护国公以及诸位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表示敬意。”

关于张延龄在南海的战事,其实朝廷上下早就知晓。事实上每一战之后,都有消息传到国内。张延龄在敌我悬殊的情形下能够在一年半的时间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堪称是旷古烁今,难以超越。

不管你喜不喜欢张延龄,不管你站在怎样的立场上,你不得不对张延龄此次出海征战的一系列胜利心怀钦佩。

众臣纷纷点头,向着张延龄挑指赞扬。

“多谢皇上,多谢诸位大人,此乃臣等份内之责,不足挂齿。”张延龄谦逊道。

朱厚照点头道:“护国公不必过谦,如此功劳,自当褒扬。你说说吧,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张延龄拱手行礼,沉声道:“启奏皇上,开通海贸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那便是大力发展海贸,鼓励通商通航,促进贸易繁荣。朝廷要颁布相应措施,以鼓励商贸流通和手工业发展。另外根据和南洋诸国的协议,进行相应的推动。具体事宜,臣这里已经拟定了一些建议,还请皇上和诸位同僚议定颁布。”

张延龄说罢,转身向着殿外叫道:“东西拿上来。”

殿外一名内侍捧着一叠高高的奏折走了进来。那些奏折都是厚厚的一叠,一个个的垒起来已经超过了那内侍的头顶。

众人错愕之际,张延龄沉声道:“皇上,此乃臣拟定相关律法和政策建议,请皇上过目。”

朱厚照点点头,张永带着两个小太监上前,七手八脚的接过奏折,摆在朱厚照的龙案上。

朱厚照慢慢的翻看,口中道:“《大明海贸及商贸发展五年规划》《关于朝廷鼓励荒山开拓大力发展蚕桑的建议》……恩……这是《关于大力发展瓷器纺织漆器等手工作坊的建议》,《关于设立南京府和广州府为特别贸易区的建议》。《海贸税收及相关律法的制定建议》《大力发展市舶水军维护海贸路线个本国侨民利益的建议》《海外侨民保护律》《外国商船和外国人行为规范》”

殿中群臣一片安静,他们惊讶于张延龄居然已经拟定出了如此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大量相关细则。这得花多少时间去做。有人心中暗暗赞叹,这便是护国公张延龄,这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不过,这么多奏议,得商议到什么时候?

“护国公,这些奏议都是你一人思考撰写的么?”朱厚照也惊讶了。

舅舅是真的在做事,他是真心想要将这件事做好。他也真的认为这件事会改变大明的现状,虽然自己还有些疑虑,但是冲着舅舅这份激情,自己也要大力支持。

“这些都是臣两年以来思考的心得。这件事是臣在做,臣自然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张延龄道。

朱厚照点点头,合上手中的一本奏议,扫视群臣道:“诸位臣公,你们可以扪心自问,你们有多少人如护国公这把勤勉。为了朝廷大事殚精竭虑?别的不说,光是这态度,就已经令人钦佩了。”

群臣纷纷道:“是啊,是啊,佩服之极。”

朱厚照道:“那么,关于这些奏议,诸位怎么看?”

群臣默然,面面相觑。

杨廷和咳嗽一声出列道:“皇上,臣对护国公勤勉为国的态度甚为钦佩,但是这么多奏议,今日恐难以仓促决断。臣等尚不知内容是否恰当,大伙儿得花些时间进行商讨。臣建议誊写下来,分发各衙,研读参详之后再做定夺。”

朱厚照看向张延龄。张延龄沉声道:“皇上,这些事刻不容缓。臣建议当庭通读讨论决断。蚕桑开荒种植不等人,讨论个几个月,天时便过了,便错过今年了。朝廷没有明确的态度,商贾百姓都会观望。现如今不能拖沓,要只争朝夕。臣愿意诵读所有奏议,一条条的解释,一条条的过。”

杨廷和皱眉道:“护国公,做事当有程序,不能你想要怎么做便怎么做。这么多奏议,所涉都是大明政务,影响极大。需要每一条都细细的讨论其带来的影响。万一是不当举措,便会带来严重后果。你急也没用,大伙儿总不能事情都不做,绑在这里讨论这些事。这件事固然重要,但其他政务也很重要。”

张延龄笑道:“杨首辅,没有什么政务比这件事重要。我认为,杨首辅和各位还是忍耐一下,议定这些事之后再做别的事。”

杨廷和冷笑道:“岂有此理。”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道:“就是,这是什么话?这件事我等没觉得那么紧急。咱们衙门里还一堆事呢。”

宝座上的朱厚照忽然开口道:“护国公,朕认为不用在这里议定此事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