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争鼎西南第六十二回时代碰撞的序幕(5)

穿越历1927年6月21日遵义城外新建一座中等飞机场上,一架崭新的新式飞机已在机场上组装完毕,等待加油完毕后由新组建不到一个月的贵州航空学院新训练出的几名贵州本地年轻飞行员驾驶进行升空首次实战侦查测试,而这时场外很多有空暇的民工和普通士兵都围在机场外面等着看热闹,除了这架飞机外形显得特别与众不同之外,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这架飞机不是如前几天刚调到这里的那些双翼飞机那样式从国外买来,外国设计制造的(经过这几天工作空余时间的识字班的加课他们再非大字不识一个的贫农了!也知道一定关于外界工业化的常识了),而是一架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飞机,并且从图纸设计绘制和零件制造全是由中国人完成的(一大半是东方面孔的生化技术员)。虽说北方早就能造飞机了!但在南方,特别是贫穷的西南山区来讲,造飞机这种玄幻中的玩意对大数人来讲还是遥不可及的,特别是听课后知道造飞机不是件简单的工作,它能不能飞,飞得如何很多人都拭目以待。另外还让人们感到兴奋的是这次驾驶飞机的还是几个自己家乡的本地人而不是新军长从海外带来的那批洋人,由自己驾驶不能不让老百姓感到兴奋而且听上面还公告了军长大人还准备日后全民推广航空运动!就是说日后不管是谁只要有兴趣并通过测试都能得到开飞机的机会~~

这架飞机看着也不大,长有3丈比不过那些运货的大飞机(4-AT锡皮鸭)。但跟那些又粗又圆机身的战斗机比其来,显得十分细窄修长,而且机体也不是混圆倒像是一条干瘪的黄瓜,而且顶上只有一对机翼,不像别得飞机那样是双翼。所以单薄的框架让一般人看了后觉的它一吹就散架般的脆弱,人们看了它轻盈的外形后对它能不能飞起来倒是不怀疑,但看着那细瘦的线条很多人更害怕它会在半空中解体,不过要是有认识二战德国军迷得看到就绝不会如此认为,因为这正是二战中最有名的一种德国侦查飞机有着战场中的精灵美称——德国Fi156白鹳式飞机,以其轻巧与可靠性能创造过无数战场传奇。更曾以营救过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而闻名航空界

原历史中的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帝国航空部(Reichluftfahrtministerium-RLM)经过研究得出了弹着点观测和前线联络适合使用自动陀螺仪,并准备将该技术使用到这类飞机上。当时,飞机起飞和着陆需要比较长的专用滑行跑道,在前线则很难有这样的条件。而且由于起飞距离的限制,当时盛行的飞机高速竞赛使用的大功率发动机多安装在水上飞机上。但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有了改变,提高升力的缝翼和襟翼技术逐渐成型。德国航空部十分关注这些技术的发展,并在1935年向各个航空社下达了需求书,委托设计一种应用以上技术的轻型弹着点观测/联络用飞机。德国航空部对飞机具体的要求是:可短距离起飞,乘员2-3人,安装阿戈耳斯AS10C型倒立V型8气缸空冷发动机。后者是因为性能稳定、故障率低而被航空部直接指定的。

尽管只是设计一种小型的勤务飞机,但是参与竞争的企业却一点都不弱,包括巴伐利亚飞机工厂(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梅塞施米特公司的前身)、杰贝尔公司、菲泽勒公司三家。三家公司提出的原型机编号分别是Bf163,Si201和Fi156。其中巴伐利亚飞机工厂显示了强大的研制和开发能力,在三家竞争企业中头一个完成了全部设计,于1937年初就拿出了样机,并完成了性能的测试。第二个完成的是杰贝尔公司的Si201,而菲泽勒公司的Fi156直到1938年初才完成全部设计、样机制造和工厂测试工作(不知是不是对这样的小飞机不够重视,或者审批机构官员有足够的耐心,居然等到全部样机完成)。最后其中设计最保守,采用新技术最少,性能也是最可靠,维护成本最底的Fi156得到了定单并在日后的一次次艰难考验中证明了它的出色性能和巨大潜力。

Fi156采用大展弦比的机翼(展弦比为7.81),主翼采用固定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技术。这些保证了Fi156能在极短的距离里起飞。为了能确保向下的视界,参考之前设计的Fi97飞机之后,机体被设计成细长型。其主起落架脚柱被延伸地很长,在降落时可以耐受较大的下降速度。由于脚柱的位置处于机体重心的前方,配合强力油压刹车装置,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使飞机制动。后来为了测试一些改进项目,工厂又追加生产了几架试验机。其中5号试验机Fi156V5成为Fi156A-0先期生产型的1号机(机体涂D-1JFN标记)。为了适应寒带地区的使用,4号试验机Fi156V4安装了滑橇,在冰雪地面进行测试。除了军用型之外,菲泽勒公司还为德国的航空迷们设计了民用的运动型号——Fi156B。民用型的前缘缝翼从固定式改为活动式,最大速度和续航能力都有所提高。自先期生产型之后,贝腾豪森工厂开始生产第一批正式的生产型飞机Fi156C-1。该型号虽然只有两个座位,但是在座舱后部有预备的第三个乘员的座位。通常在这个座位上放置的是用于航空侦察的照相设备。由于设计出色,其拥有超强的短距起降能力。在正常起飞重量下,该机起飞滑跑距离小于40米!如果能迎风起飞则还可以缩短!而在无风状态下,该机着陆滑跑距离仅40米。第二批生产型Fi156C-2将第三个乘员的座位固定下来,这样就不能搭载航空侦察用的照相设备了。波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军对Fi156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不过因为乘坐该机执行观测任务的通常是指挥官一类的干部,因此需要一定的防御装备。首先是在战争中经常被击中的燃料箱实现了防弹化,接着是发动机下部安装了防弹钢板。由于增加了不少额外的重量,因此原有的短距起飞的能力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增加发动机功率。很快,菲泽勒公司推出了Fi156C-3型。它改装输出功率270马力的AS10P-1型发动机,还在机体后部增装1挺MG157.92毫米旋回航空机丨枪,可用于自卫。以上大部分的改进都是为了增加对地防御,这是因为以往战斗中德国空军一直掌控绝对制空权(这种情况直到1940年4月入侵北欧国家行动成功为止)。此外,在执行远程或长时间任务时,C-3型还可在机月复挂一个容量100升的副油箱。在这个阶段,一种新的,用于输送伤患的变型机登场了,它就是Fi156D-0。这种飞机是在Fi-156C-3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设计者将Fi-156C-3的机舱左侧上方打开一个大的开口,从这里可以塞进担架。在机舱后部,总共可以安置2台担架,或者1台担架和1名看护员。1940年夏天,这种飞机正式开始生产,并进入部队服役。

而在这个穿越时空王勃早就想在中国立足后在当地建立一个足够强的自主航空体系。所以等先遣军一占领了贵州,他就派生化间谍从北方绑架来了一批西南籍的飞机制造技师,先为将成立的西南联合航空局搭起个架子来!没想到其中还真有三个有点本事的:王立明原籍还是贵州遵义的专长是设计飞机气动外形和铝制蒙皮曾在北京升龙航空知造中心当过一个绘图科的车间主任;巴银飞原籍贵州玉屏的专职是新型的V型发动机设计也曾在升龙航空中心的动力设计部干过手工制做引擎;许德城贵阳市人留学过英国专长是新型的金属框架设计山东济南的鲲鹏飞机长干过组装部小组长;在看到十几个技师中还有这三个人的昙律,再加上他们回到家乡后又表现出了强烈的工作愿望。王勃也不想让他们闲着,就命令几人在大批生化技师的辅助下,开始在新组建的贵州空气动力试验室中研制一款符合西南使用的轻型侦查勤务飞机,他暂时不打算让他们搞战斗机,一来是没有必要,未来几年中他还将以从美方购买来装备自己的空军;二师技术发展太快他打算让他们搞些教导新学员或实验技术储备就行了;三是因为他信不过三人的技术水平(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就是他再招集了一大批美国航空大腕后,他们仍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目前不需要新式的战斗机或轰炸机,那就设计一款过硬耐用的勤务机吧!事实是因为三人受北方影响想要开发新式的单翼机,而王勃觉得目前不需要,所以让他们开发这种非直接战斗用新型单翼飞机,算是先做一个好的技术开端吧!名字和编号都预定好了CF01“灰蜻蜓”(Chines-Fixed缩写与北方采用汉语拼音的J\P\H不同)最早的CF-00则是架纯粹单人并畅棚驾驶仓的以测试引擎的竞速用飞机,所以并未正式采用。安装仿阿戈耳斯AS10C型制作的倒立V型8气缸空冷发动机在保存了原性能稳定、故障率低的优点后再加上生化技师高超的工艺下,使用了高纯度100/130航空汽油,原型机最快速度达到了350KM/h这在当时已创造了世界纪录,要知到德国新型的He51还没更换新式发动机,美国寇斯迪新型飞机还在设计中,英国罗伊斯引擎还没出新型号,俄国伊尔也没得到好的引擎;虽说中国北洋的山寨版“野马”在使用还不成熟的仿制罗尔思引擎后能达到365KM/H的最高速,但只要是飞过这种“野马”有命活下来的都知道,那纯催是“死亡时速”一旦进入最高速飞机引擎有百分之八十八的可能当场停机,百分之5的可能会当场爆炸,而只有2%的人有命在飞过最高速后有命活着回来(其中还有不少重伤残废)

之所以选这一款,是因为王勃觉得他目前需要一种方便实用最重要是能短距离起飞的侦查机,而且必须价格便宜结构简单易生产易维修并方便必要时的地上运输拆卸(简而言之就是一款空中版AK-47),几个生化人在查看了本时段的航空技术资料后选出了看似简陋的二战中Fi156白鹳式再加上王勃觉得它的外型很有特色还有过救走墨索里尼的传奇,就选用了它反正也不是当武装飞机使用~~

在得到上面的指示和生化人的技术咨讯后,三人马上带队迅速在生化技师的帮助下连夜赶工七天就完成了图纸设计,并经生化工程师的帮助下,半个月就完成了包括引擎和机身各零件的全布手工制作,并在12天内突击完成了对量产机的改量,并于今日将首架量产机正式投入运作。不过三位设计师都没到场,他们在得到了生化人所提供的部分新技术后又开始设计一款新型使用更大功率倒V型液冷发动机和流线型全金属外壳伞顶式单翼类似于FW159的战斗机,它将装备两挺自行开发的新式0.5重型航空即枪和一门自研23毫米机关炮是一款全新的高空歼击机虽说王勃说了暂时不需要新式战斗机但他们以技术储备为由让王勃无可奈何让步同意少量生产做为验证

已经是上午九点半了,太阳高照这对于一年到头大半是阴雨天的贵州来讲可是难得的好天气,飞机已完成最后检查并在油箱内加满了高纯度汽油,两名刚从航毕业的两名空军上尉刘腾飞和元宏起身穿崭新的飞行皮夹克,头带风镜飞行帽,脚穿新型的合成胶皮靴,在对机场指挥陈威上校(也是生化人但是空军指挥型)敬礼后,双双踏上“灰蜻蜓”因为这是一次试飞机上没带机枪,后架换上了一台暂代无线电的大功率闪光灯信号发射器,由元宏上尉操纵~~

飞机轻灵顺着轻风的轨迹地滑过不到30米的跑道,以昆虫般的轻巧均速滑上200米的高空,开始不断盘旋上升几十秒内就上升到了3000米以上的高空依然无碍,人们纷纷拍手欢呼!不管身份高低无不欢呼雀跃(除了派来压阵的生化人),但却不知随着这次试飞打破了贵州不到两月的和平,战火的种子又一次战这近乎世外桃院的土地上燃起~~~

***********************************

北方三雄碎在化工上投入了巨大精力但因为收罗的穿越者中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只能自主量产80号以下汽油,对苏战争中强用了一种不安全合成的航空燃料,结果是很容易爆炸自燃

对不起!今天没词了!明天再更新章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