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戚继光述职

第二百一十章戚继光述职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实际上只要有钱,有人,有了一份可行性计划书,这一切都不成问题。更何况赵越的身后有嘉靖皇帝这个大明朝第一BOOS撑腰,试问只是开一家半官方半公益性质的民营医院,又有什么困难可言。

徐渭是在赵越把这些框架事情都安排好的时候才到的书房,如今“梅园”上下家人都知道这位绍兴来的徐公子是自家老爷的小兄弟,本身据说又是一位才子,自然不敢怠慢。直接就由人带进了书房。

徐渭进门的时候正赶上周瓒周老先生风风火火的出门,准备去工部拐带一帮老兄弟出山。所以两个人差点就撞了一个正着,好在老先生现在满心思都是想着赵越的事情,也没有和徐渭这个愣头青计较,一甩袖子就扬长而去。

“兄长,今天这又是唱的哪出戏啊?”徐渭回过头还在看向外走的周瓒,嘴上却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赵越不用替徐渭介绍,在座的都认出来这个人就是被赵越捧得很高的那位徐大才子。

只可惜此时房间里不是当兵的粗人,就是半大的小子,还有一个书呆子,加上两个满心都只有赵越的美丽少女,倒是没有谁去看重一个才子有多重要。

贺震对着徐渭打了个招呼,就一抱拳对赵越说了一句去准备迎接戚继光,就带着沈通那小子随后出了门。

等这些人一出去,赵越这才一脸严肃的对徐渭说道:“我们之前商量的那件事,陛下答应了。”

赵越话音一落,一开始徐渭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等徐渭恍然想起来赵越说的是什么事情,顿时就露出一脸惊愕的表情

但是紧接着徐渭就是一脸的惊喜,激动的惊呼道:“真的成了哈哈,陛下果然圣明,皇上万岁啊”

赵越看到徐渭这副和周瓒他们差不多的激动模样,就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心里面的台词暗道,这件事情好像是我一手促成的好不好,怎么转了一圈这功劳全落在嘉靖皇帝的头上了呢。

不说赵越吃嘉靖的飞醋,只说在告诉了徐渭这个好消息后,徐渭就兴奋的在书房里来回不停的踱步,然后嘴里面念念有词。

赵越看到他这副样子也不禁好笑,不由得就打断了他的好心情,直接说道:“如今事情为兄是办成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恐怕要劳烦贤弟出马了,贤弟你也别在屋子里转了,转的我实在是眼晕啊。”

“我出马?”徐渭可算是停下了脚步,闻言先是一愣,然后就不住的点头说道:“是啊,上将伐谋,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医院要是筹备起来,必定要让天下人尽知才是,而且不光是要知道,还要信任。要不然光开张没有客人,也是

白费力气。”说到这里,徐渭就对赵越笑道说:“兄长,这事儿光是我出马还不够,正好这几天邬驸马要办诗会,到时候天下群英云集,借此良机,倒是可以先为以后事情造造声势。”

赵越听到这里,这才想起来最近京城里正有一场文学盛筵即将开始,说起来已经有不少人主动的邀请自己参加了。

正如徐渭所言,到时候必定是天下群英云集,甚至是朝廷中的大佬都会出席也未必。如果自己借此良机,加大医院的宣传力度,肯定会轰动整个北京城。只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样一来固然是可以造成轰动效应,同时也会把自己与自己的医院置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样一来对于一个刚刚诞生的医院,是好是坏,赵越一时之间还真的是难以作出判断。

徐渭似乎是察觉到了赵越心中的担忧,这位大才子就笑着找了一把椅子坐下,然后等待王葳蕤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客气的说了一声谢谢,这才对赵越笑道:“兄长不必多虑,这件事情虽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兄长也不必要把天下的所有读书人都视为洪水猛兽。说起来其中还是有不少纯善之人可以帮助我们的,这些日后都是咱们事业起步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如兄长所言,要成大事,除了敌人,我们还需要团结一部分朋友。”

听着徐渭说的头头是道赵越也只能点头同意在这场盛会中为未来的医院打造声势,这就好像是自己利用许肃和霍天德比试医术的时机给青霉素造势是一个道理。

话说现在鹤年堂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有人在打听这青霉素的使用方法了。

丁鹏丁少东家也不止一次的和赵越商量,是不是可以公开出售这种“特效药”。因为只是这短短的时间内,住在鹤年堂的那位沈盼盼沈姑娘竟然神奇的恢复过来了,尽管赵越说她的病还需要接近半年甚至长达一年的观察,可是在某些人眼中,赵越的青霉素,早已经不能用神奇就可以形容了。

当然,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赵越可不敢大规模的出售青霉素,别到时候名声没打响,还好心办坏事害了病人。

归根结底,还是人手不够。

说到人手,赵越的目光就看向一旁还在发呆的许肃。而感觉到老师在看自己,许肃先是愣了愣,紧接着这位看了看变得宽敞起来的书房,顿时就明白过来,连忙起身呵呵讪笑道:“老师你先和徐公子说话,弟子现在就去太医院……”

“算你小子还有眼色。”赵越没好气的说道。

看到许肃被赶走了,王葳蕤也不由得笑道说:“许肃这个人倒是有趣,就是不知道他能够给大哥你找来什么样的帮手。只不过这医院开起来,肯定是不同于现在的药铺,光是靠现

找的这些人,就想要开遍整个大明朝,不是小妹多言,恐怕实在是有些力有不逮。”

赵越点头,未来的人才储备其实也是自己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早先自己在山东倒是收了几个弟子,可是指望着一群渔村小子一夜之间就成为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明显不可能。可是不培养属于自己的后备人才,想要摊子铺大,也的确是天方夜谭。

想到这里,赵越便和徐渭商量,以大明现在的社会环境来看,开办一间医疗卫生学校,不知道会不会有生存空间,并且最重要的是会不会有生源?

徐渭闻听此言也不由得沉吟了起来,目光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心中也在分析着赵越这一番建议是否成立。

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很久,徐渭思前想后这才苦笑一声对赵越说道:“恐怕是有些麻烦。如今咱们大明朝在民户管理的事情上,采用的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天下四民,士、农、工、商,这行医之人却是被划进了匠户之中,更是不在四民之中,试问连商人都不如的贱籍,又如何有人愿意去学。”

听到徐渭这话,赵越热起来的心就凉了半截,不过这些事情赵越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是清楚明白天下人是如何看待医者的。

后世文献记载中,大明朝曾经有一段时期,当医生的地位很低,低到行医之人恨不能装成和尚老道才敢出门,生怕被人认出身份。而有些大夫,更是提都不敢提自己会看病的事情,以至于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家中。也有那不堪生活窘迫的,逃离家乡,改头换面,哪怕是做苦力,都不愿意当医生。如此一来,除了医学传家的那些大家族,别说是学医了,恐怕也就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有人愿意做一个游方郎中,还是跑到乡下去混一个活路。

而现如今,嘉靖朝的大夫们虽然日子还没有那么窘迫,可是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却是真的。要不然以鹤年堂少东家的身份,换在后世怎么也是一个富二代的丁鹏,也不会劳心费力的去考什么功名,进国子监读书,摆月兑自身身份的尴尬境地。

如此一来,这医疗卫生学校想要建立,难度竟然比把医院开遍全国还要困难。

毕竟救死扶伤是积阴德的大好事儿,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要说yin*良民入了贱籍,这事情恐怕就要掀起一片轩然大*了。

“良民?”这个词汇让赵越瞬间联想到了后世某一个特殊时期。

“这件事情先不提,想来良民之中没有人愿意做大夫,却不代表就没有人愿意来学。更何况随着医院遍布全国,逐渐改善行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让这些事情迎刃而解……”赵越说的轻松,可是众人却并不看好赵越的想法。

不过这些事情现在说的确还早,万事开头难,先把这第一步走好比做什么都强。

赵越可是信誓旦旦的把开医院这件事情在嘉靖面前提高到了关乎于江山社稷的高度上面了,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

接着又谈论了一些开办医院的细节,徐渭就立刻坐不住和赵越分手,再次出门去找他的那些老师朋友,替赵越鼓吹医院的事情去了。

当然,美其名曰“拉赞助,拉投资……”赵越可是深知这个念头最有钱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商人,而是躲在幕后的那些读书人

不说徐渭为赵越的事情前后奔走,也不说“梅园”所有人都开始为了一个计划行动起来。

只说快要到了晚间夕阳西下的时候,让赵越一直牵挂在心的戚继光终于出现在了赵越的面前

多日不见,戚继光的身上似乎有发生了变化,没有赵越想象中的一身戎装。正相反,今天戚继光是一身文官样式的紫袍,只不过和文官官服不同的是,文官胸口的补子都是一些飞禽,而武官则是走兽

因此头戴乌纱帽,一身圆领紫袍胸口缝着一个虎豹,腰间一条素金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如果不是那个补子,还有知道戚继光的身份,谁会把这么一个英俊威武,气质不凡的正太,当成一名职业军人看待。

“元敬怎么来之前也不和我打个招呼怎么样,我离开你们这些日子,你们可还都好”赵越与戚继光两个人一见面,赵越就情不自禁的上前热烈的拥抱了一下戚将军,只可惜他如此热情的表现,只让这个面对倭寇都面不改色的少年将军,也不禁面带酡红,神情好不尴尬。

当着众人的面,赵越热情的将戚继光接进了府里。

直到进了中庭院子,戚继光才恢复过一些将军本色出来,左右打量了一下赵越的这座宅子,也不由得出口称赞了几句。

“常听闻说京城居大不易,在这天子脚下,真可谓是寸土寸金,就是寻常的各部堂官也未必能够置办起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出来。兄长这才来京城没多久,不光是打响了名头,就是这家业也操办了起来,兄长大才,实在是让小弟叹为观止,佩服不已啊”戚继光啧啧赞道。

看着戚继光不同于贺震他们一到来时的一惊一乍,赵越就不由得叹服将门出身的戚继光果然有大将之风。就说这份沉稳的架势,就非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当即赵越客套了几句,就把戚继光引进了客厅。

待两个人分宾主落座,赵越就先问起戚继光去兵部述职的事情来。

戚继光面无表情的正色说道:“此番兵部招某进京,除了述职,还是想要本将带登州卫士卒北上蓟镇充实军力,抵御北方元蒙鞑子。再者也是朝廷觉得地方军镇军

力懈怠,也想要借此良机,轮番训练一番。日后也好做大用……”

赵越一听这话,就立刻把眼下的事情和历史联系到了一起,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这历史果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轻易的发生变化。哪怕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戚继光剿灭倭寇的事情变得顺利起来,可是即便是没有自己,恐怕戚继光同样也会来到京城,开始他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想到这里,赵越不由得收回了一些心绪,然后问道:“既然是轮训,兵部可是安排了时期?”

戚继光正襟危坐道:“兵部安排的是每年十二月份轮训蓟镇,三月返回山东巩固地方卫所。到时候每年会抽调登州卫千人以上的士卒,然后随后视情况而增减。”

赵越点了点头,心说这样一来,除了这三个月的戍边时期,加上来回奔走的时间,朝廷倒是把春耕秋收的时间计算进去了。这样一来,地方卫所的官兵,每年入秋秋收之后,就轮到北方去戍边抵御鞑子,然后到了来年开春,就回乡春耕。

只不过如此一来,朝廷兵部的大佬固然是“人性化”布置了,还记得不能误了农时。却忘记了这么一番折腾,会不会造成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比如说地方卫所会因此出现厌战情绪,毕竟这种类似地方民兵似得的训练方式,在后世已经被论证过,只会造成地方各种弊政丛生,比如说地方贪墨军饷,如此一来军械不齐,粮草不济。于是富人花钱就可以逃月兑兵役,穷人则要为此备受盘剥,就算是出了人口,北上轮训,是生是死也未可知,到时候重者还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此一来,别说是兵部那些大佬们一拍脑袋想当然出来的加强国防的重要方针无法落实,就是地方也会因此而出现波动。

这也是为什么一有什么天灾人祸,各地起义就会瞬间如星火燎原揭竿而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些事情赵越没办法对朝廷的那群自以为是的重臣们说,也不可能说给嘉靖听。就连面前的戚继光,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说了也是白说,平白无故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出来。因此赵越就犹豫了一下说道:“北方戍边,对国家安危对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大事,只是北方寒冷,登州兵贸然北进,必然会水土不服,加上天寒地冻,很容易滋生疾病。如此一来,这军营中除了保暖的衣物帐篷要准备好,这防止冻疮的药物也要备齐了。否则到时候必然会误了大事。”

赵越只能从医生的角度给戚继光提出一些建议,戚继光闻言连忙拱手抱拳,感激道:“兄长此言大善只不过这军中衣物帐篷都由蓟镇地方补给,小弟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倒是医药的事情还要劳烦兄长帮忙。当

然,最好兄长要是能和小弟一起北上,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赵越一听这话差点被吓了一跳,心说我好端端的跑来北京就已经够远了,你还让我再北上。不说自己这百十来斤够不够鞑子几刀砍的,就算是为国戍边,最次你也要给我一条步枪几颗手榴弹什么的心里才能踏实,指望着几把大刀片,赵越可不敢想象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该如何生存下去。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赵越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了。

好在戚继光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也没指望赵越真的和他一起北上。

再说这事儿估计开始也要等到今年年底呢,倒是不急在一时。

更多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