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如火如荼

PS:七夕下了一整天的雨,一个人的心情不好啊!

………………………………………………

………………………………………………

第六十三章如火如荼

莱阳吴家无比狼狈的连夜离开了沈村,至于三天后的拍卖是否还参加,已经没有人有心情去关心了。

一百两银子的入场费,拦住了不少想趁机看热闹的小商人,毕竟在嘉靖年间一百两也不是什么小数目。而一万两金花银,又仅限于三十家竞买,却是让众商倒吸一口冷气。这个门槛实在是太高了!就更不用说那个只有十份,设定为十万两白银的起拍价了。

望而却步,望而生畏!

不少人开始拿起算盘,噼里啪啦的清算这笔生意还值不值得去做。更多人还是怀疑,真的有人能出得起十万两白银吗?

对于这一点,恐怕不光是他们,就是赵越身边的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生怕三天后拍卖开始,出现冷场的尴尬情况。

戚继光如此,薛芳如此,庞员外也是如此!

不过赵越只是一句话,就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犹疑:“大明朝是不收商税的……”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是这一句话,就让众人顿时醒悟了过来。

大明朝不是不收商税,而是收不上来商税!

自古以来,中原皇朝都是看重天赋,而轻视商赋的。这个与“重农轻商”的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更多的还是当时的人认为“天下财富有定数”,这里多收了一些,彼处的财富就会少了。不与民争利,几乎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史。

只是这些理念,说白了都是下面的人用来糊弄统治者编织出来的谎话而已。

天下最大的商人是谁?说白了,还是统治阶层自己本身。历史上任何的大商人,都摆月兑不了成为统治者利益代理人的命运,而那些自诩清正廉明的清官们,哪一个背后,还没几个依仗着自己权利庇护下生存的商人?

官商勾结,古来如此。

也正是因为商业中的巨大利益,将许多人,许多的势力联系在了一起。可是这部分利益被官僚阶级所掌控,自然就不会轻易的让出来。可是国家要收赋税,自然就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就把焦点转嫁到田赋之上!而国家每年赋税的重中之重,就是田赋。

田赋是属于朝廷的,是属于皇上的。

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领导者,也就是皇帝,深居皇宫内苑。作为历朝历代最资深的“宅男”,他对天下的了解,仅限于底下人对他的汇报。

而皇帝想听的,也大多数是下面人想要让他听到的,看到的。所以,皇帝可能不信,但是也只能相信了。

古人不是说了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怀疑自己的臣子,可不是什么明君。

皇帝们的终极理想,可都是要做千古留名的“明君”,因此他是信了。

相信不应该“与民争利”,相信天下的财富是“有定数”的,相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某非王臣!

相信皇帝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那么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这赋税,这银子,自然也是要从土地上获取的!

于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皇帝相信了臣子们的话,注意力就只关注在田赋之上。商税自然也收,却是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大臣们说了:重农抑商!商人的钱都是铜臭!是肮脏的!就算是收上来,难道皇上你还好意思花嘛?

皇上不好意思再提了,殊不知这银子是无分肮脏与干净的。关键是谁来花销。他花,就是铜臭,就是与民争利。大臣们自己花,就是“舍生取义”,消灭人世间的罪恶!

不是有句话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嘛。

可惜皇帝不知道,自己固然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可是同样的天下最大的地主阶层,却是他的那些忠臣们!

古代官员士绅不纳粮,不承担劳役,不纳捐纳税,这是“特权”是“祖宗规矩”。

拿“祖宗”说事儿,离开都是一把无往不利的利刃。古代人都怕,现代人也怕,除了某个时期之外,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去触碰这条底线。于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自耕农的减少,大地主的不断出现,国家的税赋自然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于是商业税赋收不上来,农业税赋日渐枯竭,反复的恶性循环,皇朝的更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的演化,进入了一个怪圈。有人给这个循环,定义称之为“周期律”。

不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自甘陷入这个怪圈的。

正如赵越所知道的,古代人并不笨,聪明的时候与现代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上更是有不少能人志士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尝试着解决。

于是一次次成功或者是失败的“变法”就这样开始了。

就赵越知道的,历史上变法成功的就有秦朝的商鞅。不过这哥们成功是成功了,可惜因为他触动了统治阶级最大的蛋糕,犯了众怒。等到秦孝公一死,商鞅就立刻被秦朝的贵族给“车裂”了。落下一个“死无全尸”的杯具结局。

而第二个赵越所知的,就是宋朝王安石的变法。相比之下,王安石对现代人而言,要比商鞅有名,可惜他变法的初衷是不错,但是却被下面的人扭曲利用,把与国有利的事情变成了误国误民的坏事!结果这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拗相公”也只能在忧愤和遗恨中黯然离世……

至于明朝,也有“变法”的强人。

这个人就是未来发明了“一条鞭法”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只不过算算时间,眼下张居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还没有步入他的政治生涯。

可是这个人的改革与变法,也仅限于农业税上,商税的内容涉及有限。可以这样讲,回顾历史,商业税对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人手中所握有的庞大财富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十万两对于商人来说,猛地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并不是什么难题。而且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大明朝在地球人的眼中,可是享有“世界银窟”的美誉!

而事实上也正如赵越一开始所预料的,几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早早的有人将一万两的“风险金”偷偷的送上。

为什么说是“偷偷”的,其实还是因为赵越之前和吴家冲突的事情,让这些商人模不清底细。

在无法预料,赵越与吴家最后谁会占据上风之前,出于利益也是自身安全的考虑,他们决定“低调”的参与拍卖。

可是很可惜,等到大家集体来交钱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和自己打着一样主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能够参加拍卖的只有三十家,结果拍卖还没开始,这三十张“门票”却是先让这帮商人险些大打出手,不得已赵越只好“不情不愿”的举行了一场“预热会”,来了一场小型的拍卖。

于是原本一万两的风险金,最高被提高到两万一千两,这才挡住了大家的热情。同时,这也让赵越身边的人惊叹大明朝富豪如此众多的同时,对赵越更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只是这样一来,拍卖还没开始,沈村的火药味就骤然被有意无意的掀动了起来。

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就在拍卖会即将开始的时候,就在沈村外那条田间的沙土路上,一伙扮作商人打扮的车队,正快速的向这里接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