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一字,由浅入深难

第二十二章一字,由浅入深难

农历二月十二这天多云有风。

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了。

按照登州一地往年传统,在“雨水”到来之前要翻耕土地,并将种子播种下去。因此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上到处可以见到早早下地里干活的农人。

一头生着灰白杂毛的老毛驴拉着一辆大板车,行驶在农田间狭窄的沙土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引得左右农田里的农人下意识的抬头去看。结果他们就看到这辈子最古怪的一个画面。

就见那辆驴车后面的车板上坐着一个打扮像个和尚一样的大高个子,他的那一双大长腿自一侧垂下,几乎要拖在泥土地上。远远望去,怎么都感觉那头老毛驴有些不负重荷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大小伙子一点都不知道爱惜牲口。

除此之外叫人感到奇怪的就是在这驴车前后跟着大大小小七、八个十岁左右大的童子,一个个穿戴打扮看起来也都是农家子弟,嘻嘻哈哈的走在驴车四周,一副学堂里学子出来踏青的架势。

不过这还不算完,最让人为之侧目的是在队伍最后,竟然还跟着一个手臂受伤的健壮军汉。光看他那身满是刀剑刮痕的棉甲,就知道这一定是某位将军门下的亲兵甲将!普通百姓之所以有这点认知,倒是和地方卫所吃空饷有关,要不是亲兵又有谁会花这本钱给一个士卒配备全套的棉甲的。

说起来这棉甲却是明朝中后期的产物,因为这个时代火铳开始大量的装备军队,部队铠甲的装备就越来越少,明中后期部队除了将军和重骑兵之外基本都是配备棉甲。这种战场防护服装,是以厚棉打底,在重要部位嵌上扎板甚至有的直接在面底上缝制一层薄带圆钉钢皮而已。

这种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身衣宽大,战斗身较着棉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不过用料虽然改变,但是以当时官办匠户营的生产效率,以及某部分人中饱私囊蓄意偷工减料,才使得这种制式装备成本越来越高。也只有地方各营官以上才会配备几套,也都装备给了自己的心月复亲兵。

所以离着老远一看这“独臂”军汉的装备,临近的乡野农夫就不免肃然起敬的意思。这就好像后世在批发市场忽然碰见一个穿着正版阿玛尼的是一样的道理。

于是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下,等到驴车一过去,这田间地头就三三两两的碰起头来,研究这一对奇怪的组合究竟是什么来路。

似官非官,似民非民,好生奇怪!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这只组合古怪的队伍中忽然响起来一阵朗朗上口的吟诗声,一下子就打断了众人的猜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月田沟走水浑,机耕机播绿村村。溪垟日暮鸡声远,白鹭新留埂上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原来是一群学堂的女圭女圭!”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虽然觉得还有少许的奇怪,不知道是附近哪一个私塾的学生这个时候不在书堂里读书,却跑出来郊游……还有车上那大个子是什么人。但是既然不用费心猜了,自然就重新埋头干起自家的活计。而这一段插曲,日后或许还会被他们闲谈间再三提起,却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幕竟然会在厚重的历史中书下浓重的一笔……

赵越脑子里关于春天的诗词就那么几首,这还是当年爷爷在世时用木尺逼着他熟读《唐诗宋词》才会印象深刻的。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算是出身半个医学世家的他,有朝一日竟然也会客串起“私塾先生”的工作,也教起学生学字读书来。

赵越单臂支撑着身体半靠在驴车之上,看着眼前这七八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子,心思就不由得回到了两天前。自己和七叔公商量要求派个人带自己去附近的县城,去官府兑现“赏银”,然后再顺便买些粮食和药材回来。

其实在赵越接收了那十几个伤兵的当天下午,戚继光就派人送来了一些中草药,不过等送到了赵越手里,赵越自己才发现自己对中医药的知识很欠缺,脑海中记忆的一些方子都还是从古医书中学来的。药方或许还记得,但是分量的掌握,又如何因人而异,的确是让他手忙脚乱的一阵子。

等到把这些头绪理顺了,赵越最终还是决定进附近的县城找一家医馆好好求教一下。

毕竟人命比天大,如果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还是请教一下行内人比较妥当。

可是赵越没有想到,当听说赵越愿意用官府的“赏金”用来给村里买粮食(只是说一部分好不好!),七叔公眼前就是一亮。

也不知道这位叔公是怎么想的,当即就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毕恭毕敬的提出一个情理之中的请求。

那就是请赵越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认字……

赵越还记得当时七叔公表现的很激动,说村里的大人都没读过什么书,大字不识一个,没本事没学问,一辈子就只能在庄稼地打滚。想请识文断字的先生来村里教自家的子弟,又出不起这份束脩,当然以沈甸村的情况即便是有钱请也不会有人来。

而现如今赵越既然答应暂居沈村,又是唯一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他一个老头自然就厚着脸皮求上门来。

当时七叔公那番话简直是说的赵越当场动容。

在这个时代还有人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却是十分难得,更难得的还是七叔公的态度。

七叔公说也不指望村里的孩子读书读成一个什么样子,也不求考秀才举人。只求一辈子不做睁眼瞎,眼界开阔,不用成年后回过头埋怨自己这些做长辈的就“死而无憾”了。

至于说这些孩子是想一直读书读下去,还是愿意跟着赵越学医,就让孩子们自己做主了。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赵越答应做这个先生。

赵越怎么会不答应!

可这一答应,村里适龄的孩子就全都被七叔公领来拜认老师。直到这个时候赵越才有点傻眼,因为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无从教起……因为面对这一群目不识丁的孩子,一切都要重头开始。

赵越几乎眼含热泪的用树枝在沙地上画了一横,写了一个“一”字,打算由浅入深……

可嘴巴刚动,他才赫然想起来这个时代的汉字是要用繁体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