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七百三十六章 假的也感人!

「听青春,迎來笑聲,羨煞許多人。」

「那史冊,溫柔不肯,下筆都太狠。」

「……」

投影幕上,出現了第二段主歌的歌詞。

通過前面的第一段主歌和副歌,其實這首歌要將的故事就已經很完善了。

到後面的第二段主歌, 其實就是在與第一段進行呼應。

不管是「听青春迎來笑聲」還是「那史冊不肯溫柔」都是呼應第一段寫的「繁華聲」和「歷史轉身」。

而這種呼應的手法,也讓同學們大呼學到了。

其實在流行歌曲中,這種呼應的寫法很常見,但是在中國風歌曲中,那就比較稀奇了。

「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問, 我是否還, 認真。」

「千年後, 累世情深,還有誰在等?而青史,豈能不真,魏書洛陽城。」

「寫到這,大家應該就能看出來,這首歌確實是有真實歷史故事的。」

葉未央手上拿著指揮棒,笑著說道︰「千年以後,情感累積了這麼久,還有沒有人會一直在等待?」

「《魏書》里記載的關于洛陽城的歷史故事,又怎麼會不是真的呢?」

「第一句疑問,第二句陳述,這種簡單的心理暗示,就能給人一種很堅定的肯定!」

「之所以會有這首歌,其實是因為我某一次偶然間看到了《洛陽伽藍記》這部傳記。」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

「是東魏遷都鄴城十余年後,撫軍司馬楊衒之重游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 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于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

「「伽藍」一詞,即梵語「僧伽藍摩」之略稱, 意為僧院,是佛寺的統稱。」

「這部書里記載了很多與寺廟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

「其中,便記載了一個將軍和女子的故事。」

「公元44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大破柔然,而後兵鋒直指南朝。宋文帝為阻止魏軍南下,發兵北攻。」

「但由于宋文帝自身指揮失誤,宋軍在戰場上的形勢並不順利,接連的失利讓宋文帝連殺裴方明等眾多名將。」

「其結果可想而知,在北魏的大舉進攻下,宋軍只能南撤,從此宋文帝再也無力染指中原。」

魏軍來襲之時,將軍領命出征。

臨行之前,將軍承諾過女子,自己會一定會再回來見她。

可是,在那個生命存在如白駒過隙的時代,將軍的承諾又是否能夠兌現呢?

女子心里也不知道,但是她願意相信這一定是真的。

所以她孤身一人苦等二十余年,心甘情願,此生無悔。

為避免戰亂,她一介弱女子,只能在伽藍寺出家躲避,一邊殘燈古佛相伴,一邊等待將軍。

但她最終還是沒能如願,沒有見到自己心愛的人。

將軍並沒有戰死沙場,之所以遲遲沒有出現,是因為他一直在征戰,想要在天下安定之後再回到她的身邊。

若干年後,等到戰亂結束,將軍回到了殘破的洛陽,再度回到兩人當初相識之地時,卻怎麼也尋找不到那個女子。

直到他漫無目的地走到了伽藍寺,有一位和尚告訴他,當初有個女子在這等著自己的心上人,天天如此,直到她死。

將軍听後悲從中來。

僧人又回到蒲團之上,靜靜地坐著,敲打著木魚

天上的雨仍然在紛紛的落下,落在禪房外邊那塊石板之上。

看著寺外的那塊石板,將軍依稀听到了一句句的「等……」

這位將軍,後來在伽藍寺出了家,日日夜夜的守護在石板旁邊,了卻殘生。

仿佛一個輪回。

「伽藍寺听雨聲盼,永恆……」

葉未央頗為感慨的將這個前世印象極深的故事講了出來。

講到動情之處,還忍不住哼起了《煙花易冷》。

「雨紛紛,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听聞,我听聞,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落在那座野村。」

「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葉未央這番情真意切的講述,使得同學們都一片沉默了。

甚至比較感性的女同學,都已經互相摟著手,眼眶通紅,為這感動的愛情掉眼淚。

沒有任何人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假。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葉未央通過藝術的手法將其寫成了歌詞,寫成了一副充滿中國風韻味的歌詞。

然而,葉未央環視了一圈十分入戲的學生們,樂呵呵的笑出了聲。

「這故事感人吧?」

「有沒有感覺很真實?」

「畢竟青史豈能不真,魏書洛陽城嘛!」

葉未央大手一揮,似笑非笑的看著學生們說道︰「那如果我說,其實這個故事完全是我編的呢?」

「實際上《洛陽伽藍記》里根本就沒有這個故事呢?」

正陷入這個動人愛情故事,配合著絕美歌詞不斷感懷的同學們,立馬傻眼了。

「假的??」

「編的??」

葉未央很是得意的點點頭︰「對啊,就是編的!」

「歷史上哪會真這麼清楚的記載出這樣的愛情故事啊?」

「大名鼎鼎的楊玉環,落在史書上,也不過是寥寥幾筆而已,更何況是一個不知名的將軍和女子?」

「全都是假的,我現編的。」

葉未央聳了聳肩,隨後卻眼神犀利的看向了學生︰「但是!當我說出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們卻不覺得是假的!」

「這,就是一個優秀作詞人需要做到的!」

「你寫的歌,首先得能表達出一個邏輯正常的故事!」

「至少要讓听歌的人相信你寫的都是真的,這樣才能夠讓人達到第一步的共情!」

「如果你寫的作品,連你自己都不相信,那憑什麼覺得能夠打動觀眾呢?」

「這就是我要給你們上的第一課!」

「要給歌詞賦予生命!而不是簡單的辭藻堆疊!」

「我拿著這首歌和這個故事,出去隨便問人,十個人里會有九個人都認為這首歌就是根據這段歷史故事寫的!」

「實際上呢?歷史故事也是假的!」

「但是正因為歌詞寫得太「真實」了,反倒是讓人將虛假的歷史故事都能當真了。」

在葉未央前世,《珈藍雨》這個故事,確實就是網友根據《煙花易冷》這首歌而寫出來的故事。

並且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說,這就是《洛陽伽藍記》里曾經記載過的一個愛情故事。

說方文山是根據這個故事寫出來的這首歌!

很多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就全都信以為真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不就是因為方文山詞寫的太好了,好到讓大眾認為,這歌詞背後如果沒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那都太可惜,太遺憾了。

從而編出了這麼一個真的故事來。

這就是優秀作詞人,真正恐怖的地方!

寫歌好到讓人主動腦補和完事歌曲背後的各種故事,甚至完善出來的故事都可以以假亂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