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2章 風起雲涌的大秦(求訂閱!)

嬴政這一道宣旨,也是向整個大秦,傳達了一個信息。

大秦,不可能分割!

而且是,寸土必爭。

守土開疆,就是這樣道理。

而且,嬴政還第一次表達了,將庇護整個大秦子民。

不止是老秦人。

只要承認自己是大秦子民,那麼都能得到庇護。

這樣的誓言,甚至讓仙魔神鬼為證,也表明了他的決心。

但其實,眼下的形勢,對大秦十分不利。

嬴政也很清楚。

因為此時,大秦的兵馬,正在進攻匈奴以及月氏。

本來就是兩線作戰。

別忘了,還有五十萬大軍,在鎮壓百越。

而且,任囂和趙佗二人,嬴政從贏瀾的心聲中听得出來,這兩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還得防著他們一手!

所以現在,嬴政能調動的兵馬,就只有李信所部。

問題是,李信麾下的兵馬,乃是一支雜牌軍,而且缺少無雙戰馬組成的鐵騎,軍械也並非萬年玄鐵打造,所幸李信雖然在當年攻楚的時候兵敗,卻不是一員庸將。

這些年,他也努力練兵。

在金榜現世之後,李信並沒有登上任何金榜,他麾下的軍團也沒有登上軍團榜的位置,但這些士兵的素質卻是不低。

超過半數的人,進階了武者境。

其余的人,也都在武徒後期境界。

這個時候,嬴政就很想念嬴瀾了。

有嬴瀾在,才能提供許多修煉資源,將李信大軍在短時間內,將戰力提升上去。

否則,嬴政的御駕親征,便注定不可能成行。

而且當皇帝要親政之後,朝中不少官員,也站出來反對。

比如,丞相馮去疾,就表示不可。

他提出了一個比較沉穩的意見︰「陛下,前者封禪泰山,三萬秦銳士以及上卿蒙毅出海,至今還沒有消息穿回來,後來進攻月氏和匈奴,又相繼派出了總計四十八萬大軍。目前,關中已經空虛,全國上下能動用守護關中的兵力不足三十萬。而各地叛逆四起,天下又人心未定,恐怕這個時候,只有堅守關中,等待公子扶蘇,大將蒙恬、王賁等人回兵,前來救援才對!」

馮去疾的意見很不錯,朝中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上卿王綰,就支持馮去疾的意見。

但嬴政,卻有他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帝國疆域金榜!

這些人,都沒有注意到金榜上面的變化。

雖然目前,大秦在帝國疆域金榜上的排名未變,但是國土疆域面積,卻在減少了。

如果按照馮去疾的意思,只是固收關中,那大秦就必然就丟失排名,而各地義軍在取得了龐大的地盤之後,說不定還能上榜……

此消彼長之下,一旦上了帝國疆域金榜,到時候叛軍控制的地方降下武運本源氣,那將一發不可收拾!

星星之火,也終將成燎原之勢!

所以嬴政,堅決駁斥了馮去疾的意見。

望著滿朝文武,嬴政心中也是暗暗感嘆……其實,朝中最能了解自己心思,而且戰略眼光不弱于自己的,本來有一個人。

但是此人,現在已經不再這里了。

李斯!

這時候的他,又在哪里呢?

李斯父子,逃到了滎陽。

並且一直藏身在李由的舊部家中。

沒人知道,李斯帶了足足三車的財物,並且在等待時機。

而如今,各地義軍四起。

這一天,李由找到了李斯,稟告了當今大秦的境況,並且說道︰「陛下打算御駕親征,但依兒臣看,這個時候陛下應該不會如此冒險。」

「不!」

李斯听了之後略微一分析,又看了一眼蒼穹之上的金榜,便擺手道︰「你們都不了解他,他肯定會御駕親征,去平定叛亂的!因為,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帝王,像他這樣,渴望一統天下。他也絕對不容許,自己打到的江山土地,落入別人手中!」

「父親,那我們……」李由詢問。

其實,李由心里,是還幻想著,能夠回到大秦的。

不過他也清楚,弟弟被嬴瀾這個公子所殺,而嬴政又護著嬴瀾,甚至不惜將他父親革職,此事已經完全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況且,李由他也想,為弟弟報仇!

「繼續蟄伏,一定要等到嬴政御駕親征,離開關中……那些你以前的舊部,繼續買通他們,等到嬴政率領大軍離開之後,關中就完全空虛了。到時候,我們殺回咸陽,為你弟弟報仇!」李斯交待著。

這一刻,他的目光之中,野心畢露。

這個老謀深算而且私心極重的家伙,其實也一直有著他自己的想法。

只不過,以前迫于形勢,完全沒有展露出來過。

可是如今,李斯已經不需要再去隱瞞。

這天下,你嬴政坐得,難道我李斯就坐不得?

其實,到了此時,像李斯一樣,能看清楚天下形勢的人,不在少數。

嶺南之地,百越。

任囂的府中,趙佗等一干將領,也匯聚在此。

趙佗作為任囂的親信,此時就趁著酒宴,而且任囂回避的時候,開始試探起了諸將的意思,他說道︰「自金榜現世之後,我們跟著任將軍,待遇不薄,武運本源氣也優先供應我等,要不然各位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能修煉到武靈境界,甚至不少人都已經是武靈巔峰了。我們這些人,都是深受任將軍厚恩的,眼下天下形勢有變,不知道大家都打算如何自處?」

這時候,趙佗的弟弟趙光和兒子趙始都在酒席上,他們自然明白趙佗的意思,並且事先知道了趙佗和任囂的想法。

任囂並無子嗣。

而且,他最倚重的,就是趙佗和他的族人。

一旦能將任囂推上高位,那獲益最大的,就是趙佗一族了。

況且,趙佗姓趙,卻是常山人,這里屬于燕國,本就不是秦人,對大秦也談不上什麼忠心。

趙光站出來說道︰「秦一統中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天下都還沒有安定,居然就敢派兵攻打月氏和強大的匈奴,必然會遭遇大敗。更何況這個時候,中原各地義軍四起,形勢堪憂,我想我們這些人,也要早做打算了!」

「怎麼做打算?」

趙始十分不滿地站起來說道︰「我們這些將領,都不是老秦人出身,陛下早就防著我們了,要不然怎麼會說沒有他的詔命,我們任何人都不得輕舉妄動的命令呢?要不然,這個時候我們也能殺回中原去,建功立業!」

趙始的話,讓在場的將領都深有感觸。

同時,也讓這些人心里焦急、煩躁。

焦急的是,中原形勢對大秦很不利,他們這些已經投降了大秦的臣子,心里當然要著急了;煩躁的是,就像趙始說的那樣,嬴政對于這些在外領兵掌握實權的將領,都防了一手,導致他們就算眼睜睜的看見中原要大亂,也不敢輕舉妄動。

要不然,事後哪怕平叛有功,以嬴政的性格,說不定也會殺一批人。

于是大家就坐在一起,只能大眼瞪小眼。

最後,都不歡而散。

但趙佗的目的,卻達到了。

宴席之後,任囂和趙佗一家人商量,趙佗說道︰「現在我們手下這些將領,對大秦都只有滿肚子的怨氣,我想我們的時機也到了!」

「真要反嗎?」任囂其實,並沒有反叛的心思,不過是因為大勢所迫,為了將來不被陷入兩難的境地,任囂想的一條路,就是割據嶺南自立。

趙佗看出了任囂的心思,于是進一步勸說道︰「將軍就算不反,也應該阻斷所有嶺南和中原的通道,割據嶺南自立為王,反正將來天下大亂,無論結局如何,我們也可以趁這段時間發展起來……以嶺南的疆域,估計要登上金榜,只怕不難。」

就在這個時候,任囂聞言下意識的看向了蒼穹。

帝國金榜上面,本來國土面積少了十來萬平方公里的大秦,突然又漲回來了,而排行第十的月氏國則是疆域少了十來萬平方公里。

這說明什麼?

月氏國,被大秦攻佔了約莫三分之一的疆土!

但是,大秦因為內亂丟失了疆土,所以也不過是維持了原來的疆域面積。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帝國疆域金榜上,排行第十的國家,疆域只剩下了三十幾萬平方公里。

而整個嶺南加上百越一帶,疆域範圍絕對要比現在的月氏要大!

一旦自立,那麼……就意味著雙倍的武運本源氣獎勵。

超過百萬份的武運本源氣之中,按照萬中之一的概率來算,也能獲得上百份純淨武運本源氣了,而這些正是目前任囂破境所需要的。

任囂心思大動。

但是,卻遲遲不敢做出這個決定來。

這也讓趙佗,心里頗為不快。

回到家以後,兒子趙始對他說道︰「父親,任將軍還不肯下決定,只怕事情越拖下去,機會就越渺茫,我們應該快刀斬亂麻的!」

「你是說?」趙佗看了過來。

趙始露出崢嶸的神色,壓低了聲音說道︰「以前任將軍年老體邁,又沒有後人,所以才對父親十分器重,可自從武運降臨以後,任將軍的身體也越來越年輕了,難保不會雄風重振,到時候如果生出了兒子,那這五十萬大軍,只怕依舊是姓任的了!」

趙佗聞言,立馬站了起來。

他倒是,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于是,趙佗惡向膽邊生……

為了權力,也為了純淨武運本源氣來強大自己的實力,趙佗知道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

整個大秦,波詭雲譎,暗潮之下人心思動,形勢也越來越不利,但在長安鎮,卻是一片繁榮。

關中的百姓,紛紛來到了這個地方。

這些普通的百姓,完全听說了養濟園的好處,而前來踫踫運氣的,誰知道代表修羅殿發言的荀子卻是言出必行,而且長安鎮一處高樓大院已經被修羅殿給買了下來,還專門空出了一個院子,開設養濟園。

端木蓉和雪女,便負責養濟園的主持。

並且,收留了許多年幼無家可歸的女子來幫忙,對于那些窮苦的百姓是真的直接就贈送金餅,讓他們得以在長安鎮一帶安居樂業。

這樣的舉動,無疑吸引了更多的百姓前來長安鎮,而荀子也在坐鎮此間之時,經常望著那些領到了金餅之後喜悅無比的百姓們,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

「老師,你在想什麼?」伏念又熟悉的,站在了荀子的身後。

老師,是對荀子的尊稱。

實際上,荀子是他的師叔。

荀子頭也不回,只是指著養濟園那邊的場景說道︰「只是感嘆,這樣的舉動,居然讓我想起了至聖先師的一句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嗎?」伏念開口。

「不錯!」荀子轉過頭,對伏念笑道︰「今日的你倒是機敏不同往常啊,這樣的對答,我還以為你是顏路了。」

顏路聞言走過來笑道︰「老師,師兄本來就比我聰慧得多。」

伏念微微一笑,不過他走到了荀子身邊,望著養濟園里面那些不時發出歡呼聲的百姓說道︰「百萬之資……听說,這位大秦的七公子,讓他的兩位知己紅顏,在一個月內將百萬金餅全部發放給窮人。」

「不是百萬,而是更多!」

荀子補充道︰「他親口說過,要惠澤天下百姓,無論貧窮還是困苦之人,又或者家境殷實的,只要有困難,大秦的養濟園就全部救濟……他是這樣說的,難得的是,他還是這樣做的!」

「如果是真,那還真是蒼生之福了,大秦出了這樣一位公子。」顏路聞言,也感慨了起來,同時又表示懷疑︰「這麼多錢,皇帝會同意嗎?」

「這不是已經在做了?」荀子笑道︰「你們都親眼看見了,難道還不相信自己的眼楮?」

「顏路不是不相信自己的眼楮,而是不相信那位殘暴的皇帝!」

此時,一個女聲傳來。

曉夢來了。

「荀師!」曉夢對荀子行禮。

荀子還禮,笑著問道︰「在這里可待得習慣?」

「還好,就是……怎麼不見那位傳說中的七公子呀?」曉夢望著荀子,那一雙十分美麗卻從來不含任何情感的眼楮中,第一次泛起莫名的漣漪。

這些時日,在長安鎮的所見所聞,倒是讓她一改之前的態度。

居然,對這個大秦的七公子,好奇了起來。

而此時,一只朱鳥,突然沖天而起。

荀子的目光,立馬望向了北方。

朱雀!

她听了嬴瀾的命令,跟著來到長安鎮以後,就一直乖乖的待在房中,沒有露面,荀子也沒辦法去命令她,只好由她自己行動。

但這個時候,她突然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那一定發生了事情。

荀子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

那位大秦的七公子,回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