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內,似乎朱棣這一笑也將空氣中的燥熱笑散了不少,朱棣站了起來,緩緩走了幾步,而後看著殿外的地面沉默下來。
吳蘊也不急,既然知道不會死,就靜靜的等待便好。
過了良久,朱棣莫名說道︰「你們師徒幾個都是大明的好臣子啊。」
而後看向吳蘊,繼續道︰「你自進入刑部以來,有沒有做過虧心事。」
吳蘊沉默了,一時不知說什麼,只听朱棣道︰「去年七月,南京城發生過一起失心案,次日便有人到應天府自首,這事你可記得?」
吳蘊看著朱棣道︰「記得。」
「那幾日你曾初入南京賈家的府中,沒過多久,賈老頭死了,卻讓賈家老二賈懸成為家主。」
朱棣的話如同一根針,扎在吳蘊心上,吳蘊點頭道︰「確有此事。」
朱棣似笑非笑道︰「同樣也在去年七月,你加入了一個叫做點金閣的勢力,在八月時參加了一場地下勢力的械斗,可有此事?」
吳蘊頭上溢出一絲冷汗,依舊點頭道︰「確有此事。」
朱棣點頭道︰「你承認就好,朕說這些不是要和你秋後算賬,只是告訴你,你們做的一切事情,朕都一清二楚。只要你忠于大明,這些事情我不會和你計較。」
吳蘊點頭道︰「卑職謹記于心。」
朱棣說道︰「不過,你終究破壞了我的計劃,自然也要你來擬補。」
「是。」吳蘊拱手點頭道。
朱棣看向吳蘊道︰「朕有一個心月復之患,他雖然死了多年,但我這麼多年來從不相信他死了,我要你替朕找到他,殺了他。」
而後又道︰「不,不用殺他,但是朕想見他一面,你應該知道說的是誰吧?」
吳蘊點頭道︰「知道。」
朱棣看著吳蘊,說道︰「就這一件事,你辦好了,之前那幾件事,朕也不和你計較了。」
吳蘊拱手道︰「是。」
朱棣不耐的擺手道︰「行了,你回去吧。」
吳蘊走後,養心殿的屏風後走出一個長相和朱棣有幾分相似的年輕男子,同樣有些臉色發黑。
對著朱棣說道︰「皇爺爺,這幾件事就這麼放過他了?」
朱棣面露和藹︰「瞻基啊,你要知道,只要是人都會有私欲,就算是諸葛正我那樣的人物,也有同樣有私欲。」
「他愛神兵、醇酒、古籍和名畫,所以我才會給他修建四樓,讓他收藏這些東西。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私欲,這樣的人就太過可怕,遲早會成為心月復大患」
「你若是遇上,就必須找機會殺了。而吳蘊這種有私欲,又有點能力,對大明還忠心的,這樣的人你就可以用。」
朱瞻基點頭道︰「孫兒記下了,可是為什麼要讓他來找朱允炆?就連四大名捕都找不到的人,他一個新晉的小神捕能有這種本事?」
朱棣笑道︰「諸葛正我和四大名捕這樣的人,要想強迫他們做事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們也不願真心去找。
但是我以過去的那幾件事和最近的事情來威脅吳蘊,再加上他有私欲,有牽絆,那他就不得不用盡全力的去找,這便是區別,也就是陽謀。」
而後看朱瞻基若有所思的表情,朱棣笑道︰「這一點,你還要多學學。」
朱棣的語氣有些沉重道︰「爺爺的時間不多了,你爹的性子過于仁厚,如今天下的高手又太多了,朕只能盡量給你鋪路,將那些高手一個個都除了,可惜啊。」
朱瞻基扶著朱棣坐下,一邊捶背一邊道︰「皇爺爺,您的身體好著呢,這不是硬朗著嘛,依我看,你至少還能再活一百年。」
朱棣笑道︰「你就貧嘴吧,啊,對了,最近北元那些雜種是愈發猖狂了。前年剛剛歸順,最近又開始蠢蠢欲動,所以你爺爺我打算明年親征塞北,徹底掃平這些反復無常的狗東西。」
朱瞻基有些驚愕道︰「皇爺爺,你如今的年紀都這麼大了」
朱棣笑罵道︰「你剛剛不是說我至少還能再活一百年麼?這會又拿我年紀說事,你這小子。」
神侯府內,吳蘊的臉色有些差,尋找朱允炆這事說來簡單,但是真正要做起來何其難啊。
前世雖然也發生過朱棣和朱允炆見面的事情,但和那時的玩家基本沒什麼關系,只能從一些八卦中得知,朱允炆應該是在一個山中的寺廟里出家當了和尚。
見到諸葛神侯的時候,吳蘊面露一絲苦笑拱手道︰「世叔,我回來了。」
「怎麼,看你這副模樣,皇帝給你出難題了?」諸葛神侯撫模著銀須笑道。
吳蘊也不打算將此事隱瞞,苦笑道︰「皇帝讓我替他找到朱允炆,說是想見他一面。」
諸葛神侯有些意外道︰「見他一面?不是讓你殺他?」
吳蘊點點頭,說道︰「皇帝的確是這麼說的。」
諸葛神侯微微嘆了口氣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吳蘊看著諸葛神侯,心中盤算了一下,說道︰「我看皇帝的語氣不似作偽,想來是人知將老,也開始心存善意了。」
諸葛神侯搖頭笑了︰「人知將老?吳蘊啊,你可知道,他起初對你們幾個是毫不掩飾的殺意啊,只是昨日從錦衣衛的調你的案牘看過之後,才決定不殺你。」
吳蘊低著頭,听著諸葛神侯繼續道︰「想不到你當初做的幾件糊涂事,如今反而卻保住了你的小命,真不知該說什麼好。」
吳蘊苦笑一聲道︰「自從入了神侯府之後,我做的所有事情,都無愧于心。」
諸葛神候看著吳蘊笑道︰「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不過我今天也要教你一個道理,做人不能過于正直,剛正便易折,知曉剛柔並濟才是做人之道,為臣之道。」
見吳蘊若有所思,諸葛神候輕笑一聲,說道︰「尋找朱允炆的事情,雖然很難,但也不是太難,這件事你且放寬心,回去休息吧。」
吳蘊驚異的看了一眼神候,神候撫須一笑,不再言語,吳蘊心中卻在此時掀起了波瀾︰「莫非世叔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再聯想諸葛神候的身份乃是洪武舊臣,卻在靖難之役時,為了天下百姓而轉為支持朱棣,而後便一路跟隨朱棣直到至今。
若是如此,自己似乎真的不必過于擔心此事了,隨即對著諸葛神侯拱手道︰「是,弟子告退。」
見吳蘊離開之後,諸葛神侯坐在廳中,撫著銀須,望著廳外的垂柳和掃著灰塵的家僕,眼中露出一絲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