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番外之歸京(一)

兄弟兩個一年多未見,半點不見生疏,十分親密。

眾臣將這一幕看在眼底,心里暗暗欣慰。

新帝登基一年多,溫和不失手段。照此下去,要不了三年五載,就能徹底掌控朝堂。身為臣子,也盼著朝堂平穩。

李景兄弟六個,已經去了三個。剩下的兩個胞弟,可得好好活著。不然,日後史書要如何記這一筆?

李景請岳父和四弟一同坐御輦回宮。

陸臨和李顯推卻不過,也就應了。他們領兵打仗,為大魏出生入死,大勝歸來。立下赫赫戰功,被天子厚待也不算出格。

街道兩側,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歡呼聲不絕于耳。

一年前那一場動亂帶來的陰影,已經散去。京城恢復了昔日的熱鬧繁華,京城里的百姓,還是和以前一樣,愛湊熱鬧。

皇上萬歲的呼喊,如波浪一般,一陣陣涌到耳邊。

李顯忍不住探頭張望,很快縮了回來,咋舌道︰「外面好多人。」

李景笑道︰「你們打了大勝仗,平了燕楚之亂,這樣的熱鬧, 百姓們自然要來看看。」又對陸臨笑道︰「這麼久沒見,我心里一直惦記岳父。今日一見, 岳父還是這般英俊威武精神奕奕。」

也不自稱朕了, 直呼你我。

李景這般親近親熱, 陸臨心里像被熱水熨燙過,十分熨帖。不過, 還是張口提醒了一句︰「皇上直呼我,不合規矩。」

李景低聲笑道︰「現在又沒外人,說話隨意些也無妨。不必拘泥什麼規矩。」

「待會兒回宮, 岳父先去一趟椒房殿,讓小玉見上一面。這一年多來,小玉時時刻刻惦記岳父安危。不讓她親自看一眼,岳父別想安穩赴宮宴了。」

這麼做, 當然也不合規矩。

人都有軟肋。

滎陽王陸臨,打仗時悍勇無雙,在朝中行事周全。唯一的弱點,就是女兒陸明玉。

果然,李景一張口,陸臨也不管什麼規矩了,立刻笑著應了。

李顯厚著臉央求︰「二哥,我也想先進後宮,見一見妻兒和母妃。」

李景笑著點頭應允。

李顯暗暗松口氣。

一年多未見,二哥從太子變成了天子。歸途中, 他不停地告誡自己, 謹記君臣有別。說話不能肆意。

見面後,李景的親密隨意, 很快打消了他所有的顧慮。

李景似是窺出了李顯的心思,輕輕拍了拍李顯的手背。李顯有些赧然,回之一笑。

……

兩個時辰後, 陸臨邁步進了椒房殿。

這座宮殿,是大魏皇後的寢宮。象征著後宮至高的鳳權。邁步而入的剎那,陸臨心里頗有些唏噓。

誰能想到,昔日那個驕傲倔強的女兒, 竟會有鳳臨天下的一日?

「爹!」

熟悉的聲音入耳, 沒等陸臨反應過來,身著素服的皇後娘娘就沖了過來, 撲進懷中。

陸臨心中同樣澎湃激越, 忍不住用力摟了女兒一回, 然後迅速松手,退開兩步,拱手行禮︰「臣陸臨,見過皇後娘娘。」

陸明玉沉浸在父女久別重逢的喜悅中,笑著扶起親爹,口中嗔道︰「哪有爹給女兒行禮的道理。」

陸臨順勢起身,笑著說道︰「我女兒是大魏皇後,我樂意行禮,怎麼了?」

陸明玉被逗得輕笑不已。

陸臨凝神打量幾眼,見陸明玉氣色紅潤黑眸熠熠,很是高興︰「你的傷都養好了?」

「我在床榻上躺了三個月,才開始下榻走動。喝了近一年湯藥,吃了一庫房的補品。」陸明玉半是無奈半是好笑地應道︰「現在比牛還壯實。」

陸臨眉眼都是笑︰「好好好,傷養好了就好。」

陸明玉也迅速打量親爹幾眼,頗有些心疼︰「爹黑了不少,也瘦了。」

陸臨不以為意︰「我是領兵打仗,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吃點苦頭算得了什麼。回來之後,好吃好睡,要不了多久,就恢復英俊威武了。」

陸明玉撲哧一聲笑了起來。

父女兩個坐下說話。

陸臨張口先問︰「你做了皇後,後宮中還順遂吧!」

陸明玉挑眉一笑︰「母後主動搬去詠梅宮,將鳳印給了我。後宮一眾太妃,也都老實安分。」

唯一不省心的趙太皇太後,已經瘋了。碎嘴又愛生是非的秦太妃,如今也消停了,日夜守在趙太皇太後身邊。

她這個皇後,竟沒什麼可操心的,日子別提多順心了。

陸臨看著陸明玉神采飛揚的眉眼,心里愈發快慰。他低聲道︰「一切順利就好。下個月,就是太子冊封大典。我正好趕上了。」

帝王的愛,不用整日掛在嘴上。早日立嫡子為儲君,才是對妻兒最深的情意。

反面的例子也有。就像永嘉帝,當年對孟妃千好萬好,對長子李易千寵萬寵。到了立儲的時候,立的是嫡子李景。

被寵了多年的李易,大概從那一刻開始,心性就陰暗扭曲了。

究其根本,這一場父子相殘的悲劇,就是從所謂的「偏寵」開始。

陸明玉和陸臨對視,輕聲道︰「李景對我的好,我都知道。爹放心,他不負我,我也絕不負他。」

陸臨略一點頭,沒有提起自己將要上奏折放老兵歸鄉的事,張口問詢外孫外孫女︰「珝哥兒他們人呢?」

陸明玉笑道︰「琀哥兒今年也開蒙讀書了。三個孩子都在上書房,很快就該散學了。」

話音未落,門外就傳來李琀歡快的聲音︰「外祖父,我來了。」

陸臨眼楮驟然一亮,迅速起身。

李琀胖墩墩的身體迅疾沖了進來,撲進外祖父的懷里。

李珝李瑄今年都九歲了,一個是翩翩小少年,一個是美麗英氣的小少女。兄妹兩個稍慢一步,臉上俱是喜悅的笑︰「外祖父。」

陸臨樂呵呵地一手抱起李琀,另一手拍了拍李珝李瑄的肩膀︰「一年多沒見,你們都長大了。」

尤其是李珝,變化十分顯著。

自李景下旨立儲後,李珝就多了四個太傅。這四位太傅,皆是當朝大儒,每日精心教導太子殿下。

李珝就如被灌足了水的幼苗,迅速成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