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5章 決戰來臨

【歷史】

公元前232年,一向健碩的楚幽王病死在寢宮里,因為無子,由他的弟弟熊猶繼位。

楚幽王的死實則是昌平君和負芻的第一次聯手,昌平君在巴蜀要到了一種叫汞的液體。

這種液體無色無味卻是具體,楚幽王是死在了這種液體蒸發出的氣體下。

同年,楚王被楚王負芻的門客殺死,負芻繼位。

這是昌平君第二次和負芻聯手,他們一同陷害熊猶不是先王楚考烈王的子嗣。

熊猶勢單力薄,百口莫辯,含淚死在劍下

公元前230年,三國聯軍與秦國的戰爭結束,嬴政死,扶蘇繼位。

同年,昌平君離開秦國去了楚國,楚國開啟了新的紀元。

公元前228年,楚國滅了魏國,齊王田建主動依附楚國。

昌平君在接管楚國相國一職只是短短幾年便是把楚國帶到了新高度。

公元前226年,齊王以盟約有由向楚國索要物資,遭到拒絕。

齊王田建大怒,在朝堂上破口大罵楚王負芻不守信用,而此時的齊國也已恢復了巔峰實力。

齊王田建命相國後勝,也就是他的舅舅擔任大將軍率軍四十萬進攻楚國。

此時正值冬季,有下屬建議大軍先可北上擊破那里的楚軍拿下原燕國地盤。

但後勝卻是不听意見,他認為要率軍南伐楚國。

後勝認為楚國有二十五大軍被牽制在北方,若是攻打北部不僅自己的部隊要忍受寒冷天氣還是給了胸部人可乘的機會。

這是後勝唯一做得對的地方,如果進攻燕地反而是對齊軍不利。

齊國抵達楚國邊境,雖然後勝的舉措沒錯,但他不是一個好的統帥。

用將不利下,齊軍四十萬大軍慘敗,被殺二十萬損傷十萬,只剩十萬軍狼狽地逃回齊國。

昌平君親自出使齊國要齊王田建投降,答應他不僅可保城池還會專門割一塊地讓他在那當一個富貴的城主。

逃回齊國的後勝也說楚國過于強大,哪怕是有二十五大軍被限制在北方,依舊是能在正面擊潰他們四十萬大軍。

齊王田建一听有理,便是獻城投降。

昌平君帶著楚國大軍進了都城,而他也在齊王田建交出印璽時候一劍將其頭顱砍下,後勝也被丟進油鍋里煮成一堆白骨。

齊國滅亡,楚國已經握有六國土地,只剩秦國是為最後目標。

同年,昌平君殺楚王負芻于後宮,理由是楚王負芻濫殺大臣破壞國政,還有就是大興土木造成財政負擔。

楚王負芻的死並沒有引起太**瀾,昌平君在擔任相國的這四年里,他已經是架空了楚王負芻的權力。

昌平君取代楚王負芻成為楚國新王,群臣歡迎新王繼位。

其實楚國不是瞎子,他們很清楚這些年楚國的朝政都是誰在做。

楚王負芻游手好閑不管朝政,要不是王族人都被他盡數殺死,大臣們甚至是想另立新君。

但當他們得知昌平君就是楚考烈王在秦國的兒子時候,他們便是想扶昌平君上位。

昌平君主動接管事務就是要讓楚王負芻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君王,為的就是讓楚國大臣看到他的做事態度。

如此殺楚王負芻自立君王就顯得合理,而且楚王負芻原本做的就是弒弟自立為王的丑事。

有人做了,那昌平君再做反而就沒那麼讓人反感。

嬴子蘇把整套竹簡好好收起,這是他根據這些年發生的事和听到的匯整出的歷史。

這四年可以說是昌平君最高光的四年,他也如願地當上了楚國的君王。

昌平君現在是得意但還沒知足,因為還有個秦國。

北部還有匈奴人在搗亂,所以昌平君並不算成功,但離成功很近了。

今年即將過去,昌平君會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里去消化掉齊國的地盤,接管齊國的兵力。

屆時坐擁六國之地的楚國,必然是會對秦國發起戰爭。

嬴子蘇重重地吐了口氣,留給他和嬴政的時間不多了。

嬴政走到嬴子蘇的身旁,看到了那被收起的簡牘。

「想好後面的計劃了麼?齊國被滅,楚王負芻被昌平君所殺,現在的局勢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昌平君終是藏不住他的野心,少則一年多則兩年,他就會舉全國之力對秦國發起進攻。」

「這也將是他離天下最近的一次,只要能抗住這波,只要戰勝楚國,那就是我們秦國新生的開始。」

「戰勝楚國。」嬴政神情凝重。

「現在的楚國,秦國能戰勝麼?」經歷了大戰的秦國,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實力上已經不同以往。

「沒有什麼都戰無不勝的,燕國名將樂毅也曾做過以少勝多打敗齊軍的事。」

「相信秦國的將士和王翦將軍。」嬴子蘇拜上一禮物,「以及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