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的尸體從山崖上拋下,做事要做干淨,這是嬴子蘇來了這個世界後深知的道理。
「李魁的死昌平君不久後就會知道,屆時他必然會派人來尋我們。」嬴子蘇看著山崖說道。
「無論他是出于什麼目的,一定不會是什麼善茬,所以我們都離開這。」
「離開?」嬴政皺眉,「不得不承認我們確實得離開,但這是整個秦國最好的藏身之所,我們還能去哪?」
嬴子蘇也陷入沉思,雖然嬴政沒死,但外界是已經認定嬴政死了三年,而且秦國還通緝了他一家子。
如果只是在附近找個地方隱匿自己,只要昌平君肯花時間去找,總會有找到他們的時候。
而秦國其他的地方都有秦兵涉足,如此看來他們得離開秦國境內去往其他地方。
北方算是一個可以去的地方,但北方都是少數民族。
盡管他和匈奴人的交情在那,但胡人民風彪悍,而且氣候條件也不太好。
如果只有他們大人那倒是無所謂,主要是還有孩子,他得為自己的孩子著想。
東部都是楚國的地盤,去東部那是自尋死路,而且要去東部就需要穿過秦國境內,風險太大。
這麼一想,南部反而是最適合的地方。
而且南部有南越族,也能給他們照應。
「我們去南部吧,往南走去找南越族。」嬴子蘇開口道。
「南方的天氣適合我們,而且那里密林更多反而更適合我們躲藏。」
當然還有重要一點,在嬴子蘇的計劃里秦國最終還是要和楚國決一勝負的。
只是正史上秦國和楚國的決勝地點是在壽春城外,那一戰昌平君戰死,秦軍攻進王都俘虜了楚王負芻。
那時候秦國的實力已經是超過楚國,所以秦軍在王翦的帶領下可以一直往南打。
但現在秦的實力反而是要比楚弱的,如果爆發決戰很有可能還是在函谷關這個地方。
楚軍被擋在函谷關這,而楚軍是能夠借三晉之地來給自己源源不斷地補給物資。
爆發大戰,秦國在沒有援軍下依然是不利。
秦國要想和楚國僵持住,趙地和燕地依舊要有匈奴軍去壓制從而牽制住楚國的部分兵力。
頭曼的底線是交出三十萬大軍,而其中要有二十萬大軍牽制住楚軍,剩下的十萬大軍作為秦國的援軍。
如此還不夠,要想戰勝楚軍那就還需從楚國的後方打來形成合圍之勢。
可事實上很難,歷史上的南部的百越聯合起來是因為秦朝要南征。
面對外敵,南部百越方能放下前嫌一致對外。
百越的局勢比北部還亂,要讓百越各國主動聯手去偷楚國的簡直和登天沒啥區別。
但雖然百越不能聯合,但嬴子蘇能讓他們做一樣事。
那就是攻打楚國南部各地給楚國施加壓力,就看你昌平君肯不肯調兵回來防守。
如果不肯,那百越攻下楚國南部必定是一陣搶掠。
如果調兵回來那就是減輕了函谷關的施壓,秦國就有能力反攻將楚軍頂回境內。
「南部對我們有著很大的戰略地位,我們就去南部吧。」嬴子蘇又補充道。
嬴政思考了會便是點頭,眼下的局勢他也只能是相信嬴子蘇。
兩個月後,昌平君靜靜地靠在木椅上,但扶手已經是缺了個角。
今天是過了期限的第十五日,他依舊沒有收到李魁的書信。
以往他讓李魁出去辦事一定會把音訊送到,但這一次並沒有。
昌平君覺得李魁大概率是死了,因為他讓李魁去做的事還有去找嬴子蘇。
昌平君氣的不是李魁死了,人死了還可以再培養,他氣的是嬴子蘇是在挑釁他。
他若是派人去藏身地點必然是撲了個空,他不信嬴子蘇會蠢到不懂得離開哪里。
嬴子蘇就是篤定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殺了李魁而且他拿嬴子蘇還沒任何辦法。
他氣的還有就是楚國現在拿秦國沒有辦法,因為匈奴的關系他必須守好北方。
把所有事竄起來,昌平君的臉更是陰沉了。
「看來匈奴人會大肆進攻和你是真的有關系啊!」昌平君表情猙獰,手再度發力把另一邊的扶手也是扯斷了下來。
「相國大人,王上又發脾氣了。」侍從在門外說道。
「王上怎麼了?」昌平君稍稍緩了脾氣,他沉聲問道。
「還是因為夫人不能生育,原本那醫師說夫人很是適合生育,但現在又是不行。」
「王上一怒之下抄斬了那醫師全家,現又是叫了其他醫師來看,那是看一個殺一個,已經殺紅眼了。」
昌平君突然起身,他重重地吸了口氣。
「然後呢?」昌平君又問。
「宮內醫師已經是快要殺完了,所有大臣都在勸阻王上,但王上還是在憤怒中,就怕是要殺大臣啊!」侍從大聲說道。
「內史大人要小的速來相國府請大人去勸阻王上,也許就只有相國大人可以勸導王上不要殺生了。」
昌平君眯著眼,「知道了,本相這就去準備,你退下吧。」
「諾。」侍從退開。
昌平君走到銅鏡前打理著自己,眼神里已經是藏不住。
負芻誅殺醫師殺紅眼,若是上頭再殺大臣,那他就有理由取代負芻坐上那個位置。
想到這,昌平君連穿衣的動作都是慢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