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2章 胡人也是人,而不是下等物種

嬴政和嬴子蘇被古德將軍送出金帳篷,里面還傳出頭曼的笑聲,這次的談話他很滿意。

嬴政和嬴子蘇被護送出了草原,兩人與古德將軍拜別。

路上,嬴政緊鎖著眉頭問︰「你就這麼自信昌平君一定會派兵死守趙地和燕地麼?」

「胡人就算是我們的盟友,但他們本質就是一群野蠻人。」

「歷史上胡人每次來犯,若是成功打進城池,殺光城池里的百姓,老人孩子一律不放過。」

「至于女子,虜上馬回到草原作為發泄的對象,若是不從便就地奸殺。」

嬴政沒講一句胡人曾犯下的罪行,嬴子蘇的臉色便是凝重一分。

他當然知道胡人的本質,在文化沒有踫撞前,胡人就是一群沒素質的野蠻人。

無論華夏這片土地的主人是誰,直到晉朝前各朝各國都會加強邊境的防守抵御胡人。

哪怕是三國鼎立時期,曹家都不忘北部隱患,派重兵把守邊境地區。

之後晉武帝建立晉朝,司馬炎結束了三國亂世建立大一統的晉朝也算是一個有業績的皇帝了。

但這貨做的最大錯誤就是讓他的次子司馬衷繼承帝位,司馬衷天生患有痴呆,也就是後人口中的「傻子皇帝。」

在晉朝時期還是士族、貴族得志的時候,司馬家貴族不服司馬衷。

理由很簡單,一個傻子憑什麼當皇帝?

而且說到底還是晉武帝這人腦子有大病,好死不死的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把土地分封給王族人。

周朝幾百年的歷史已經是個教訓了,正是因為分封制,所以諸侯各自稱王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秦朝用了幾代君王的時間才結束了分封現象,由嬴政開創郡縣制,效果好的不行。

到了漢朝,是郡縣分封並行。

哪怕是這樣,在漢景帝時期發生過七國之亂,罪魁禍首就是分封制。

漢武帝听從賈誼的意見推行「推恩令」,分封可以但是土地要一直分下去。

分到最後,大家手里幾乎是沒啥權力,因為都被稀釋掉了。

前有春秋戰國亂世,後有西漢七國之亂,明明有兩個血的教訓給你學,你不學好非得學壞?

行,你特立獨行那代價就是八王之亂,八個司馬家王族人看不慣司馬衷這個呆子去做皇帝。

而這八個人又都想做皇帝,司馬衷這皇帝做的一點都不安穩。

趙王倫篡位,另一邊王輿就起兵反倫迎司馬衷復位,沒多久政權又到了另一個人手里。

而八王之亂也以政權落入司馬越手里作為結局,但八王之亂可以說是把晉朝折磨得死去活來,有生力量被消耗殆盡。

而代價就是胡人趁晉朝內部元氣大傷直接起兵侵犯中原,史稱「五胡亂華」。

晉朝無力反抗,胡人對中原建立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對那里的漢人進行慘無人道的羞辱和殺害。

歷史稱五胡亂華險些是讓中原漢族滅種,是大漢民族的一次重大災難。

這也是為何隋朝會及其痛恨胡人,到了唐朝,是為了宣揚大唐榮耀,李世民選擇聯姻。

文化有了踫撞,胡人的素質稍稍提高,沒有了五胡亂華時期那般的野蠻和殺戮成性。

但漢人的骨子里對胡人就是厭惡,喜歡一口一個「蠻子」的叫著,哪怕是到了現代都還有這種情況。

我們能做的就是加強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要用文化感化而不是用武力。

嬴子蘇也想通過文化交流來慢慢地改變匈奴人。

其實仔細分析歷史上胡人來犯中原,很多原因都是因為漢人壓榨胡人,民族歧視。

胡人因為弱小,面對歧視和欺負只能是忍氣吞聲。

有權勢的漢人也會直接搶走統治區里的胡人女人,當這些被那些年幼的胡人孩童牢牢記在心里時,他們只會覺得漢人是惡人。

當漢人無法壓制住胡人時候,胡人被欺壓多年的那股氣會一下子發泄出來。

就如同火山噴發般,那一刻爆發出的力量是驚人的。

因為胡人普遍沒有接受教育,因此他們的報復更趨向于原始,也就是更殘暴。

這也是為何儒家一直覺得人要接受教化的原因,素質和道德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民族之間本就該平等,這是無數歷史的教訓得出來的結果。

嬴子蘇是從現代來的,他比這個世界的任何一個人更懂得這個道理。

既然歷史因他改寫,那為何不拯救胡人?

嬴子蘇讓馬匹放慢速度,他低聲道︰「當初臣提出要與胡人結盟時候,朝廷其他大臣也都是覺得胡人是野蠻人,不值得合作。」

「但事實上他們是很好的合作盟友,匈奴人不僅幫我們擊退了三國聯軍,還沒有在秦國危難的時候趁火打劫。」

「其實王上心里只不過還是對胡人有顧忌罷了,是潛意識里的不信任,臣也能理解。」」胡人也是人啊!他們才不是什麼下等物種,他們需要的是被接納和教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