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06章 昌平君退職

修築王陵的勞工和工程師沒能活著從驪山回來,而這事很快便是傳開了來。

有人說是秦王拉了一批人給他陪葬,也有人說秦王是把這些勞工和工程師當作聯軍士兵.

為了報秦國在戰場上受到的屈辱,秦王把這些怨氣灑在了勞工和工程師們身上。

總之對于這十萬余人的死,整個秦國眾說風雲。

而這些死者的家屬則是集體到咸陽宮外鬧,若不是有著弓弩軍團威懾,恐怕咸陽宮的宮門都要被這些民眾撞破。

在這些家屬聚眾鬧了兩天兩夜後,他們突然離奇地一起散去。

其他看戲的群眾如往常一樣站在咸陽宮外準備看戲,但來的時候看到的卻是空無一人的大道。

為了把事情鬧大,很多家屬甚至是帶好了棉被睡在了路上賴著不走了。

但這些人也都是帶著東西回去了,沒人知道昨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又過一日,咸陽宮里終于是出了公告。

因王陵乃秦國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座,且陵墓內珍寶無數,為了不讓王陵受到盜墓賊的破壞決定讓參與修築的所有人陪葬。

而這些陪葬的家庭也都給了豐厚的體恤金並免除稅役五年。

體恤金是小,這免除稅役才是大。

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壓死平民百姓的就是稅役。

尤其是很多皇帝稅役嚴苛,這也就有了後來著名的苛稅猛于虎也一說。

下達陪葬的是昌平君。而他的做法也是深受很多大臣的抵觸。

但昌平君的說法卻是為了先王著想,如果讓這些人活著回去難免會有心術不正的人告知王陵的內部細節。

如果這要是讓盜墓賊知了去,王陵內的寶物丟了事小,先王遺體被破壞了才是大事。

但這一切只不過是昌平君的借口罷了,他已經是魔怔到害怕死掉的嬴政會被什麼奇人異士復活。

雖然他沒在楚國長大,但他清楚楚國很尊崇道家文化。

而這道家里就有一個學派是專修法術,誰知道這學派里的哪個避世高手不會復活術呢?

只有知道嬴政具體埋藏墓室的人死了,他才能安下心來。

從王翦手里借來的三萬大軍他也只是讓他們負責外墓的修築,為的就是留他們性命。

雖然昌平君的做法令人厭惡,但他說的卻是很有道理。

這件事在楚夫人的出面下也就這麼過去了,而又過了一旬,朝廷上下共同舉扶蘇公子繼位為新的秦王。

但因扶蘇公子只有六歲多,完全不能一人處理朝政。

因此朝廷事務由扶蘇授權給韓非和甘羅去操辦,而其他大小決策之事則是由楚夫人以及趙太後去操辦。

對于像王翦、王綰等老臣來說,這樣的模式像極了先王初登基的時候。

王的背後都有兩個女人,而王的身邊則是有著一個男人。

其他大臣毫不猶豫地認為這朝廷政務的重要決策一定是要相國昌平君去完成。

但讓所以大臣震驚的是,在扶蘇公子正式繼位的那一天,昌平君當著兩位太後和大臣們的面說自己退位歸隱。

王綰為新的相國,韓非和甘羅協助王綰一同輔佐秦王扶蘇。

之後昌平君便是消失了,宣布退位的第七日,整個相國府搬得一干二淨。

至于昌平君是去了哪里歸隱,完全沒有人知道。

而新王登基的第一個政策就是休養生息,恢復這次戰場帶來的創傷。

當然匈奴部族那里的承諾不能忘,雖然匈奴援軍是刺殺先王的近臣帶來的。

但如果沒有匈奴援軍,秦國根本撐不過聯軍的進攻。

匈奴按照嬴子蘇給的條件去向秦國索要,而在韓非的決策下,這些條件也都去實現了。

放開北部邊境的一半地域可供匈奴人來往,兩國打開邊境關口實現貿易往來。

秦國每年給予匈奴人糧食和綢緞,匈奴國則給秦國提供上等的戰馬和傳授騎射技術。

一晃就是三個月過去了,當秦國朝廷再听到昌平君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听說了昌平君現身于楚國壽春並當了相國。

不僅是秦國上下懵了,就連楚國內部也懵了。

因為昌平君完全就是空降到的壽春,楚國大臣前一秒還心想秦國的相國什麼時候來的壽春,下一秒他們的王上就宣布了昌平君是新的相國。

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的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