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在腳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期間,鬼子們發明了一個叫做「英靈周期」的公式。
戰死→英靈,慰靈→教育→應征入伍→戰死
一句話形容就是從戰死到戰死,鬼子們就喜歡在一個茅坑里拉屎,靖國神廁就是這個「英靈周期」的核心培養皿。
那麼效果如何呢?
據統計,截止到2000年,靖國神廁一共登記入廁了2466532條蛆,時至今日靖國神廁已經實際上成為了腳盆右翼勢力,也就是腳盆****侵略分子們祭祀,集會,活動的大本營。
以及宣稱****,美化侵略戰爭的的政治場所。
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靖國神廁里都有什麼髒東西呢?
首先是一個臭名昭著的戰爭博物館叫游就館,里面充斥這大量侵略者的遺物,掠奪來的戰利品,以及美化侵略戰爭,宣稱大腳盆帝國遠赴他鄉「流血犧牲」「保衛領土」「捍衛家園」光輝形象的宣傳物品。
對于甲午戰爭,他們說︰「因朝鮮起內亂,受朝鮮邀請並保護腳盆僑民而出兵中國。」
對于一二八事變,他們說︰「因上海地區抗日團體陸續增加,為了保護腳盆僑民而派出軍隊實施鎮壓活動。」
對于七七事變,他們說︰「是中國軍隊率先發動攻擊,腳盆被迫還擊。」
看資料看到這里,張隸都震驚了,鬼子們在突破下限這塊,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對于九一八事變,他們說︰「害怕中國內亂影響「滿洲」,並為防止戰火波及,于是擴大軍事行動使「滿洲」獨立。」
也就是說,在他們侵略我國東北地區之前,先給這里臆想了一個「滿洲」地區,然後為了保護他們臆想出來的東西不得不發動戰爭。
對于南京大屠殺,他們說︰「在南京揭發了偽裝成民眾的中國軍隊。」
當時的事情是怎麼樣的?張隸的爺爺就是親歷者,他說鬼子們一開始在南京看到手上有老繭的就是平民,就說這是軍人。
後來直接看都不看,直接先殺了然後說這是軍人。
然後對于以上種種,他們說︰「游就館希望參觀者接觸,學習為國家獻出尊貴生命的英靈的遺德。」
呵呵,「游就」二字取自中國典籍,本意是君子交必交有德之士。
他們更是在解說詞中宣稱,參加大東亞戰爭的人中,沒有一個是為侵略而戰的。
呵呵,用楊潔箎先生的話來說,真就是把他們想的太好了!
積年累月的宣傳之下,腳盆人的成分你們還不明白嗎?醒醒吧!
就這幫戰犯,如果你們試圖把他們當做人類來分析,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失誤!
這就是他們在宣傳冊里推薦的游客一定要去一下的游就館里充斥的東西。
游就二字出自荀子的《勸學篇》,大概意思就是說做正確是事,在這幫鬼子眼里,這就是所謂正確的事情。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放棄幻想吧同志們!他們的****思想重來就沒有消失過。
而在靖國神廁的入口有兩座高高的石塔,上面有14面浮雕紀錄1894年到1933年日軍的侵略史。
當然,他們認為這是戰功史,其中有9面跟侵華戰爭有關。
這些宣稱戰爭的浮雕,在日本戰敗後本來是禁止展示的,能夠保存到今天,是因為腳盆人當時玩陰的。
當時盟軍責令腳盆把這兩個石塔毀掉,結果負責執行的人說這兩個石塔太大了不好處理,就問盟軍能不能用水泥把浮雕糊上,盟軍本來就對這些事情不上心,就說行你隨便吧。
但是這個負責人在抹水泥的時候做了手腳,在水泥下面先覆蓋了一層薄板,等到盟軍走的時候,鬼子們直接把薄板卸掉,重新把浮雕露出了本來面目,老陽奉陰違了。
也正是在這兩座石塔上面寫了一句冠冕堂皇的標語︰追慕景仰為皇運的擴張而獻身的盡忠靖國之士和遺烈。
諸如其他比如供奉鬼魂名廁的靈璽簿,奉安殿等等之類的也不用多說了。
我們只看他們對游客開放的部分,就已經很清楚這是一個什麼地方了。
但是,作為一個供奉和祭祀場所的神廁,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在靖國神廁里供奉的都是那些蛆。
1955年︰有540名腳盆戰敗時自殺的侵略軍在靖國神廁中合祀。
1959年︰2000多名乙,丙級戰犯在靖國神廁中合祀。
1978年︰14名甲級戰犯進入靖國神廁中合祀。
這些人基本上全是切切實實傷害過我們的侵略者。
尤其是14名甲級戰犯,其中有13名與侵華戰爭直接相關。
如果這些冰冷數字讓你感到抽象,那麼請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
1932年10月,陳德壽在南京出生,自他記事起,家里的服裝店就是熱熱鬧鬧的,店里有4台縫紉機,爸爸媽媽每天都忙來忙去,姑姑在旁邊幫幫工。
還有師傅帶著徒弟,琢磨著帶出來了擴展一下門面。
那時候他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就每天在家里晃來晃去,今天去爺爺那里拿兩塊糖吃,明天去女乃女乃那里念兩句詩詞。
這樣的日子,在陳德壽5歲的時候戛然而止。
1937年12月13日,鬼子打進了南京城,在陳德壽家里的巷子里放火,父親和鄰里去救火,被鬼子發現,全部殺害。
過了一會來了一個鬼子,挨家挨戶進門搜查,如果發現有人手上有繭子,就說這是偽裝成平民的軍人。
有的用刺刀刺死,有的用太刀砍頭。
爺爺不想得罪鬼子,強忍著喪子之痛,拿出糖果和香煙請它吃,但鬼子根本就不要這些,它想要花姑娘,當時母親懷著身孕,姑姑一只手抱著兩歲的表妹,一只手牽著4歲的表弟。
鬼子見到姑姑就想把她拖走,姑姑把表妹交給女乃女乃,空出手來跟鬼子周旋,結果鬼子不耐煩了,拔出刺刀就對著姑姑的大腿捅了進去。
姑姑疼的蹲了下來,然後鬼子又在她身上捅了五刀,總共六刀,捅完之後,鬼子轉身走了。
姑姑疼的難受,就跟女乃女乃說︰「媽,你給我端一碗糖水來,我疼死了。」
女乃女乃留著淚跑到屋里把糖水端出來的時候,姑姑已經斷氣了。
爺爺就找了一塊門板,暫時把姑姑安置在上面。
就在這天夜里,陳德壽的妹妹出生了,鬼子還是不斷的來騷擾,搶東西,找花姑娘。
媽媽把生孩子用的帶血的紙和紗布都扔到地上,有的鬼子進來發現他生了孩子就走了,也有的鬼子一定要掀開被單看看,是不是真的生了孩子,就這樣過了六天,外面終于有點平靜了。
家里人就把姑姑拉到鄧府山上去埋了起來,然後一家人逃到了難民區。
日本人老兵回憶︰日本人在中國時已經成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