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殿門處的末座,一個緋袍文官舉著酒杯,搖頭晃腦的低聲嘀咕道︰「有辱斯文……有失體統……」
同桌的另一紫袍文官撇嘴不屑道︰「得了吧,老趙,別再道貌岸然了……陛下天天這麼弄,也沒見你上去諍言喝止,以命相諫!」
緋袍文官對老友的打趣听而不聞,兀自低嘆道︰「君不君,臣不臣,斯文敗類啊……」
紫袍文官臉色一變,扭頭環視一眼。見周遭無人注意自己二人,才松了口氣,對緋袍文官低聲斥責道︰「老趙,在殿上說這種話。就算你不要命了,也得想想一家老小!」
緋袍文官身子一顫,旋即平靜下來,舉起酒杯,有氣無力道︰「喝。一醉解千愁!」
紫袍文官舉杯跟他踫了踫,二人齊齊一飲而盡。
吐了口氣,紫袍文官的視線掠過十余丈空間,落在上高緯旁邊那絕美女子身上,徘徊流連,嘿嘿賤笑道︰「老趙,看來陛下今日興致頗高,你猜馮淑妃何時再寬衣解帶?」
緋袍文官忿忿道︰「馮小憐這賤人,妖孽禍國,古之褒姬、妲己……」
紫袍文官不耐煩的打斷道︰「行了老趙,不說這些沒用的你會死啊!我猜一刻鐘之內,陛下定會邀我等共睹馮淑妃的玲瓏玉體……你敢不敢跟我賭一把?」
緋袍文官抬眼看了一下高緯和馮小憐,視線特別在高緯因酒氣上臉而微微潮紅的臉頰停留了一瞬,不屑道︰「還用一刻鐘?半刻鐘都不用!」
紫袍文官一愣,奇道︰「怎麼說?」
緋袍文官冷哼一聲,嘴角浮現出嘲諷的笑意,「看陛下這模樣,至少飲了二十余杯了,每次陛下做糊涂事,都會在快三十杯前,將醉未醉的時候!」
紫袍文官眼中露出回憶之色,隨即狐疑的望著他,怎麼知道的比自己還清楚?
他徐徐點頭道︰「好像是這樣!」
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就听緋袍文官低呼道︰「你馬上要如願以償了……先準備好金子!」
紫袍文官微微一愣,連忙扭過頭去,只見上高緯處,左右宮女手腳麻利的撤去幾案上的杯碗碟盤。
馮小憐則笑意盈盈,正自徐徐寬衣解帶,一舉一動賞心悅目,透著難言的魅力,恍若天魔妙舞。
白潔細膩的肌膚,玲瓏有致的身段,輕紗宮裝似遮非遮,更添幾分誘惑。
不僅高緯的目光給她牢牢吸引住,眼楮一眨不眨,就連殿中數十文武大臣,先後發現她的動作,亦不由自主的扭頭注視,再難轉開目光,手中舉著酒杯,整個人愣愣的一動不動。
霎時,哄鬧喧囂的大殿短短時間就靜謐下來!
片刻後,宮女已將幾案擦拭干淨,一絲不掛的馮小憐怡然自若的伏身躺在了幾案上,擺出一個誘人之極的姿勢。
「咕咚……咕咚……」
殿內吞口水聲此起彼伏!
諸位大臣眼楮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玉人,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驚呆了,只覺得俏臉一顰一笑,有種別樣魅力,唯美不可方物,不斷撩撥他們的心扉之余,更讓他們某處的沖動更強,但顧忌場合,又強自止住。
好在官袍下擺寬大,否則朝堂諸公早就丑態百出了。
俄爾,馮小憐又展臂擺腿,換了個姿勢……
「陛下,我美嗎?」聲音糯軟,引人心酥。
「美,美極了。」高緯瞪大眼珠子,在她的身體上流連忘返,不放過任何細節。
等到馮小憐擺出第五個姿勢之後,高緯終于勉強騰出一絲心神,一邊繼續一眨不眨的盯著愛妃,喉嚨涌動,一邊向殿中臣子招手,呼道︰「諸位愛卿還不快過來!」
群臣如夢驚醒,回過神來,老臉微紅,慌忙低下頭,不管是否當真急不可耐,密集的腳步聲響起,眾人迅圍了過去。
但聞高緯在人群中激動的呼喝道︰「快給朕交錢,一人一千金!」
靠近殿門處,視線被阻,緋袍文官倏地回過神來,想起自己剛剛的表現,不禁臉色一陣青一陣紅,羞愧難當,以馮小憐的年紀,足以當他的孫女了,他伸了伸脖子,迅速剮了一眼,又收回目光,喃喃自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一邊嘟囔著,一邊從袖袍中掏出金子遞了上去。
紫袍文官不理會老友的迂腐念叨,從懷中掏出幾錠金子,笑嘻嘻嘀咕道︰「皇帝在其它方面沒什麼建樹,唯獨在‘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一點上,讓微臣自愧不如啊!」
言畢,便拿著金子沖過去,擠進人群……
市井傳言,朝堂上,高緯曾大明其白道︰‘像馮小憐這樣可愛的人,只有朕一個人來獨享她的美艷風情,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讓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賞到她的玉體,豈非大大的美事?’,並付諸行動。
因此,‘玉體橫陳’這典故和成語,可是流傳千古,引得無數騷人臆想,他這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吧。
畢竟歷史上那麼多皇帝,能留下關于自己成語和典故的是少之又少。
••••••
靜念禪院。
梵清慧與四大聖僧合謀之後,決定先派人跟宇文邕接觸一番,決定佛門的下一步動作,若是宇文邕有意和談,雙方關系便有了轉圜的余地,有了緩沖,佛門可以一邊休養生息,一邊遷回北地。
若是宇文邕堅決滅佛,想要一條道走到黑,那菩薩亦有金剛怒目,北周或許要換一個皇帝了。
事實上,佛教之所以能夠大興于世,追根究底並非是因為佛教有多少多少聖僧級高手,而是在于佛教教義極為適合安撫下層百姓,讓百姓逆來順受,甘于遵從上層權貴階級的統治,可謂與儒家治國的主流意識形成絕妙互補。
因而佛教才頗歷代受統治者的青睞,並在統治者有意無意地推動下大興特興,愚弄百姓。
但是,無論佛教勢力如何張狂,總有一條與統治階級心照不宣的紅線,一旦佛教勢力越界,就會引來統治階層的無情打壓……
那就是,當佛教開始組織自己的大型軍事機構,明目張膽地左右國家軍政局勢的時候。
那代表著,佛教已不滿足于作為主流意識的配角,意欲取儒家及權貴階層而代之,而這,正是儒家主流意識及權貴階層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北周滅佛,是大勢所趨,光靠宇文邕一個人根本無法推動滅佛,這背後還有諸多世家將門的暗中推動,為的就是共同瓜分佛門這塊大蛋糕。
雖然梵清慧他們自恃佛門勢大,想要跟宇文邕合作,化解矛盾,但這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沒有人願意做第二個梁武帝,更何況是雄才大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