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盛明安已經在潘教授手底下當了四個月的實習生, 每天學習和工作相結合,不是盯死數據就是跑數據,忙得不可開交, 工作和學習內容也實屬枯燥無聊。

不過他樂在其中,不像其他研究生叫苦連天。

繁忙之余的空閑時間, 盛明安會上社交軟件同陳驚璆聊幾句,多數時候踫不到相同的閑暇時間, 但不管時間再晚, 他們都會互相回復彼此的留言。

盛明安一開始不習慣這種聯系方式, 是陳驚璆主動並堅持了半個多月, 他便也漸漸習慣了。

這天中午, 在實驗室里盯著量子模擬項目數據的盛明安, 耳邊突然響起久違的黑科技程序上線的‘叮咚’聲︰【恭喜宿主完成‘學業有成’成就, 解鎖黑科技程序第三關卡及獎勵。】

【第三關卡小提示︰請證明暗物質最有力候選粒子之一,軸子的存在!】

【獎勵︰‘材料革命——石墨烯的產業化使用’, 磁分散電弧等離子體的數值模擬。】

【祝賀宿主完成關卡、攀登學術高峰, 不畏艱險, 敬科學,敬物理。】

結束語變了?盛明安挑了挑眉毛,不是以前簡單一句‘請宿主積極完成關卡’, 而是听上去更真誠的祝福語。

「盛神, 我來換班。」身後有同期研究生敲門進來說道。

盛明安點頭,交代了幾句實驗進程、科研器械使用以及目前記錄的數據變化後, 便收拾桌面的草稿本和手機準備離開。

同期研究生瞥了眼他頁面還亮著的手機,隨口打趣︰「跟女朋友聊天?」

「什麼?」盛明安抬頭,見他看向自己草稿本上面的手機聊天頁面,于是關閉屏幕回答︰「只是跟朋友聊天。」

同期研究生已經看見聊天界面最上面的聯系人稱呼‘哥’, 天天捧著手機跟記錄日記似的發文,除了科研就只在收到回復時變得表情生動,而且又喊‘哥’、又說是朋友,成年人懂的都懂。

「我明白。」同期研究生比了個‘ok’的手勢說︰「事關隱私,我不會到處說的。」

她只是沒想到盛明安的性-取向會是男性。

話說誰這麼牛逼摘下盛神?

要是認識的話,說不定能取經。

同期研究生古怪的表情讓盛明安感覺不自在,他搖搖頭到茶水間等外賣,一邊走一邊回想黑科技程序的關卡提示和獎勵。

解鎖第三關時,黑科技程序給予他一個獎勵、一道關卡,都是籠統廣泛的大課題,需要一步步完成‘學業’、‘事業’等光環成就。

‘學業有成’應該是指畢業。

不過從他拿到畢業證書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個月,黑科技程序才判定光環成就達成,不知道通關影響因素發生了什麼變化才導致時間延遲大半年。

盛明安喝了兩口黑咖啡,苦澀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成功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但也讓他眉頭忍不住緊蹙。

以前喝兩大杯苦澀的黑咖啡面不改色,現在喝兩口就受不了了。

盛明安思索他變得喝不慣黑咖啡的原因,應該是從去年進藍河科技研發光刻機開始,整整一年多,在陳驚璆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改掉每天空月復喝黑咖啡的習慣,由濃茶替代咖啡提神醒腦的作用。

實驗室的茶水間只有咖啡機,茶葉前幾天喝光了,只剩下一些沒提神效果的花茶。

盛明安倒掉咖啡,下單買了綠茶,心想如果陳驚璆在的話,一定會提前沖泡好茶水放置在他工作崗位的左右。

收回發散的神思,盛明安將注意力放在黑科技程序的關卡和所謂的‘獎勵’,首先是暗物質的候選粒子。

暗物質是物理理論上一種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不可見的物質,是宇宙的主要組成部分。1922年由天文學家卡普坦首次提出‘暗物質’的概念,之後被物理學家們以各種實驗間接論證其存在但無法直接證明、觀察和捕捉。

20世紀70年代,粒子物理學家研究出粒子標準模型,很好的描述了目前已知的基本粒子三種力(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及其組成物質,但中子中性而夸克內部帶有電荷且電荷被某種不知名原因影響而呈現均勻分布的狀態。

標準模型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于是又有物理學家作出粒子內部存在某個迄今未知的磁場遍布空間抑制了中子的不對稱性的假設,由此猜想進行調整粒子標準模型,允許該磁場的存在,進而得出存在一個新粒子的理論。

該新粒子被命名為軸子。

軸子幾乎沒有重量,目前無法被觀測,但數量無限多。

人們意識到軸子的存在可以用來解釋宇宙標準學模型中缺失的將近85%的宇宙質量,如果證明了軸子的存在,就能解釋暗物質的來源以及宇宙中主要的物質組成成分。

簡單點來說,人們通過解釋粒子內部的基本力和物質組成類比宇宙標準模型,通過假設粒子內部存在的某個磁場、某種新粒子,進而推斷出宇宙中的暗物質。

因為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世界的作用力都相似,彼此建立起來的標準模型可以互通有無。

理論上而言,軸子一定存在,但這個假想粒子只是‘可能’是構成暗物質的潛在粒子之一!

所以黑科技程序說的是‘暗物質最有力候選粒子之一’而不是‘暗物質粒子’這個肯定的答案,真是該死的嚴謹!

目前全球各國都在建立相應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裝置,華國15年發射的dampe(暗物質粒子探測),可能這麼說不認識,中文名‘悟空’就應該熟悉了。

其次還有世界最深地下室的‘熊貓計劃’實驗探測器于去年完成升級,也是探尋暗物質的大型機器裝置。

國外還有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國際多國聯合合作的新型探測器xenon1t等等。

以上是不同裝置、不同方式尋找暗物質的途徑,而證明‘軸子’的存在無疑可用德國的alps裝置、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ast裝置(世界最靈敏的軸子望日鏡),或者國內‘熊貓計劃’實驗探測的軸子暈望遠鏡。

除非親自參與這些科研大工程項目、得以操控大型科研裝置,否則光憑文獻和軟件模擬,絕對不可能捕捉到‘軸子’。

這一關著實很難!

盛明安暫且將其放置處理,轉而看向下面的材料革命,磁分散電弧等離子的數值模擬?

這跟石墨烯提取技術有什麼直接聯系嗎?或者有什麼直接作用?

黑科技程序總不會給他沒用的提示。

盛明安若有所思,陷入頭腦風暴中,從等離子體工藝制備石墨烯的方式聯想到目前已有的幾種技術。

射頻感應加熱等離子體、微波加熱等離子體,是熱解碳氫化合物合成石墨烯的技術,但耗能太高,產品均勻性低和穩定性不足,存在非常明顯的技術瓶頸,不能實現石墨烯的大規模產業化生產。

「磁分散電弧等離子?」盛明安喃喃自語︰「熱等離子體的技術,因為等離子體的導電率隨溫度升高,電弧自動收縮,要求石墨烯合成在瞬息之間……」

大面積均衡加熱難以準確控制,最終導致成品性能不足。

要想低成本、大規模生產就得解決產品均勻差和能耗高的技術缺陷。

但不管是那項技術都主要涉及到熱等離子體的原理,利用高溫下的熱等離子體條件實現復雜的工藝過程。

而實現熱等離子體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電弧熱等離子體。

可是熱等離子體分散狀態下必須達成大面積而且密度均勻分布的條件,也是當下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簡單點來說,采用熱等離子體技術合成石墨烯是獲得石墨烯的方式之一,而通過解決熱等離子體電弧分散狀態時的不穩定、不均勻性等問題,就是實現高質量低成本、產業化生產石墨烯的重要途徑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實現電弧熱離子體的技術缺陷?

草稿本已經被畫出了完整的樹狀圖,盛明安的目光又回到樹干最初的‘磁分散電弧等離子體’,猜測這大概就是解決難題的提示了。

這時外賣到了,盛明安收起草稿本,吃完午飯,回到實驗室繼續原來的工作。

他分配的科研項目是光量子糾纏態的制備和觀察實驗,正進行到快要收尾的部分。

光量子糾纏態是潘教授負責的一個國家科研項目,大項目衍生出數十個小項目,盛明安領隊的小組就分配到了其中一個。

光量子糾纏,被譽為鬼魅似的超距作用,原理是來自同一束光的兩個光子分離後,其中一個光子無論作出任何行為,另一個光子就算遠在宇宙盡頭也會作出一模一樣的行為。

物理學家們至今無法解釋光量子糾纏,將其歸納入量子力學並通過該理論研究光通信技術。

實驗通過半導體藍光激光器測量光子對比度,並通過該測量方式驗證貝爾不等式。

同期研究生是女孩,叫李楠。

李楠見他來了就主動讓開位置,同時將她中午一個小時內的數據記錄同上午盛明安記錄的數據歸納後的草稿遞過來︰「激光的聚焦和光路調節都按照之前模擬設定的數據設置好了,晶軸方向調成豎直,得出來的干涉條紋如下——」

她調出電腦存檔的截圖,黑色的圖片上出現整齊的白色條紋。

「但是測算過後的數據不太對,我找不到問題所在。」

「我看看。」

盛明安接過李楠的草稿,結合干涉圖反復看了兩遍,終于察覺到異常之處︰「糾纏度有點低。」

「是嗎?」李楠驚訝的湊過來看,心里一番計算後才難以置信的說︰「居然是這里出了問題?!那現在怎麼辦?」

盛明安沉吟,道︰「在轉換光路這里加入主輔兩塊晶體補償走離的光子。」

李楠順著他給出的建議琢磨片刻,眼楮發光︰「精妙!」

實驗大體方向和步驟沒有問題,就是容易忽略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問題,需要十足的耐心、細心和統籌全局、洞察每個步驟的錯漏之處。

簡而言之,一句話概括,物理是門嚴謹的學科。

盛明安環顧實驗室一圈,沒看到本應該留在實驗室里的另一道身影︰「張朝人呢?」

李楠撇嘴︰「上午又請了病假。」

盛明安挑眉,他這小組一共三人,李楠、張朝都是他的組員,大家搭伙做一個項目至今也有三四周了。

當他問張朝能不能簡單的完成單模光縴收集,而張朝對這個名字一臉茫然,盛明安就知道這是一個靠鑽研、以及大學各種加分賽事而成功保研或考研的投機者,科研的事靠不上了。

不過張朝一開始在實驗室打下手和跑腿時,表現還挺勤快,直到最近的一周,項目臨近尾聲,實驗室基本找不到他的人。

剛開始是遲到,然後缺席半天工作時間,不是生病請假就是家里有事。今天更夸張,直接請了一天的假。

李楠聳肩︰「反正是小組項目,現在項目結尾,他不用擔心被替換,當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缺席了。」她忍不住抱怨︰「沒出什麼力就想分杯羹,做人不要太會經營!」

科研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渾水模魚的搭檔,至少張朝不是坐享其成的領導。

遇到什麼事沒干卻搶走果子和榮譽的人,那才真正讓人想吐血。

盛明安︰「實驗剛開始幾天的通宵盯數據是張朝自告奮勇完成的,現在項目進入尾聲,他在也沒事干。有事忙的話,請假也沒什麼。」

他倒並非完全不通情理,如張朝這類人的舞台在社交、在外面的天地,實驗室和科研項目只是豐富履歷的裝飾。

而且張朝情商高,知道後期的實驗幫不上忙,所以最開始瑣屑、繁忙、四班程序化的工作都主動攬在自己身上了。

李楠不贊同,但也沒多說。

盛明安笑了笑,準備收尾工作。

恰在此時,身後傳來聲音︰「盛神,李大美女,我來啦——」張朝人沒進來先听到他爽朗的笑聲。

李楠嚇了一跳,問張朝來多久了。

「剛來。」張朝看向李楠,笑嘻嘻︰「怎麼?李大美女背後說人壞話?」

李楠︰「誰樂意說你壞話。」她剛才只是陳述事實罷了。

張朝︰「我擺了幾杯燒仙草放在茶水間的冰箱里,你們等會拿去吃吧。啊對了,盛神,我看你喜歡喝茶,茶水間的茶葉又喝光了,所以我買了新的茶餅放進去。」

盛明安一愣,說︰「多少錢?我發給你。」

張朝擺手︰「不用,就一點心意,因為我在項目里幫不上忙,也不太好意思……」

他撓撓頭,身材有點圓潤,笑呵呵的樣子有點像彌勒佛。

渾水模魚還恬不知恥和羞愧反省盡量彌補的做法還是有差別的,至少李楠臉色和緩不少,對張朝的怨氣瞬間散開。

盛明安也不由高看張朝兩眼,情商果然高啊。

他前世遇到過這種人,也遇到過將別人成果據為己有還趾高氣昂的人,毫無疑問前者過得順風順水,後者被一個舉報丟了飯碗和名聲。

遇得多了,盛明安就知道張朝這種人的處理手段就叫情商高,他們最適合作公關或人事部門。

李楠走到一邊盯數據,張朝則悄悄走到盛明安身邊低聲說︰「盛神,謝了。」

盛明安︰「?」

張朝︰「剛才幫我說話。」

他剛才在門口听到了他們的對話。盛明安如是想,‘嗯’了表示回應。

張朝不在意他冷淡的態度,其實在門口偷听到盛明安的發言,他內心還是挺感動的。

因為自知天賦不足,不是搞學術的那塊料,所以張朝很早就開始經營人脈,鑽研保研的路子,也的確如盛明安猜測的那樣,他是抱大神大腿參加各種加分競賽才考研成功。

雖然投機取巧但確實付出努力的汗水,只是這做派一直不受正經搞學術的學者待見,張朝便盡量攬活干跑腿的事。

以前一直被呼來喚去、冷眼嘲諷,這還是頭一次被一個學術學者肯定付出,還是正面的評價,還是比他以往抱的任何一條大腿更粗、更牛逼的大神。

張朝偷偷觀察盛明安的側臉,心想這就是真正的大神,實力非凡、寬和包容。

「我其實……最近在忙創業。」

盛明安回頭︰「啊,是嗎?」

張朝點頭,頗為激動的比劃手腳︰「就是作校園求職類的app,做第三方獵頭。」

作者有話要說︰  我大學時真有人做校園跑腿類的第三方,發布兼職、接兼職,抽取佣金。(我是找兼職的2333,發過傳單,聖誕節幫人折花、送花什麼的,食堂兼職(不是打菜,很輕松,光坐著記錄就行),也做過各種推銷,什麼房地產、小天才手表、點讀機、藍月亮推銷……做過很多兼職,熟悉每一款兼職軟件。)

我大一時還想去買飯盒等物品賣給新生軍訓,策劃什麼都做好了,苦于沒本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