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長安非派里,言平和日麥相見,看得薛副宗主和李秉的一頭霧水。
「言師父,你們見過?」
言平目光再次掃過日麥背後的青銅棍,試探問道︰「敢問閣下可是,大白石羌人?」
日麥點頭,微微抱拳,也跟言平打招呼。
「年輕時,我們曾經見過。」言平心中疑惑落地,淡淡說道︰「那一次,還是多虧了他施以援手,否則我當時未必能活著回來。」
說完仔細端詳日麥面容︰「只是二十年過去了,你似乎容顏未改?」
日麥只看了一眼敞開的大門,薛副宗主當下會意︰「這里說話不方便,我們進去說。」
偏殿中堂是尋常會客的地方,門口常有其他弟子經過。
四人從偏殿側門,一路魚貫,入了更里的小院。饒是李秉和非派關系匪淺,也是第一次知道非派之中,還有這樣一個院落。
院落不大,僅有四間房,一個涼亭而已,陳設十分簡單,甚至有些陳舊,但極為僻靜。
四人掩門落座,房間里甚至連茶盞也沒有。
「這麼說,真是你們。昨日,我見過孫大信和獨孤雩,他告訴了我西明寺的變故,說有兩人相助,一人似乎是木部的日麥大人,另一人似乎是襄王世子。」薛副宗主也不再打啞謎,干脆把話說開。
薛副宗主已經年過七旬,可是還是恭恭敬敬的稱日麥「大人」,難道日麥在木部隱修會里的地位不低——李秉狐疑,卻也不問。
「日麥大人來長安,怎麼沒有通知我們一聲。難道羌族‘聖許’已經推算出了這次西明寺的變故,讓大人來增援?」
日麥輕輕搖頭,指了指李秉。
李秉疑惑︰「我來說?」
見日麥點頭,李秉便將自己如何在梁州和韓臨淵遇到融教,又遇到日麥,已經之後在長安西明寺、香積寺發生的事情,草草跟兩位副宗主交代一下,其中隱去了一些細枝末節。
二人恍然大悟,薛副宗主長舒一口氣︰「多虧了你們撞見,否則被融教抓住了蚩尾應虺,他身上藏著妖界的隱秘,又事關三本《黑冥武經》的下落,一旦被融教找到,後果不堪設想。」
言平面色凝重︰「想不到融教四洞隱藏了這麼多年,居然又現身了。這兩年融教蠢蠢欲動,想不到這次連四洞也出現了。怕是融教已經暗中積累了不少力量,蓄勢待發,還是得小心防範為上。」
這話李秉倒是不以為然︰「十六尊者嗎?一路上我也遇到過幾個,感覺他們的勢力充其量也就是個江湖末流勢力,也算不上多厲害。」
雖然听了不少融教傳言,但一路上的見聞,李秉總覺得融教只不過是疥癬之疾,見慣了朝堂紛爭,對這些江湖小勢力,實在是覺得有些瞧不上眼。
言平聞言︰「世子莫要小看的了融教,所謂十六尊者,只不過是用來探路的‘棋子’,甚至八徒,都只不過是浮在外面的浪花,不足為慮。融教真正的勢力,其實都藏匿在四洞之中,不僅勢力龐大,更是隱藏極深。」
他頓了頓︰「既然世子殿下已經牽涉其中,融教的很多事情也應該讓你知道,我日後再慢慢說與你听。」
說完,言平面色更加嚴肅,看著日麥道︰「今日沒想到在這里遇到日麥大人,原本我們還在猶豫,要不去褒教求援。」
他長呼出一口氣,陷入回憶︰「
事情還要從約模半年前,我們查到了‘水之陣盤’的一點消息,似乎是‘先秦時期’發生的事情。
又往下深挖了一點,種種跡象都表明,‘水之陣盤’似乎是在東海,一個叫‘南駝島’的周圍海域,我們再三確認消息的可靠性,最終宗主決定,帶人去探查一番,于是就有了幾個月前,宗主出游的消息。
當時一起出發的,包括我和宗主在內,一共七人,都是金部隱修會的人,一路隱藏蹤跡,從鹽城入海,在諸個島嶼之間波折兩月,總算找到南駝島的位置,居然比我想的還要遠、它是琉球諸島之一,那里已經不是大唐國土,屬于‘山北國’。
南駝島極大,我在島上呆了兩月,也沒有走到頭。島上有集鎮,也有一些扶桑和中原商人,有人懂官話。我們雇了一艘大船,出海尋找水之陣盤。
說來慚愧,一路上我經常犯‘海暈癥’,于是在南駝島附近尋找時,我就不上船了,留在島上到處走走,看看能不能查探到別的消息。
由于補給有限,宗主的海船一般五天就會返航,可是最後一次,我足足等了十天,也不見他們回來。
意識到事情可能出了問題,我便雇了另一艘船,去海上找他們。
到了那片海域之後,很快找到了宗主的船,可是登船後才發現,船上一個人都沒有。不僅我們的人,甚至同行的船夫雜役都不見了。
我當時還在想是不是遇到了水匪海寇,可是當時船上六人都是高手,斷然不會尋常水匪海寇抓走。
更匪夷所思的是,船上所有陳設都保持原樣,財物魚獲一樣都沒少。看拉一下倉里的糧菜,大概只消耗了三天的供給。
和我同行的幾個船夫,見到這番景象之後,嚇得連忙掉頭就跑,他們管這個叫‘海神收人’,說是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海神看上了船上的人,收到海里去當奴隸,當地人對這件事情極為敬畏。
我好說歹說,讓他們在周邊多等了我一個時辰,我下海查探了一凡,一無所獲。
在我看來,所謂‘海神收人’,純屬胡扯,宗主必定是找到了什麼。但我在南駝島孤身一人,既找不到宗主,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留信一封,回來求援。
之後在海上又漂了一個月,才到重回大唐,原本是想立刻去離得近的‘風部’求援;但風部的事情,你也知道……」
言平說到這里,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日麥,見他點頭,才繼續說道︰
「于是又費了幾日,回到長安,打算多召集些人去再去找找。這件事情難就難在需要做的隱蔽,我門早上還在考慮去通知褒教求助,畢竟羌族聖許的本事……或許可以幫的上忙……」
言平說話欲言又止,似乎不願提及羌族聖許的本事,只在等日麥回應。
不過回話的倒是李秉︰「其實水之陣盤的位置,我……」
「知道」兩個字還未出口,日麥便伸手擋在李秉前面,不讓他再繼續說下去。
李秉更加疑惑︰所謂水之陣盤的位置,便是《陽月劍訣》那頁冥紗里隱藏的消息。當年蚩尤是怎麼到「水之陣盤」,自己「瞧」的一清二楚。
明明可以幫到言師傅和韓叔父,為什麼日麥會攔下自己,不讓透露水之陣盤的消息呢?難道是不想讓非派的人知道《陽月劍訣》的秘密?這似乎說不通?
還有听言師傅的意思,明明「風部隱
修會」離東海更近,為什麼他不去找風部,反而是回了長安?
而且,听起來,當時韓叔父得知水之陣盤消息的時候,並沒有通知木部和風部,只是悄悄帶了金部的人。
這麼看來,恐怖隱修會之間,也有不少密辛。
正當李秉思忖時,日麥已拿過筆墨,寫到︰「我可幫你找人,需世子同行!」
言平見字大喜過望︰「好!如果世子殿下也願意同去,我可以帶上金部的人,一定保護世子周全。」
言平從小看著李秉長大,還以為他不通武學,出入江湖總要有個照應的人。
日麥搖頭,再次寫道︰「分兩路,你們單獨走。」
「這……?」言平雙眉高聳︰「你要跟世子單獨去?」
日麥點頭。
言平思索片刻︰「也是,如果我們護著世子一起去,實在太過惹眼。路上有日麥大人保護世子周全,我也放心!」
日麥不置可否,但李秉總覺得日麥不想跟金部同行,還有別的原因。
「世子殿下可願去?」
終于,言平問了正主的意思——日麥和言平商量半天,怎麼李秉還未說話,似乎這行程就被定下來了?
「我今天來非派,其實是準備問點消息,然後去找臨淵的,他是我結拜義弟,又因為我的事情被融教抓走,我不能置他不顧……」
「世子殿下放心,我們已經打探到少宗主的消息,派了不少人手去池州,也聯系了池州當地的門派,既然去了那麼多人,總會找到消息的,眼下還是宗主的事情更要緊一些。」薛副宗主知道李秉任性起來,怕是勸不住,連忙曉以利害。
是啊,已經去了那麼多人,自己也沒什麼頭緒,確實不差自己一個。李秉暗道︰而韓叔父的事情,確實只有我能解決。
不知怎麼的,他又想起了蓷之逐早上的話︰「世子殿下,如若遭遇瓶頸,不妨去往東方大澤,或許能有轉機。」
難道真的要我去東海?
「好罷!」李秉短暫思量︰「也只能我和日麥去東海,臨淵兄弟的事情,只能拜托給二位了。」
薛副宗主︰「我們已經竭盡全力去找少宗主。」
「那這樣吧,我回府里寫一封信,蓋上父王的印,如果有必要,薛副宗主可以聯系池州的衙門,如果動用府兵,或許能幫的上忙。」
縱然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放下韓臨淵的事情,現在也只能放下,只希望他還安全。
「有勞世子。」
「事不宜遲,我即刻回府上準備。」
四人眼見事情落定,也不耽擱,各自忙了起來。
「我會為世子準備一份輿圖,記錄南駝島位置,和探查過的水域。世子出發前,可以來拿。」
李秉剛要說不必了,還是忍住。雖然不理解日麥為什麼不讓他說《陽月劍訣》里藏有水之陣盤位置的事情,但是也只能先隱藏起來,隨後再問。
短短的幾番交談,心里卻多了不少疑惑。
為什麼隱修會之間的關系如此復雜。
二十年前,日麥怎麼和言師傅有過交集?日麥又是怎麼樣二十年容顏不改?
韓叔父到底去了哪里。
原本因為解開真氣問題,才剛剛散開的愁雲,不到一天,又壓到心頭。這一樁樁麻煩事,壓得李秉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