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章 草原上的來信

朱瞻基的婚禮很成功。

整個過程,沒有絲毫可以挑剔的地方。

文官們很高興,眼看著原本一直到處惹事的皇太孫終于能定下性子來,他們覺得自己的未來可期。醉酒了的太孫言辭振振的說,內閣就將在朝中佔據越來越大的地位,內閣的人員也將逐步擴大。

武將們同樣很高興,太孫是如此的年輕,年輕人總是熱血的,在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榮耀和權力達到巔峰的如今,太孫是他們心中無可挑剔的人員。而依舊是醉酒中的太孫,更是發誓大明的東南西北都要有成果。

宗室也很高興,醉酒中的皇太孫,在敬酒的時候無疑吐露出漢王能夠領兵長期駐守東瀛。這個消息對于那些有想法的宗室來說,是這一年里最好的一個消息。

因為大喜,而高興的喝醉了酒的皇太孫,讓所有人都很是滿意。

文官們最近已經時常听聞,夏元吉、宋禮、金純這三位老大人,都有可能遷入內閣,而他們也能更大的上升空間。

武將們更是听懂了太孫的言外之意。

大明的東南西北是什麼意思?

如今南疆和東瀛都平定征服了,可北邊和西北還沒有啊!

只要大明還有戰爭的需要,他們就有會無數的榮耀去掙取。

至于宗室,大概是認為皇帝一家子開始寬松對他們的束縛了,就連原本鬧得不可開交的漢王,都能領兵在外,坐鎮一方。他們往後多撈點好處,皇帝一家子應該不會太過嚴苛吧?

文官和武將們的想法,大抵都沒有錯。

不過若是讓朱瞻基知道宗室們的幻想,大概是要笑出聲來了。

只不過他現在也笑不出聲。

皇宮里。

太孫大婚宮殿旁的偏殿。

太子爺朱高熾正跪在地上,臉上不住的冒著汗水。

大明皇帝朱棣,正雙手插著腰,挺著胸瞪著跪在眼前的兒子。

幾名宮人都躲得遠遠地,生怕皇帝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

其實這件事說來也好笑,皇帝今天之所以發火,都是因為皇帝覺得太子爺身為太孫的父親,也不知道替兒子擋擋酒,只顧著自己喝酒。

且加上老爺子更希望今天的大婚,那新娘子能再多一位,將南邊那位听說很是厲害的唐姑娘也給弄回來,但這件事情太子爺卻是一直沒有辦。

朱高熾覺得自己滿肚子的委屈,跪在地上不敢動彈。

兒子的婚事,他從頭到尾就沒有參合的機會,唐賽兒那丫頭更是帶著那什麼聖教在南疆弄得風雲水起,而南疆的戰事更是到了最後的節點,萬不可弄回來。

臉上有些委屈,心里卻是不由的嘀咕著老爺子太過苛刻,朱高熾覺得自己還不如和老二換個地方過日子。

听說東瀛有種開的白女敕粉紅的,叫做櫻花的樹木很多。

想來也是個安度晚年的好地方。

朱棣緩了一口氣,又狠狠的瞪了大兒子一眼,然後伸手指著躺在邊上軟榻上的大孫子︰「你這個太子爺,我看也是個沒本事的!好好的事情,人就醉成這樣。你是眼瞎還是怎麼?就不知道攔一下?有你這麼當老子的?」

朱高熾撇撇嘴,然後才抬起頭︰「爹啊,這新郎又不是我,臣子們找太孫敬酒,總不能也都給攔下吧……再說了,民間成婚,哪個新郎是沒有被灌醉的……」

他覺得老爺子就是沒事找事,為了要罵上自己兩句,就算兒子現在是清醒的,老爺子也能找到理由罵自己。

躺在軟榻上的朱瞻基,微微的動了一子,換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酣睡。

這一動靜,讓朱棣不由將剛剛出口的聲音壓小︰「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麼日子!朕五十多了啊!還有幾年能活?這人老了想的是什麼,還不是希望家里頭兒孫滿堂……」

這話已經是點的透透的了。

老爺子是要孫子回家好好努力,為朱家多多的開枝散葉。

然而這話听在朱高熾的耳中,卻是一股子的不得勁。

怎麼?合著就為了這麼屁大的事情,就給我這一頓好罵?

哦,難道就今天辦事,就能開枝散葉了?

合著您老人家想要朱家開枝散葉,就能像皇帝頒布旨意一樣讓人听話了?

朱高熾晃晃腦袋,沒有作聲,只是低著頭。

朱棣卻是看著兒子越看越煩︰「滾!省的在老子面前煩人!」

這不是呵斥,這對朱高熾來說是開月兌。

低著頭的朱高熾,趕忙露出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他正要起身辭退。

這時候,從偏殿外面就有人走了進來。

「陛下,九邊軍報。」

膝蓋已經從地上離開的朱高熾,渾身不由一震,又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而朱棣也已經是換上了一副凝重的臉色,看著進來稟報之人。

九邊。

對于大明來說,幾乎是最重要的兩個字了。

九邊是大明武功的展示。

但同樣的,也是大明無力徹底清剿北方賊寇的見證。

數十萬將士長年累月的駐守九邊塞外,舍棄家小,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在他們身後的大明億兆百姓能夠過上安穩日子。

九邊來的消息。

不是將士們殺敵多少,就是被殺多少。

再也沒有第三個選項。

朱棣沉著臉︰「說!」

「啟稟陛下,遼東都司義州衛奏報,太平堡換防之時,被韃靼部偷襲,換防官兵全數陣亡,敵軍入侵俘虜上萬關外百姓而去。」

靜。

整座偏殿里陷入一片死寂,安靜的讓人害怕。

就連伺候在殿內的宮人們,也不由的壓住了呼吸,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放肆!」

終于,朱棣在消化了軍報之後,怒斥一聲。

太子趕忙以頭磕地︰「陛下息怒。」

而一直酣睡在軟榻上的朱瞻基,也不由的渾身一顫,迷迷糊糊的睜開雙眼。

便看到老爺子一副雷霆萬鈞的樣子,正在眼前怒火沖天的來回走動著。

老爺子在發火。

朱瞻基心中一動,趕忙從軟榻上爬起身,鞠著身子小跑到來的身邊,跟著跪了下去。

朱棣看了一眼還晃晃蕩蕩的大孫子,心中的怒火稍稍的平復了一些,看向來人︰「五軍都督府的人呢?」

「回陛下,這一旬輪值內閣的是定國公徐景昌,人已經在外邊了……」

「讓他進來。」

朱棣依舊依舊是滿臉的怒氣,吩咐了一聲,然後就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看著跪在面前的兒子和孫子,朱棣突然冷哼一聲。

「太子爺,你都听到了吧。」

朱高熾只能乖乖點頭︰「回陛下,都听到了。」

「呵!」朱棣一挑眉︰「既然太子爺都听到了,你還整日在朕面前喊著要朕馬放南山,偃旗息鼓,與民終始!這就是你太子爺要的嗎?現在朕還沒有老,韃靼就來我大明殺人搶人,朕要是死了,你太子爺當了皇帝,能護得住我大明百姓嗎!」

皇帝這話很重。

朱高熾嚇得整個人都趴在了地上,趕忙解釋著︰「陛下……陛下……臣不敢……」

太子爺覺得自己是真的冤。

活月兌月兌的就是大明朝有史以來,天字第一號的冤人。

太孫喝醉了沒去洞房,他要吃掛落。

如今遼東都司出了事,他也要吃掛落。

是,他是太子爺,是監國。

可他不是韃靼的頭子啊,他又不能控制韃靼不來大明。

與民修善,那是為了整個大明,光知道打仗不知道施政,再殷實的家底子也有打光吃空的那一天。

朱棣是不可能有太子爺這樣的思想覺悟,他現在只知道大明的官兵被人殺了,大明的百姓被人給劫掠走了。

報仇!

是朱棣現在心中唯一想做的事情。

看著吞吞吐吐半天,說不出來一句完整話的太子爺,朱棣冷哼一聲︰「好!你太子爺要當聖人,那惡人就由朕來做!大明的官兵被殺,百姓被虜,朕去報仇!」

朱高熾猛的抬起頭,直愣愣的盯著老爺子。

他有些害怕被怒火侵蝕的皇帝,會提前發送已經在準備的北征之事。

大明朝如今剛剛在東、南兩個方向打開局面,皇太孫也剛剛成婚,革新之事剛剛展開,大大小小的事情錯綜復雜,要是這個時候北征,朝廷就會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垮。

朱高熾正要開口諫言。

早就隨著消息候在殿外的定國公徐景昌,已經邁著步子,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徐景昌急匆匆的進來了,直直的跪在皇帝面前。

朱棣也不客套,直接開口︰「遼東都司的事情,你知道,有何打算?」

徐景昌沒有立即回答,他看了一眼就趴在自己身邊的太子爺,以及不時側目看向自己的太孫。

朱棣則是冷哼一聲︰「說。」

徐景昌咽了咽吐沫,然後抬起頭目光堅定道︰「陛下劍指方向,便是微臣沖鋒之處!」

「好!」

听到徐景昌的話,朱棣當即大聲喝彩。

他要的就是徐景昌的這番話。

然後,朱棣就走到了太子爺面前,蹲子︰「太子爺,听清楚了沒有?朕的劍所指的方向,就是大明將士沖鋒的地方!」

朱高熾有些艱難的抬起頭,看著老爺子目光炯炯的雙眼,強忍著心中的畏懼開口︰「爹,沒錢……」

朝廷沒錢。

您老就算想要北征,也得等朝廷有錢了再說。

听著這話,朱棣的臉色一下子就拉了下來。

「沒錢?」朱棣將尾音給拖得長長的︰「朕怎麼記著,這南疆和東瀛的戰事,朝廷可是一分銀子都沒有花啊,怎麼?朝廷還沒有錢?」

還未等朱高熾解釋,朱棣的聲音再次加重︰「是下面的人給貪墨了,還是你太子爺拿著朝廷的錢,去辦自己的事情了啊!」

太子爺拿錢能辦什麼事情?

造反唄。

朱高熾被這一下子,嚇得整個人不停的顫抖著︰「臣……臣不敢……」

「你太子爺還有什麼不敢的啊!」

朱瞻基已經被這連番的大呼小叫給徹底的驚醒,他小心翼翼的抬起頭︰「爺爺……我爹他不敢這樣做……只是北征之事,非是小事,前前後後都得要張羅好了才行……」

「你閉嘴!」朱棣當即呵斥,沉著臉背著手在三人面前走來走去。

徐景昌察言觀色,終于還是乘著皇帝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後,開口道︰「陛下,太子仁義,乃是大明之幸,陛下戎馬一生,太子定然也是想要陛下能多多歇息,修養身子……」

徐景昌覺得自己這番話沒有說的太過的地方。

但是朱棣卻是冷哼一聲︰「仁義?你當咱們這位太子爺真的仁義?仁義的能讓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員,大半都是經由他點出來的。仁義的能讓整個內閣都為他說好話。仁義的能讓滿朝文武對他忠心耿耿。當真是好一個仁義啊!」

這話簡直就是在誅心。

朱瞻基終于是第一次感受到老爹這些年的可憐了。

就沖著老爺子這番話,幾乎就差將逆賊兩個字刻在老爹的腦門上了。

徐景昌更是心中大驚,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這番話竟然會惹得皇帝這般的大怒。

完了完了!我就該拿著朱勇他們幾個人一起過來的!徐景昌低著頭,目光卻是向著四周探望著,頭一次覺得能輪值內閣,其實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朱高熾的臉上則是不滿了震驚,他滿臉的錯愕,茫然的看著眼前的父親。

長嘆一聲,朱高熾直起了身子︰「爹,您是老子,自古老子罵兒子就沒有錯的。但您要是說兒子結黨為己,兒子不認!兒子監國,大明科舉朱筆批名,乃是為國選材。內閣是忠心爹的,爹不該懷疑他們的忠誠。至于爹說的滿朝文武對兒子忠心耿耿,更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大明是爹的,朝廷也是爹的。爹您可以說兒子假仁假義,但您不可以說臣子們不忠。他們都為了大明嘔心瀝血,為爹交代的事情如實照辦。」

「爹,您是真的覺得兒子有反意,還是覺著您不是為能讓臣子認同的好帝王?」

「今天您罵我,我知道。爹是想北征,想親自帶著咱們大明的兒郎去報仇。罵我,是在敲打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在兒子這里,爹您需要這樣做嗎?」

「朝廷沒有錢,是真的沒有錢。太孫大婚,戶部和內府,前前後後花掉了兩百多萬兩銀子。」

「您要北征,大概也不會比這個少。朝廷太累了,百姓太累了。」

「爹,報仇可以讓大明的將士們去做,可以讓九邊去做,為何您偏偏要親自北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