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一章 繼續炸

朱瞻基一直有個不太成熟,且很不靠譜的想法。

他一直覺得,若是自己在東瀛本島那座山下面,建造一個火藥廠,然後生產出海量的火藥搬運到那座山頂上堆積起來。

最後。

派出一個倭人。

倭人一定要帶著一個火折子。

等他到了山頭上,打開吹燃火折子,丟進火藥堆里。

畫面……

應當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美畫面的!

不過他有點不太確信,單單憑借火藥,是否能惹毛了那座山。

而且他更不確定,被惹毛了的那座山,會對整個大陸架造成怎樣的破壞。

所以這個想法,一直只是存在于他的腦海中,甚至連落與紙筆之間都沒有。

仁萬海灣就在眼前了。

海灣里停靠著鄭忠統帥的尋銀分艦隊的船只。

所有的戰船炮口都瞄準著陸地,這一點讓朱瞻基很滿意。

這是大明對東瀛文化促進的標志。

是給東瀛這些倭人,帶來文明的象征。

不用號手豎起號旗。

船上的旗號就已經向陸地上的明軍表明了來者的身份。

等到朱瞻基坐著小船,觸地沖岸後,尋銀分艦隊的政委和參謀們就已經帶著人圍了上來。

「鄭忠呢?」踏足在平穩的陸地上,讓在海上航行了許久的朱瞻基,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政委率先回答︰「監軍大人昨日一早,便親自帶著人進山了。」

朱瞻基稍稍有些意外。

沒想到現在這個鄭忠,辦起事來竟然如此的麻利。

東海艦隊監軍的位子,已經是到頭了,眼下別的地方也升無可升。

要不上次他幾名倭人女子?

朱瞻基心中如是想著,覺得自己有些賢明之主的氣派了。

參謀倒是在一旁緊跟著說︰「昨日監軍帶著人,似乎很是深入,半夜派了人回來索要火藥在山里開路。後半夜又有人回來,說是監軍已經找到了礦石。」

朱瞻基當時錯愕︰「鄭忠倒是副將啊!這麼快就找到礦石了?」

政委想起昨夜後面回來的人提及的事,有些哭笑不得的說︰「昨夜回來的人說,當時找到礦石,監軍那是一邊哭著一邊笑著,緊緊的抱著那塊礦石不撒手,然後半夜帶著人在河里頭翻找。」

「礦工的數量要按照計劃跟上,在漢王和王總督沒有徹底清剿消滅東瀛有生反抗力量之前,朝廷是不會遷移我大明百姓過來的。」朱瞻基看了一眼正在廢墟上繼續勞作著的倭人們。

幾名身著華貴的倭人女子,此時滿身的物資,臉上則是一道雪白、一道深黑,顯得有些嚇人。

作戰參謀回稟︰「我軍已派出斥候,向南北兩個方向移動探查,隨時可捕獲大批礦工用于礦場生產挖掘。」

政委則是顯得有些為難道︰「太孫,我軍此時只有五千余人,若是去除戰船上的人,這里只有三千多人,若是礦工人數過多,我等唯恐屆時生亂。」

跟在朱瞻基身邊的于謙輕笑了一聲。

他安撫道︰「第二批陸戰隊已經集結完畢,正在從杭州府登船,預計用不了多久就能過來。」

政委和參謀兩人眼前一亮︰「能有多少人?」

于謙想了想︰「漢王和王總督那邊是首要的,不過這邊最低也能抽調五千過來。」

「五千……」尋銀分艦隊的作戰參謀低聲重復著,然後目光掃向仁萬海灣兩側的山脈。

「此地兩側需要建立炮台、哨塔,至礦場區域沿線布置防線,礦工看管,作戰預備,大抵是夠了……」

見參謀如是說道。

朱瞻基點點頭︰「等本部掃清東瀛本島,除了各地諸軍之外,其余人手都會抽到到尋礦事宜上。」

東瀛本島設置諸軍,是為了這里的長治久安。

諸軍也是為了收集東瀛本島上的資源產出。

而開掘礦藏,則是與生產收集資源同等重要的事情。

尋銀分艦隊的政委和參謀們,見太孫已經定下計劃,便不再多言。

……

此時開春不久。

腳踩在從山底下冒出來的溪水中,讓人覺得有些冰涼。

仁萬海灣東部的深山之中。

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月兌下腳上的靴子,通過鞋帶系在一起掛在脖子上的鄭忠,正帶著尋銀隊的人,深一腳淺一腳的沿著溪流不斷的上溯。

河道越來越窄,水流也越來越急。

隊伍後面幾人各自背著一個沉重的籮筐。

在籮筐里,裝滿了從昨夜到現在搜集到的所有礦石。

盡管忙碌一夜,所有人都沒有合眼的機會,但卻沒有人說一聲累。

就連監軍大人都在隊伍的最前面,不是的翻開腳邊的石塊,尋找著更多的礦石。隊伍中的官兵們,更加不願意說自己累了。

「金子!」

「快過來!」

「裝起來。」

最前面彎著腰在溪水中模索著的鄭忠,忽然直起腰來。

帶著一片水花,只見鄭忠的雙手正高高的舉著一塊拳頭大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通體金燦燦的礦石。

狗頭金!

純度極高的金礦原石。

不!

甚至可以說,是純度極高的金塊!

隊伍後面背著籮筐的官兵,趕忙一蹦一跳的踩著水趕到了前面。

鄭忠則是如獲至寶一般的,念念不舍的深深看著手中的狗頭金。

「咱家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黃金原礦!」

「女乃女乃的,咱們大明要發了!」

盡管鄭忠的臉上很是疲倦,頂著一副黑眼圈,但他的臉上卻是布滿了燦爛的笑容。

背著籮筐趕來的官兵,則是笑著提醒道︰「大人,咱們快要到這條溪流的源頭了。」

河道中的礦石,都是在水的沖擊力下,從上游滾落移動下來的。

到達了源頭,也就以為的快要找到礦藏的位置了。

鄭忠小心翼翼的將手中的狗頭金放入籮筐之中,用胳膊將臉上的汗水和溪水擦干,順著河道上溯。

只見山澗碎石中,是一汪泉水,正在不斷的從地下涌上來。

在陽光的照耀下,泉水池底反射著迷人的光芒。

一道道的金光、銀光。

在泉水的折射下,散發著美妙的光暈。

「砍伐空地,安置營地,派人回去報信!」

大概可以確定找到礦藏位置的鄭忠,一坐在了岸邊的石頭上,大聲的喊著。

鄭忠的命令是有些錯誤的。

因為尋銀隊的官兵們,根本不用去賣力的砍伐周圍的林木。

昨夜就增援過來的火藥,在他們下到河道里的時候,就沒有再消耗多少了。

熟練操作火藥的官兵們,小心翼翼的將用油紙包封存的火藥取出,將一塊相較平坦也足夠後續建設營地的山林被布置上眾多的火藥包。

日月堂出品的引線,從一個個火藥包中穿過。

「警戒!」

「警戒!」

「所有人員後退!」

「所有人員後退!」

「準備點燃引線!」

「預備!」

「……」

「放!」

「……」

山林中,一道火光閃過,快速的燃燒起來。

隨後,無數道火光在山林中快速的爬行著。

引線燃燒所發出的獨有的聲響,回蕩在山林中,像是無數條大蛇爬行一樣。

隨後。

無數的轟鳴聲響起。

整個山澗,像是爆發了一場局部地震一樣,一時間泥土翻涌,塵土飛揚,無數的參天巨樹被連根拔起,在空中被巨大的沖擊力撕裂。

花花綠綠的枝葉,在整個山澗飛舞著。

然後緩緩的降落下來。

一大片的空地,在飛舞的塵土中逐漸顯露出來。

鄭忠張著嘴巴,雙手捂著耳朵,滿臉興奮的看著只是轉瞬間就出現的空地。

「埋鍋造飯!」

因為爆炸的沖擊力,讓整個胸月復之間還在不斷的氣血翻涌,但鄭忠卻是中氣十足的嘶吼了一聲。

如今隊伍中的火藥還有很多。

他已經準備,只等官兵們吃飽了肚子,就接著將眼前的這座山脈給炸開。

「鄭忠,你是不是在故意耗費軍械!」

遠處,溪流的下流傳來了一道質詢聲。

如今的鄭忠,乃是大明水師第一人三寶太監鄭和的唯一義子,更是大明東海艦隊的第一任監軍。

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權柄,權勢滔天。

然而,听到這樣的質問。

卻是讓鄭忠臉上更加的喜悅。

他顧不得高低不平,布滿石塊的溪流,幾乎是連滾帶爬的,整個人在溪水中向著下游剛剛傳來聲音的地方跑過去。

等看到太孫的身影。

鄭忠噗通一聲,就跪在了溪水中。

他幾乎是兩眼都快要落下淚來,通紅一片。

「太孫……太孫……」

鄭忠哽咽著︰「太孫……奴才找到礦了!」

一時激動的鄭忠,竟然是忘記了自己渾身的泥水,雙手緊緊的抱著朱瞻基的一條腿。

跟在朱瞻基身後的尋銀分艦隊的總政和總參,兩個年輕人看著分艦隊的主官這幅模樣,不由的有些丟人的側目偏頭。

于謙則是一臉的好笑,覺得只要有鄭忠在的地方,自己的心情都會格外的好。

「監軍大人忠心國事,渾然不顧自身,如此忠義,讓人敬佩不已!」

鄭忠止住了哽咽,抬頭有些茫然的看向于謙。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貨竟然會夸自己。

他到現在,可還記著,就是因為這個于謙,才讓自己背上了買官賣官的罵名,被朝廷里那幫子真正沒有亂子的文官,給好一陣的彈劾唾罵。

若不是陛下信任,太孫支持,就算他是三寶太監的義子,也是要月兌一層皮的。

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

鄭忠淡淡的看了一眼于謙,收拾了一下心情︰「于經歷過獎了,咱家是太孫的家奴,自然是以太孫唯命是從。太孫要咱家往東,咱家絕不往西!太孫要咱家找礦,咱家就要給礦找到!」

被頂了一下。

于謙翻了翻白眼︰「監軍之忠心,無人能比!」

「咱家對太孫忠心耿耿!」鄭忠回了一嘴。

朱瞻基哼哼了一聲︰「鄭忠,不要拍馬屁了!帶我去前面看看。」

見到太孫發話,鄭忠連連點頭。

「太孫,奴才這就帶您過去。您是不知道,就在剛剛,奴才可是親手找到了一個拳頭大的狗頭金!」

……

狗頭金握在手上。

稍稍掂量掂量。

很有分量感。

朱瞻基滿意的點點頭。

或許,這塊狗頭金可以給送回應天城,好讓老爺子知道東瀛這邊的戰爭投入,是能收回成本的,也能讓那幫天天狂吠的貨色能夠乖乖的閉上嘴。

「鄭忠,你要是能找到比這個更大的……」

「太孫!奴才一定能找到比這塊更大的!」

還沒等朱瞻基將許諾的話說完,鄭忠就已經一臉堅定的發著誓。

朱瞻基笑著搖搖頭,不打算打擊鄭忠的積極性。

他同樣是涉足在冰冷的溪水中,走到了山澗源頭。

絢麗的光芒照耀在他的臉上,讓他閃閃發光。

看著眼前的山林,已經周圍這莫名熟悉的地形,讓朱瞻基最終確定,他要找的東西找到了。

石見銀山。

或者說是大森銀山。

在倭人手中,巔峰時期年產百萬兩白銀,附帶不計其數的黃金和伴生的黃銅、黃鐵、方鉛等礦石。

在一百來年後,這座礦場生產出來白銀,佔據了整個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

如此有名的礦場,其地形地圖,早就被朱瞻基記載了腦海之中。

也正是因此,鄭忠所帶領的尋銀分艦隊,才會如此精準的從仁萬海灣登陸。

而在東瀛本島上還有其他幾座礦場,不過朱瞻基只有一些模糊的記憶,真正要找到,才是需要依靠時間去不斷的確定。

而眼前的這座銀礦,如今落入大明的手中。

朱瞻基相信,會爆發出比倭人掌握時期更多的產量。

而在大內家、尼子家、毛利家、豐臣家、德川家、江戶幕府等多方勢力手中流傳控制權的石見銀山,也將在大明的手中長期持有。

這真的是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

這座銀礦,知道近代還處于開采狀態。若不是當時因為礦道透水,而不得不關停封山。

哪怕是到了現代也會繼續開采。

當然,也可能是可開采的礦脈卻是沒有了。

但朱瞻基認為,更多的可能是,當時銀價下跌,開采難度增加,以及需要保護積累礦脈的原因,才會在礦道透水之後,促成了關閉的原因。

但不管這些原因。

如今,大明可以在看得見的未來,持續性的開采。

「來人!將火藥都搬過來,尋找合適地點爆破山體,發掘礦脈!」

東海艦隊大炸逼的源頭。

朱瞻基站在山澗石頭上,指著眼前的山體,大聲的下令。

隨著他一起過來的無數火藥,被快速的運到山體下。

在仁萬海灣已經歸化建造的火藥工坊的支持下。

可以預計到,這里的山脈終有一日會變成礦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