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們換個監國吧

「啟稟陛下,臣有話要說。」

正待朱棣剛剛開口,已經許久沒有開口說話的朱瞻基,再次出聲。

瞬間,他僅憑一人之力,再次盡收朝堂上所有的關注。

朱棣默默點頭。

他決定給孫子最後一個機會,看這小子還能說出什麼來,還能為自己在交趾實實在在殺了上萬已經投降之敵的事情,做出何種解釋。

朱瞻基沉聲正氣︰「臣自認自去歲以來,所做行為有失偏駁,臣請陛下革去臣一身職務,責令臣圈禁應天,安心研學。」

去職圈禁!

這是從去歲,朝野內外,清流們一直以來想要達成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如今的皇太孫尚且年輕,正是多多學習儒家典籍的時候,就該安下心來好好讀書,多去了解聖人對仁義道德的解釋。

而不是舞刀弄槍,天南海北的到處亂竄。

然後去了一趟南疆,便是血流成河,南疆藩屬宣慰司離心離德。

呂震等人紛紛抬起頭,期待他們的皇帝陛下,點頭同意似乎是已經幡然醒悟了的皇太孫的請求。

畢竟,他們從一開始也沒有想著,就要真的將皇太孫給定成大不敬、大逆的罪行。

為的不過是要皇太孫守規矩。

至于遵守什麼樣的的規矩。

那自然是教育皇太孫的師傅們的事情了。

他們是在爭奪皇室繼承人的教育權!

如同當年,教育允炆一般。

至于為何圈禁于應天,而不是東宮。

在呂震等人的心中,所想的大抵是,皇太孫終究年輕,不可能一直安心待在東宮。

想著不在朝堂折騰的時候,還能在應天周邊游玩。

于是,呂震等人也就沒有在多加限制和反對。

按著他們的設想,皇太孫自此不理朝政,安安心心的跟著他們做學問,等到三五十年後,已經老成穩重的皇太孫。

將會是大明朝,最為賢明的帝王。

于是,他們罕見的,統一附和起朱瞻基的言論。

「臣等無異議。」

「太孫能迷途知返,便是回頭是岸,為時未晚。」

「太孫終究年輕,南疆初臨亂賊,一心為國,做出些許偏駁之事,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臣等諫言,是否可以為太孫甄選數位賢達大儒,常在太孫身邊教習。」

「誰年輕時都會犯錯,既然太孫殺的都是些該死之人,便也不算罪。」

「至于南疆宣慰司……臣听聞,南疆窮困,想來也不說定,他們真的是一時糊涂,起了貪財之心……」

「想來廣西都指揮使鄂宏大出兵,已經嚇住了南疆藩屬,此時將其召回。一來免了朝廷大舉用兵,所帶來的耗費。二來,也起到警告的作用。」

一時間,這些先前還在搜腸刮肚,要給朱瞻基定罪的清流大臣們,竟然變得格外的大度。

朱棣想了想。

這一想才發現,去年應天城中好幾樣大事,都是自己這個寶貝孫子折騰出來的。

孩子還小。

還是該多讀書才是。

朱棣點頭開口︰「人非聖賢,能知錯就改,便是好事。自然你要去了職缺,便安心待在應天讀書吧。」

朱瞻基當即叩拜謝恩。

加下來,群臣就該再次附和贊許皇太孫的品性,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然後在皇帝面前,針對剛剛提到的教習皇太孫,先拋出幾位早就準備好的名單。

皇帝這個時候,大抵也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

然後……

日積月累之下,想必皇太孫會真正成為大明朝優秀的繼承人。

可是,剛剛叩謝完的朱瞻基,卻是再次開口。

「陛下,臣還有話要說。」

滿朝愕然。

紛紛猜測。

這孩子,不會是又要提出什麼要求和條件吧?

想了想,無數道眼神交流之後,他們覺得除了不能出應天,就是將整個秦淮河搬進東宮,他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

「臣啟奏,太子有話要說,太子覺得自己有失教導,疏于管教,方才致使臣放縱,做出諸般錯事。

太子以為,自己理應承擔部分責任。為朝廷做出表率,宗室與庶民同罪,太子自請交出監國之權柄,閉門思過。」

眼看今日朝堂上諸事安定,太子爺再次昏昏欲睡的時候。

徒然听聞此言,頓時一個激靈。

他目瞪口呆的看著身邊的兒子。

老子可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老子還能再敢一萬年的監國!

你小子,怎麼就給老子的職位弄沒了!

你小子受罰,莫要拉老子下水啊!

可是在這朝堂上,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

文官們同樣是一臉震驚。

上一次朝會,朝廷已經做好了皇帝北巡後的安排。

依舊是太子爺留守應天,監國軍政要務。

怎麼現在,太子爺就撂挑子了?

兒子有罪,老子受罰?

太子爺您當晚可不是這樣和我們說的啊。

怎麼現在,是要給咱們換個監國?

朱棣的目光,已經很不好看的鎖住了自家老大。

朱高熾被看得又是一個激靈,正要起身解釋,卻是被不孝子的膝蓋,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將自己的衣袍死死的壓住。

竟然是動彈不得。

他正想要直接開口解釋。

卻又被不孝子插嘴打斷︰「陛下,子不教父之過,今日入宮之前,父親已經訓斥多次,方才有我今日幡然悔悟。

父親更說,這一次的過錯,他亦有責任。此等情況之下,再做監國,有失偏駁,有損朝廷顏面,萬望陛下答應太子此番請辭。」

完美的解釋。

你們是不是還在想,我今天為什麼這麼直接就認罪了?

告訴你們吧,都是被我老子罵的。

我老爹都要辭去監國了,我總不能還在朝廷里辦差吧,那也只要跟著一起圈禁應天咯。

合不合理?

合理!

朱高熾如坐針氈。

他覺得老爺子的眼神,幾乎已經從自己身上掛下去百十斤的肉。

「你就這麼不想干監國的事情?」朱棣的聲音幽幽的發出,目光一片陰沉︰「還是覺得,你兒子做的事情沒有做,要以此來要挾朕?」

身為皇帝,朱棣此刻用最大的惡意,卻猜想自家老大的行為,是怎樣的意圖。

朱高熾慌了。

呂震等儒教清流大臣們,也慌了。

「陛下,太子斷無此意,太孫忠心耿耿,監國有度,任勞任怨,絕無以此要挾陛下之意啊。」

「還請陛下寬恕,太子必然是過于自責,方才有此言論,萬望陛下莫要當真。」

「太子,您快于陛下解釋清楚呀……」

「陛下,您即將北巡,京師斷不能沒有太子監國,大明軍國大事,需要有人盯著啊。」

「……」

朱瞻基自從說完了話,就在寬大的衣袖遮擋下,拉住老父親的手,他則是一直低著頭。

听到身後,以呂震為首的清流大臣們的言論,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譏諷。

這些人此刻,就像是精神分裂一般。

方才是那般打壓自己,此刻卻是這般發自肺腑的為老爹求情。

朱棣卻是被徹底的激怒了。

「大膽!」

「你們是覺得大明朝沒了朱高熾,就要亡了嗎!」

這話太過嚴重了。

呂震等人再不敢開口求情。

朱棣滿臉陰沉,陰雲密布。

他不給任何人開口的機會,直接聖裁︰「太子有失教導,奪去監國,于東宮閉門思過。朕北巡之後,應天交由漢王朱高煦監國,署理一應軍國政務。」

在場大臣們,還想要做最後的勸說。

然而,皇帝陛下已經憤然起身,甩著衣袖,揚長而去。

皇帝走了。

不顧所有人的想法,似乎是帶著驚天的憤怒離去。

然而,殿內卻沒有人急著離開。

無論文武,派系。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靜靜的盯著上方,離著皇帝御座不遠位置的東宮兩父子。

對于文官集團中的部分人來說,他們不過是希望,通過這一次奪回皇太孫的教育權,主導皇太孫的治國理念。

他們很自信。

只要皇太孫能安靜下來,老老實實的待在應天,他們有信心用儒家的道德仁義,感化對方。

可他們沒有想要,將仁愛、寬厚,完全恪守儒家教育的皇太子給弄沒了。

從靖難開始算起,皆是皇太子監國。

如今,不再這樣。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開端。

內閣里的幾位,是翰林,是大學士,亦負有教導太子的責任。

他們想開口,最後卻在首輔胡廣的暗示下,按下心中的急切和煩躁。

所有人都很清楚。

皇帝說出口的話,斷無再收回去的道理。

此次皇帝北巡,漢王監國,已成定局。

朱高熾長嘆一聲,無奈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兒子。

若不是因為這是自己家的崽,太子爺當場就要將其打殺了事。

「太孫方回,宮中盼歸。各部衙門諸事繁雜,諸位需速歸。」

太子面對著文武大臣們,言簡意賅的勸說了一番。

他就垂著雙手,眼簾微微下垂合上。

大臣們眼看太子爺一副不願意多說的樣子,縱使心中安生懊惱,卻也無可奈何。

最終,也只得是行了禮,默默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從殿中退了出去。

他們要去商議,接下來太子不監國,會對朝政帶來怎樣的影響。

等到人去樓空,殿內只余下東宮兩父子。

朱瞻基提著心吊著膽,默默的開始想要挪動腳步。

「站住!」

一聲驚呵,從太子爺的嘴里發出。

朱瞻基立馬停下了小動作,身子挺拔如松。

「回來!」

太子又呵斥了一聲,雙手叉腰,滿臉的怒火待發。

朱瞻基無奈的憋著嘴,眼神求饒的看著老父親︰「爹,您听我解釋……」

「住嘴!」朱高熾抬起手,就沖著不孝子的腦門,猛的一擊︰「說吧,你到底想干什麼?」

老父親真的是被氣糊涂了。

朱瞻基心驚膽戰的看著四周,連忙拉住老父親的手,眼神颼颼的瞟向周圍。

這可是在宮里頭,誰知道什麼地方會藏著個人,將這里發生的事情,統統都告訴了老爺子。

但也顯然,正是因為太子爺被氣糊涂了,才會在這個時候丟了往日里的謹慎小心。

等到不孝子提醒之後,趕忙收起臉上的不滿,他怕等下被自家老爹知道了,會覺得他是在埋怨老爺子。

「走!回家看我怎麼收拾你!」

朱高熾低低的罵了一句,一個反轉,已經是拉著不孝子,就往宮外走。

……

皇城西。

佔據整條街的奢華府邸,行人少見,府門緊閉。

這是漢王府。

里面住著,大明朝最最尊貴的男人之一。

應天城里的消息,從來都不會留過夜。

朝堂上的消息,每每都像是刮大風一樣,頃刻之間就傳遍了整座城。

王府外,獨屬于漢王府的一條街上。

忽的傳來陣陣馬蹄聲。

很是急促。

表明了其主人心中的迫切。

把守漢王府府門的護衛,連忙手掌搭在腰間刀柄上,目光冷凝,盯著馬蹄聲傳來的街口。

「開門!」

「本王找王兄有要事商議!」

大明朝趙王,朱高燧殿下,一身勁服,單單領著四名護衛,已經是趨馬到了漢王府門前。

未等身下戰馬停穩,朱高燧已經直接跳了下來。

手中的馬鞭,直接丟給了漢王府的門口護衛。

他也不等府門徹底打開,直接推門而入。

一路上,長驅直入。

趙王殿下突然大駕光臨,漢王府上下一片惶恐,不知道這位三爺是不是要找自家二爺麻煩。

而朱高燧,卻好似知道老二在什麼地方。

不多時,便進了一座小院,徑直推開一扇房門。

屋子里的窗是合著的。

原本光線昏暗。

隨著朱高燧推開房門,屋內一片放亮。

漢王朱高煦正坐在正中的茶幾後,在他面前另有兩只茶杯。

皆是半杯茶水,卻還冒著熱氣。

顯然,不久之前,剛有兩位客人離去。

听到門口傳來的嘈雜,朱高煦皺眉抬頭,不滿的看向門口。

屋外的陽光有些刺眼,讓朱高煦不得不微微眯眼。

他依舊是皺著眉︰「老三?你怎麼來了?」

朱高燧也不管老二,反身實實的關上了門,直接走到老二面前,手臂豎放在茶幾上,向旁邊一推。

兩只未知客人用過的茶杯,就被推到了茶幾邊緣。

「二哥,你是監國。」

朱高燧的嗓音很是低沉,卻難以掩飾他心中那不知名的情緒。

有激動。

有不解。

有迷惑。

有懷疑。

當然,還有一些別的,朱高煦不知道的情緒。

朱高煦靜靜的看著老三︰「老三,你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嗎?」

監國啊!

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餡餅!

誰會傻到不要?

朱高燧目光一凝,聲音壓得更低︰「你是說……這是老大的計謀?」

自靖難開始,老大就是留在北平全權負責後方事宜的人。

等他們家到了應天城,每每到了皇帝出巡,亦或是北征,同樣是老大留守監國。

他們兩,從來就沒有想到,會有一天,監國的位置上不是老大。

雖然有想過,但沒有想到。

朱高煦從一旁取了干淨的茶杯,為老三倒上一杯茶,推到對方面前︰「按理說,這一次瞻基在南疆,屬實是立了功勞的。不論他是不是無令統軍,還是分離南疆諸宣慰司。這份軍功卻是實實在在的。」

朱高燧搖搖頭︰「但今日在朝堂上,老爺子並沒有封賞。」

朱高煦苦笑一聲︰「所以,這才是我最想不明白的地方。最近,鄂宏大在南疆的消息,不時的送到應天。他在做什麼?」

還沒等老三回答,朱高煦已經自顧自的接上了話。

「他在為大明開疆拓土!」朱高煦目露精光︰「他是在朱瞻基的命令下,再為大明開疆拓土。老爺子是好面子的,此等文治武功,就算有朝臣攻訐,也不會沒了這份功勞。」

朱高燧安靜下來,皺著眉深思沉吟︰「還是二哥你看得明白。」

他低低的說了一聲,然後默默的抬起頭,目光平靜的注視著,已經被加了監國權責的老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