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回去後,並沒有馬上閉關,而是帶著眾女大肆慶祝了一番!
按理說,這等重要之事,就是大擺宴席都說的過去。
可李玉在道門中幾乎沒朋友(咳,自信一點,把幾乎去掉!),沒有認識人,再大擺宴席,那場面就有些尷尬了。
不過也挺好,外人是什麼態度,他都不在乎,有眾女陪著就可以了。
其實也是他的實力增長的太快了,讓人不知道用什麼態度來對待他。
況且,李玉來道門之後,所有的時間都在用來修煉,哪有什麼時間交朋友!
不夸張的說,未來兩三萬年內,他依然還是這麼忙碌!
……
眾女並沒有陪李玉太久,放松了一個多月後,便都去閉關了。
李玉與她們的修為差距越拉越大,她們哪能不著急呢,就是做花瓶,也要做個實力強大的花瓶!
其實眾女現在的實力已經提升的很快了,前提是不要跟李玉比
李玉自己倒是沒急著去閉關,而是為神識分身們分配好任務後,他自己則經常在七寶空間中撫琴。
越是到了高深境界,越要控制好心態,心浮氣躁是要不得的。
他的修為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平時沒事修煉時,都是肉身、靈魂和混沌本源之力一起修煉。
融合法則之事交給神識分身就可以了。他的本體只需要隔段時間就去同化神識分身一次就行。
弄明白了大量的小道韻片段,就相當于對天道的理解加深無數倍!
融合起法則更是得心應手,短期內根本沒有什麼瓶頸可言!
之所以經常撫琴,也是在彈奏天道序曲之時,尋找自己曾忽略過的地方。
他可不想像三大天尊那樣,修煉到頂了,卻遲遲無法突破!
原因就是他們在感悟和融合法則之時,漏掉了不少東西!
天道序曲查缺補漏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但他也沒有完全依靠這個。
他有著大幾千的神識分身,無時無刻的在不斷
的從頭梳理各種法則的修煉歷程,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尋找到缺陷之處!
縱觀整個修煉系統,其實每個等級都需要把基礎打牢,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後的晉級中,沒有所謂的桎梏!
在剩下的五千年中,他除了獨自撫琴外,還經常找三位天尊聊天。
他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是想多知道一點別人的修煉路程,從而更加的完善自己。
李玉接下來要走的路很簡單,只需要再進去道韻空間兩次就可以了,然後就是慢慢等著神識分身們將各種法則融合成功!
除了三大天尊外,李玉也開始主動試著與內門中人結交,不過他與這些人多數談及的,都是修煉方面的事。
在基礎的修煉上,李玉足以做任何人的老師!
凡是與他交流之人,也都很歡喜!因為他們學到的,要比付出的多的多!
所以,在短短的幾千年中,李玉在內門中的地位和人緣直線提升!
三大天尊山上的修士幾乎都與他交流過,大到天尊,小到打雜的童子,李玉都是一樣的認真態度!
後來,他更是下了仙山,經常與下面之人交流。
他這種與人為善的態度,眾人都以為這是與他們結交關系,可三大天尊卻知道,李玉這是處于一種長期的悟道狀態當中!
這種悟道不是一門心思的修煉,而是時刻保持著悟道的心境,與別人交流的同時,也在驗證著自己的道!
底下之人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麼,只有三大天尊知道,李玉這是大道將成之兆!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十分的漫長!
就看李玉能不能堅持到大道圓滿了。
這里的大道圓滿,並不是修為上的圓滿,是李玉自己的道的圓滿!
假如真的有一天,他走到了這一步,那他後面的修煉將是一片坦途,修煉到道尊後期巔峰只是時間的問題!
至于能不能突破後期巔峰,達到徹底的合道境界,這個沒人能說的清,也從沒有人達到過這一境界!
鴻鈞道人為什麼會外出游
歷仙界?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也是跟李玉一樣。
只不過,鴻鈞道人的意境要差了很多,他自己都沒注意到這一點,一切都是按照本能行事而已。
……
內門又一次經過了緊張而激烈的大比,李玉和眾女這次只是個看客。
天尊已經悄悄傳音給眾女了,李玉的心境正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讓她們不要太過刺激李玉,一切都順其自然就好。
其實李玉的這種特殊狀態,他自己都沒發現!他只是感覺心態被自己調整的很好,這樣修煉的速度極快,沒必要從這種狀態中月兌離。
對李玉有好處的事情,那就是眾女的大事!
所以,李玉在這段時間,無論做什麼,她們都依著,哪怕玩耍……
……
又一次進入道韻空間,李玉對這里已經隱隱有熟悉的感覺了。
那些被他徹底悟透的道韻片段,仿佛是他的朋友般,友好的在跟他打招呼。
李玉面帶微笑,帶著眾女來到一個相對陌生之地,然後便開始感悟道韻!
按理說,到了後期,道韻是愈加難以感悟的。就是三大天尊,在這片道韻空間中,都沒有將所有的道韻悟透!
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自身的法則、意境、修為以及對天道的理解
太多了!
修煉之道浩瀚無邊,就是李玉這種全面修煉之人,都能經常遇到他怎麼都搞不懂的道韻片段!
不過他也沒太過糾結這些難題,而是將這些弄不懂的道韻片段牢牢記住,回去再慢慢研究就是了。
即使弄不懂也沒關系。
很可能是他現在的修為和眼界被限制住了,早晚有一天,他會找到答案的。
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沒必要知道答案,只要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和過程,結果並不是那麼重要的。
可能天道也是這種意思吧……
萬年的時間,倏然而逝。
出來後的李玉依然如同先前那樣,不喜不悲,嘴角只是掛著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