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你們幾個不要亂跑,跑丟了咱就收拾你們。」小小朱扭頭,看著弟弟妹妹大聲說道,「不听話,咱以後就不帶你們出來玩!」

朱如意幾個自然是乖乖听話,不過也很好奇,「大哥,那里有人在噴火。」

「那咱帶你們去看雜耍!」小小朱立刻作出決定,說道,「咱也喜歡看,就是好玩。」

朱文埂蹭到小小朱跟前,說道,「大哥,這里頭的雜耍不好看。去咱家,咱家總是讓這些班子去演,飛叉、中幡、蹬桿、筋斗,都好玩。咱現在去放炮竹,那才好玩。」

「咱說了去看雜耍,再放炮仗。」小小朱立刻作出決定,看起來很霸道,「看了雜耍,咱們再去找貨郎,去看花燈。咱要買好幾個貨郎,還要給弟弟帶回去。」

朱文埂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小家伙知道他的這一位兄長很厲害。他雖然親近兄長,但是也會害怕他的這一位堂兄。

就像他的父王一樣,雖然和皇伯父非常親近。但是一旦皇伯父做出了決定,那麼他的父王自然也就只能乖乖听話了。

朱允熥父子的為人處世,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是比較相似的,這一對父子也確確實實知道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老朱心情很好,對朱允煐說道,「垠兒雖說總是在咱跟前,只是在這些個兄弟跟前,說話還算很硬氣。咱看著和你爹、和你很像,弟弟妹妹都給管的規規矩矩。」

朱允煐笑著點頭,對于這一點也是有些信心,「除了垠兒自個兒還算出息,也是祖父幫著他。要不然這些個混小子,也不一定知道怕他。咱的這個兒子,以後也是能管得住宗室。」

老朱似乎就沒有這麼樂觀了,笑著調侃著說道,「真要是管得住宗室,你得開個好頭。你那些個叔父里頭,也有好些不省心的。你這個當佷兒的,怎麼去管?」

這一下也就讓朱允煐尷尬了,因為老朱說的這些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實,這也確實算得上一件比較棘手的一件事情。

別看大明朝的宗室現在是整體不鬧什麼事情的,就算是朱允煐當初的‘削藩’,實際上整體也沒有什麼波瀾,可以說絕對的風平浪靜。

當然了,那也是因為削藩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老朱和大朱做主。哪怕是秦王、晉王這些當兒子、當弟弟的,只能是乖乖的听話。不要說反對了,連聲埋怨都只能在心里。

只是大明朝的這些宗室,也可以說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和朱允煐同年的十三叔代王朱桂仗著親王的身份,時不時的讓府衙的官丁幫他做私事。現如今宗室可以參與到一些經商的事情,朱桂也動不動就欺行霸市。

谷王朱橞呢,和老朱一樣對土地無比熱情。自己有了土地還不夠,喜歡奪人民田地、侵吞賦稅,府上的惡奴、家丁也時不時的作惡。哪怕殺了一批惡奴,谷王依然我行我素。

這大概也是因為谷王仗著自己的身份,知道洪武皇帝不可能真的重罰他,英示皇帝到底是晚輩也不好多做什麼。

谷王朱橞呢,和老朱一樣對土地無比熱情。自己有了土地還不夠,喜歡奪人民田地、侵吞賦稅,府上的惡奴、家丁也時不時的作惡。哪怕殺了一批惡奴,谷王依然我行我素。

老朱在世的小兒子朱?雖然只有十四歲,但是喜歡騎馬奔馳于郊外、動輒襲擊躲避不及的百姓。剛剛開府了,就生活縱欲而無法度,喜歡削發果身與男女雜處無所顧忌,並以此為樂。

哪怕宗室里頭也有著不少還算是賢良、比較有出息的,但是也確確實實有著那麼一些看起來比較紈褲、不法的,這些也都是朱允煐感覺到比較頭疼的地方。

老朱如果管教他的子孫自然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朱允煐到底是佷兒,哪怕年齡大也沒用,輩分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他要是較真起來了,說不定好多宗室就要鬧,就是什麼‘苛待宗室’。

朱允煐很清楚這些,老朱自然也明白這些,這甚至還算是比較好的一個情況了。

老朱現在還在呢,自然也就意味著他的子嗣們還有一些顧忌。可是一旦老朱不在,朱允煐面對這些叔父們可就沒辦法那麼輕松了。

較真起來了的話也就意味著好多宗室肯定要被罰,一旦不較真那些人自然也就有恃無恐,這就是徹頭徹尾的棘手的事情。朱允煐坐在龍椅上不假,但是也不能小看了輩分,不能忽視世俗的力量。

看到朱允煐頭疼的樣子,老朱也覺得無奈,「咱啊,就想著你應該管一管他們。只是到底也是咱的子嗣,是你的叔父,該手下留情的還是要手下留情。」

這一下朱允煐就無語了,也尷尬了,「祖父大人,在您老人家眼里,孫兒就是那麼苛待宗室?」

老朱笑而不語,他的孫兒對宗室不算差,也是考慮著宗室的未來。可是這個孫兒好些時候也是在考慮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有些時候也對宗室比較嚴格,而不是像老朱那樣一味縱容。

朱允煐只能實話實說,「若是尋常小事,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親親相隱咱還算知道的,只要咱宗室不要鬧的天怒人怨,咱也就不在乎。莫要說宗室了,就是勛貴乃至一些個鄉紳,也不一定都是賢良,咱知道這個理。」

這絕對就是實話了,絕對的公平之類的事情,肯定是不存在的,朱允煐很清楚這個道理。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自然也是心里清楚,這個世界自然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公平。

年輕時的老朱可謂是‘嫉惡如仇’,他也確實看不慣作惡的官吏。但是對于自己的子孫,老朱肯定是沒辦法‘一視同仁’,老朱的各種雙標操作早就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新鮮的。

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不管是以前,或者現在。哪怕是到了幾百年後,所謂的絕對公平也是不存在的事情,這也是很多人實際上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在看著雜耍,朱允煐笑著說道,「這些個孩子比皇爺爺年少時強多了,衣食無憂不說,也看了人間繁華。」

老朱笑眯眯點頭,感慨著說道,「這倒也是,莫要說咱的子孫了,就是這應天府的百姓也要好過不少。咱早年間打下這里的時候,應天府可不像現在這般,到處也都是饑荒的百姓。就是中秋元宵,也不敢大操大辦。」

官方的力量不敢大操大辦,尋常百姓就是在為了填飽肚子而掙扎,哪有什麼心思去想著各種佳節呢,努力的生存下來對于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糖人!」小小朱跑了過來,說道,「王大伴,那頭有好些個糖人,都給咱買了,令人送回去。快些,咱弟弟就要長大了,肯定喜歡這些糖人。」

王承恩自然趕緊領命,買些什麼糖人或者一些孩童玩具什麼的,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其實這麼些年下來,小小朱帶回宮的民間玩具等等,也不算少。

這也算得上是有家學淵源的,小朱年幼的時候也動不動就帶著一些玩具回宮給弟弟妹妹。

老朱和小朱自然也知道這些,只是笑了笑沒有當回事,這些小事情就讓小小朱自己做主。

王承恩也不需要親自動手,只需要使個眼色也就行了。明里暗里的護衛可不少,自然會有人辦好這些事情,皇太子交代的事情自然也不能馬虎對待了。

在這樣的元宵節,應天府自然也是更加的熱鬧,不少攤販也是在抓緊時間努力的去賺錢。這是一個好機會,很多人在這個時候自然也是在努力的賺錢養家呢。

想要生活的更加富足,自然也是需要更加的努力。別人可以賞花燈,有些人就要為生活奔波。

小小朱看起來對于自己的安排十分滿意和期待,小家伙開開心心的奔跑在前頭,帶著弟弟妹妹去賞花燈、游玩。這一次的元宵佳節,可謂是十分的熱鬧、有趣。

熱鬧就好,看著這麼一個‘國泰民安’的樣子,老朱和小朱自然也是更加驕傲和得意的。

開心的小小朱走在前頭,意氣風發,「咱要去看花燈,咱要去猜字謎。如意,你去求爹,讓爹今個一定要作詩,爹最有詩才,就是喜歡藏拙、就是不想讓士子以詩才入仕。」

老朱也听到了,立刻笑眯眯的說道,「垠兒說的在理,這元宵佳節的,你這個皇帝也該與民同樂。要咱說,你也該作詩。咱的詩也算不錯,只是到底殺氣太足,也少了些文采。你爹文章寫得好,只是沒甚詩才。」

看著老朱期待的眼神,朱允煐頓時頭疼了,他覺得自己這是被坑的厲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好些人都覺得英示皇帝有詩才,而且是有大才。

大概這也是朱允煐咎由自取吧,誰讓他隨口吟誦的就是曾經流傳下去的名篇,讓人以為這一位只是不樂意作詩,而不是沒有詩才。

唐詩宋詞,名家佳作都已經流傳了。而明清時期的傳世佳作雖然確實少了點,但是好在還是有些的。看起來在這個元宵佳節,英示皇帝說不定就要再次當一回文抄公了。

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朱允煐好像也沒太多心理障礙了,「祖父,這可難說了。辛棄疾一首《青玉案•元夕》,後世之人還有幾個敢寫元宵?孫兒可沒那個本事,只好傷春悲秋了。等下,讓垠兒幫咱寫字吧。」

小小朱眼珠子亂轉,寫字什麼的他不怕,但是能偷懶就偷懶,「爹,那可不成。咱是大丈夫,哪能傷春悲秋。要是傷春悲秋就讓如意寫,她的字秀氣,比咱的字好看。」

朱如意眼巴巴的看著朱允煐,她的字不錯,會模仿她兄長的字,幾乎也可以以假亂真,也可以模仿朱允煐的字,也有些相似。

算了,朱允煐也就笑了笑,說道,「成,你不願意寫就給如意寫。咱這個皇帝,再次寫首詩好了,那就就此罷筆不再寫詩。」

老朱笑了起來,孫兒的話他可不放在心上。只要他露出一副很期待的樣子,只要孩子們在跟前求著,改寫詩還是要寫的,想要罷筆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永遠都不存在。

朱允煐心情不錯,只是猜燈謎這樣的事情對于他來說,稍微的有點難度,這也確實不是他擅長的事情。當然老朱也是這樣,他偶爾也可以做出幾首鋒芒畢露的詩。

但是真要說起來的話,燈謎這樣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就很陌生了。所以這一個個的還是看熱鬧就好,重在參與好些也沒有什麼壞處。

寫詩什麼的,對于朱允煐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猜燈謎也就可以重在參與,也可以在這個時候考慮著與民同樂,這也是這一次出宮的樂趣所在。

皇帝也是人,尤其是老朱和朱允煐,本身也算得上是比較重視親情的人,和家里人一起出宮游玩享受元宵佳節的樂趣,這些其實也都是很有樂趣的。

徐妙清買了一個燈籠,說道,「夫君,還請題詩。」

朱允煐哈哈一笑,說道,「垠兒要是不願題字,那就幫咱研磨。且在旁邊看著,咱現在要賦詞一曲。」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能抄的詩越來越少了,以後尋常情況下不管是什麼人,也都別想讓英示皇帝再寫詩寫詞了。肚子里的存貨本來就不多了,得省著點用。

這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因為這也是有可能的。朱允煐的存在改變了很多事,說不定有些有詩才的那些人也不會存在了。

徐妙清忍不住看了一眼朱允煐,眼里滿滿的都是愛慕。至于朱允熥和朱玥就是覺得理所當然了,他們的大哥一直都是這麼的優秀,不管是做皇帝還是作詩,都是最厲害的。

老朱捋著胡須,更加滿意了,他的孫兒就是當世人杰,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神童、天才,是一個必定青史留名的英明神武的聖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