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眼看著一年就要到頭了,對于朱允煐來說,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意味著更加的繁忙了。

先不說攤丁入畝的事情本身就是在有序的進展,只要大體的方針已經制定了,現在是在不斷的完善細節,問題實際上是不大的。

畢竟這件事情朱允煐心里早就有了章程,具體如何制定制度, 他也是心里有數的。而具體的執行,或者是修改等等,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是可以幫忙的。

說到底就是現如今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還都是有一定真才實學的,基本上也都是做過事實了,不存在太多不知民間疾苦的事情。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可以不用操心太多,心里可以稍微踏實一點。

只是說到底作為皇帝, 朱允煐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根本就不要想著什麼偷懶的事情了,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等著他來做決定呢。

吏部就不用多說了, 本來年底就要對很多的官員進行考評,這還真的不是什麼小事情。

也包括戶部,國庫里的銀糧、一年的支出或者財賦收入等等,朱允煐這個時候肯定也都是要過過目的,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馬虎大意了。

就算是刑部兵部等等,一個個的也都是沒辦法閑下來,該核查的核查,該調查的調查,一個個的都沒辦法讓朱允煐安心。

而禮部這邊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說考慮年尾的各種祭典儀式等等,以及英示三年即將到來,這可是有春闈的, 這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了。

工部也沒辦法閑著,還要考慮國家一些重大的工程等等,他們知道英示皇帝對于這些事情無比的重視和在意。

這一切都意味著朱允煐根本沒辦法偷懶, 這一切也都意味著朱允煐需要在這段時間更加的忙碌了。

好在對于這些事情,朱允煐是樂在其中的。他不怕忙碌, 就怕閑著什麼事情都沒有, 那才是朱允煐認為的最不好的景象,那也是最難讓人心里踏實的一件事情。

看到小朱很忙,疼孫子的老朱也閑不下來,時不時的就來到武英殿,或者是干脆讓人將奏章給送去乾清宮,他直接批閱了。

和以往不同,如果是以前的話,都是朱允煐批完了奏章送給老朱過目、審核,雖然絕大多數情況下老朱是不會去改變小朱的一些決定。但是現在,老朱是放心小朱處置朝政了。

這個時候的老朱就是直接批閱奏章,兩個皇帝一起辦事,自然也就意味著辦事效率的提升了。

「皇爺,殿下請旨,還望皇爺做主,欽點主考官。」王承恩規規矩矩的跪好,說道。

老朱放下手里的毛筆,看向王承恩,「讓咱做主?這皇帝是真的懶了,朝廷的掄才大典, 該是他來做主。他點的主考,必然是要重用。回去告訴他,咱不做主,他自己做主。」

王承恩露出討好的笑容,說道,「皇爺,您可別為難奴婢了。皇爺若是不點出人,讓奴婢不許回去。皇爺,太子殿下就在英才殿,陛下說他扣著呢。」

老朱哭笑不得,笑罵著說道,「主子是什麼德行,奴婢就是什麼德行!咱記得以前讓你去跟著英兒,就是覺著你是個謹慎的性子。這十幾二十年,你看看你成了個什麼德行!」

王承恩在這個時候自然也只是笑了,他還是很感激當初被送去當時的皇太孫身邊。

老朱想了想,問道,「皇帝對主考可有什麼要求?咱這兩年也沒處置朝政了,朝堂上的一些個文臣武將的,咱也不太了解。」

王承恩笑的更諂媚了,說道,「皇爺,陛下說了,皇爺對朝上必然了然于心。陛下說了,若是皇爺推辭,他待會兒自個過來。皇爺也說了,他想要老成持重之人。」

「茹吧。」老朱沒多想,直接說道,「上一次科舉是茹主考,這一次也該是茹主考。到底是英兒的吏部尚書,又是一個新人。朝上的老人還不少,未必都是服氣茹。給他個機會,再去主考一次。」

王承恩自然是跪著乖乖听話,這些事情他只需要做好一個傳聲筒,不需要有任何的主見。

老朱這個時候繼續說道,「若是朝上有人反對,讓皇帝頂著就是。茹最是了解皇帝的心思,該取什麼樣的士,他心里有數。就算眼前不好用,過個五年、十年,就該有些人能露頭了。」

王承恩拍著馬屁,說道,「皇爺深謀遠慮」

「拍什麼馬屁!」老朱沒好氣的笑罵著,「你自個說說,皇帝是不是也屬意茹?」

看到王承恩點頭,老朱笑著說道,「回去告訴皇帝,有些個事情就不要想著常規。茹主考了一次又如何?茹有那個能耐、有那個本事,皇帝也莫要固守陳規。皇帝,就要行常人所不能行,得有些魄力和遠見,其他的莫要管了。」

其實老朱多少也是能夠明白朱允煐的一些心思和想法,也還真的沒有在意一些個事情。

比如說這一次老朱覺得茹主考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小朱其實也是覺得茹主考是挺好的事情。只是小朱擔心的地方,就是茹此前已經主考過一次了。

只是這個時候,老朱根本不在意什麼常規不常規的,該辦事的時候就要踏踏實實的辦事。

王承恩回來了,帶來了老朱的一些建議,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起來大家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啊,所以大家對于一些意見,也算得上是不謀而合了。

「茹到底也是比較合適,他過來的話,咱取士也是有著一個延續性。」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前兩科的科舉,就算沒有什麼驚才絕艷的大才,也該是有點可用之人。」

這就是朱允煐的心里話,他也確確實實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

雖然現在的科舉,基本上也都是四書五經,看起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文科生’,甚至很多人也只是會四書五經,是所謂的‘高分低能’。

但是朱允煐對于科舉、對于高考,從來都不會抵觸和反對。沒有什麼所謂的完美的篩選人才的辦法,他只能選擇那麼一些個看起來比較公平公正的辦法了。

比如說科舉和高考,還是可以篩選出來不少人才,可以篩選一些個比較聰慧的人。

這都是朱允煐應該做的事情,對于科舉他暫時沒有太多的改變的想法。頂多也就是對于四書五經,該取的地方還是要取的。至于說一定的糟粕,也是需要稍微的改一改。

比如說老朱就喜歡八股,覺得這樣是取士的最好辦法,這里面自然也是有好處也有壞處。

其實真的要說八股取士,還真的也就是老朱開了個頭而已,八股取士真正的形成也是在成化年間的事情了。

所以這意味著朱允煐現在需要稍微的去改變一點,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這自然也就意味著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總體來說也不是說已經形成了祖制,根本不容改變的。

這對于朱允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他只是需要稍微的做那麼一些問題就好。

政策的延續性,通過英示皇帝登基後的兩次科舉取士,很多人也可以從中看出來一些端倪,可以看出來朝廷現在取士的一個方向,也意味著很多聰明人知道該學什麼。

畢竟朱允煐現在也不好直接干淨利落的完全的改變科舉的一些方向,他也只能是在一定框架里稍微的做一點微調而已。

茹被召入了武英殿,朱允煐直接開門見山,「這幾日朝堂上也有人在朝著主考,明年的春闈可是大事,朝廷取士從來都不是可以馬虎的事情。咱也不是很放心其他人,這一次科舉,還是你來主持,這更好一些。」

茹雖然心里激動,不過還是說道,「陛下,臣到底已經主持了一次春闈。」

「不只是咱屬意你,太上皇也看好你。」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茹說道,「你到底是吏部尚書,咱也知道你也是該多建威望。再者,就是咱到底是新君登基,再有不少的心思和想法。你一直在咱的身邊,知道咱的一些心意。」

听到朱允煐這麼說,茹也就覺得這確確實實就是他的責無旁貸了,少不了也有些激動。

說到底他是吏部天官,只是很多人也都是知道茹能夠成為文官之首,主要就是最早在英示皇帝身邊,這也是讓他的起點和機會比起其他苦熬的官員截然不同。

不少人也是有些不太滿意的,或者可以說是無比嫉妒的。很多人都是在苦熬呢,或者說很多人都是一切都是在準備著大朱登基然後被重用的。

可是誰能想到所有人都準備好要當皇帝的大朱就那麼英年早逝了,誰能想到已經給大朱搭建好的朝臣班底,很多人就失去了一定的機會了。

英示皇帝登基了,茹這些人也就跳出來摘桃子了,讓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這或許就是命吧,茹、嚴震直這些人的命好,只能是這個結論了。

朱允煐的心情不錯,和茹簡單的溝通了一下,朱允煐心里也就踏實了不少。掄才大典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輕視,朝廷以後還需要有著更多的人才儲備,就需要重視人才。

這不只是取士而已,這也是為朝廷的儲備人才、官員做一次考核。哪怕朱允煐現在看起來不缺少有些能力的文臣武將,只是朱允煐從來都不認為他就應該沾沾自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朱允煐需要的地方就是不斷的挖掘、培養人才,朝廷上也需要不斷的有著人才的涌現。

在茹離開了之後,朱允煐自然也就是需要繼續辦事了,他還有不少事情要做好。

在老朱和小朱忙的腳不沾地的時候,英才殿的小小朱一本正經的坐在椅子上。他的椅子比較寬大,他坐在上面簡直就是坐在炕上了,但是也沒有什麼問題。

「大舅!」小小朱開口,說道,「表哥在哪?」「

徐輝祖立刻說道,「啟奏殿下,徐欽也已返回鳳陽。」

雙全這個時候小心建議說道,「殿下,朝上只有君臣。」

「怎麼就只有君臣?!」小小朱不滿了,虎著小胖臉吼道,「太上皇、父皇,都有親戚!咱是太子,咱也有大舅,咱還有舅爺爺!」

雙全自然是連忙的跪下請罪,他覺得自己多嘴了。可是他也是沒辦法的,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瞎做主,這里頭自然也就是太上皇的授意。

只是很明顯,皇太子根本不買賬啊。

看著徐輝祖,小小朱繼續說道,「表兄回老家了嗎?是祭祖嗎?」

徐輝祖立刻說道,「回殿下,是。」

小小朱理所當然的說道,「雙全,賜喪儀。」

這一下給徐輝祖和雙全給憋得不輕,徐欽可是跟著他的三叔回老家祭祖,那可不是拜祭祖父,是拜祭曾祖父、高祖父。這個時候要說喪儀什麼的,顯然是不合適的。

只是糾正皇太子,他們顯然也是沒辦法的,甚至可以說沒有這樣的權利。

小小朱也是一個人精,雖然有點後知後覺,「喪儀不對?」

雙全跪下,小心翼翼說道,「殿下,中山王先祖也已仙逝多年,喪儀怕是用不上。」

小小朱一下子明白了,說道,「那咱回去和母後說,讓母後做主。咱是老朱家的子嗣,雙全,咱要是去孝陵可不可以?」

雙全連忙跪下,更加恭敬,「回殿下,奴婢可不敢做主,此事該太上皇和陛下做主。」

「大舅,到時候你隨我去。」小小朱理所當然,說道,「咱爹說了,咱外出你跟著,要不就是咱二舅、小舅跟著。咱爹出去,就是咱大舅爺爺幾個跟著。」

徐輝祖表情嚴肅,只是一本正經說道,「臣領旨。」

皇太子要是出去,當然是徐系一脈的跟著了。他們是英示皇帝的臣子不假,只是他們也是毫無疑問的皇太子班底,天然的班底,是必須支持皇太子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