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允煐心情不錯,大概是因為對于一些事情他比較有把握,不太擔心一些事情超出掌控。

武勛集團不用多說,基本上是和朱家是一條船上的,朱允煐就是不折不扣的船長。

而文官集團呢,現在可不是宋朝時期,也不是歷史上的明朝中後期,文人的地位雖然有所提升,但是這樣的提升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有限。和皇權斗,文臣們還是差點氣候。

至于說世家,歷史上在武則天開始就在不斷的削弱世家了。經歷了五代十國,經歷了契丹人、女真人以及蒙古人一遍遍的清洗,世家貴族的實力削弱的厲害。

雖然現如今也確實有著一些名門望族,只不過這些人的分量,還不自以為改變朝局。

先不說朱允煐自身的威望了,考慮到老朱還在坐鎮,其他人就足以膽寒了。

拂袖而去的朱允煐離開了奉天殿,讓王承恩去奉先殿傳旨。折騰了一大通,宮里也不得安寧了,現在大家也都可以回到各自的寢宮了,這一出大戲今天先暫停一下。

至于朱允煐,自然是直奔乾清宮而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帝是要去請罪呢。

在乾清宮,老朱心情很好,「這是柳樹,要說這一年之計在于春,柳樹是最先長芽的。」

小小朱不信,說道,「高祖父,還有許多綠葉,我還有梅花。」

老朱開始耐心的教著,梅花是冬天開的。而有些樹、有些花,上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柳樹這樣的落葉就不一樣了,春天的時候長芽,秋天的時候就樹葉變黃、落下,冬天的時候再看看,也就是光溜溜的樹干和樹枝了。

看著朱允煐過來,小小朱歡呼著跑來,朱允煐樂呵呵的抱起來小小朱。

「夠分量,不愧是咱的兒子!」抱起來小小朱掂了掂,朱允煐樂呵呵說道。

小小朱也很開心,摟著朱允煐說道,「爹,我坐肩膀!」

沒說的,朱允煐輕輕發力。小小朱動作熟練的坐在朱允煐的肩膀上,兩只小手抱著朱允煐的腦袋,笑嘻嘻的十分開心。

老朱也樂呵呵的看著,不要說小小朱坐在他的肩膀上了,老朱還經常讓小小朱坐在他的背上。

這待遇是老朱期待許久的,因為他那個孫兒太懂事,老朱以前還想‘當牛做馬’馱著他的孫兒,但是這樣的機會很少。偶爾幾次,基本上還都是他和馬皇後哄著小朱,小朱才勉為其難的坐在老朱背上,讓老朱在榻上爬兩圈。

就這,小朱還要心疼他的皇爺爺,舍不得他的皇爺爺多爬幾圈。老朱是一邊欣慰一邊心塞,孫兒太懂事、太孝順,這自然是好事。可是有些時候,也缺少了含飴弄孫的樂趣。

好在孫兒太懂事,重孫就沒有早慧了,就是個愛鬧的孩子。

當然老朱也是很古板的、很雙標的,他的肩膀其他人可不能坐。小朱的肩膀,在老朱看來也就是小小朱可以坐。就算是孫兒寵的厲害的那個小公主,也不能坐。

扛著小小朱到了寢宮,朱允煐說道,「皇爺爺,咱垠兒今個哭的太好了。」

老朱立刻眉開眼笑,對朱允煐說道,「那是!要不是咱太子懂事,你和皇後都要被咱訓!太子這一哭,算是救了你們了。給你們個台階下,也不傷你們面皮。」

朱允煐樂了起來,笑著說道,「還是皇爺爺教導的好,咱太子可以幫著咱處理朝堂上的事情了。再過幾年,到時候皇爺爺和垠兒接著幫咱,咱也好辦事。」

看著抓著果子往嘴里塞的小小朱,老朱眉開眼笑,「成,咱再多活幾年。咱活到八十,就能看到垠兒幫著你料理朝政了。」

「八十?」朱允煐笑著反對,「那可不行,至少得是八十五,那才能幫著咱。咱家這個可不想咱,咱不到十歲能辦許多事情,咱這個到了十歲估計也就是淘氣了。」

小小朱不覺得這是批評,仰著一張小肥臉沖著老朱在傻笑。

「咱覺得你今個發脾氣是好,你和你爹就是性子太軟了。」老朱眉開眼笑,夸獎著朱允煐,「你是皇帝,得恩威並施。你得讓他們怕你,敬你可不成,得讓那些人怕了你。這般一來,你以後辦事也順手。你看看咱,咱的話他們敢不听?」

朱允煐樂了,糾正說道,「皇爺爺,咱和咱爹可不是性子軟。咱記得以前批紅的時候,咱爹勾畫的可是很順手。那一家家的,不是入獄就是去了法場。」

「還是仁善了,不如咱霸道!」老朱笑了起來,不過此前也就是開玩笑,「你這般也挺好,咱是個霸道的皇帝,以後估模著有人要說咱是暴君。你這邊稍微仁善一點,底下人也就歌功頌德了。咱們就這般,一個狠、一個善。」

朱允煐樂呵呵的點頭,因為現在看起來就是這麼個配制。以前的老朱狠辣,大朱寬仁。而現在呢,老朱雖然稍微的‘和善’一點,但是也相對來說有限。所以朱允煐相比起大朱要嚴苛一點,但是一旦是和老朱比,朱允煐就是仁君了。

小小朱乖乖的坐在小朱的肩膀上,雖然他听不懂他的父親和高祖父在說些什麼。但是不妨礙小小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習慣了跟在大人身邊听著一些事情。

听不懂也不要緊,這是兩代帝王在教育著未來的帝王,要讓小小朱耳濡目染對于一些事情感興趣,要讓這小家伙小小年紀的就開始明白一些道理。

老朱笑著再次將果盤遞給小小朱,而小小朱安全感爆棚。根本不需要扶著他爹,左右開弓抓著果子在吃呢。這才是小小朱的氣魄,這才是皇太子的風範。

「孫兒之所以腦這一出,就是那些文人不曉事,總是想著限制皇權。」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這一次咱也不是要殺了誰,就是給他們個下馬威。」

老朱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以咱看,你的心思怕不只是這些。內帑和國庫,這些年鬧的確實不清不楚。你要麼是想要給分個清楚,要麼就是想要都奪回來。」

「奪回來也沒必要,國庫一直都是在咱的控制中。」朱允煐頗為得意的說道,「孫兒只是看不慣那些人將國庫看的太緊,咱大明以前底子是薄,也是該儲備些物資。只是有些東西,不是說藏起來就好,也該派上用場。」

老朱其實不是特別同意小朱的說法,在老朱的觀點當中,國庫里有銀子、有糧食、布匹等等,心里才踏實。在他看來,那些東西是越多越好,最好是只進不出,那才是天下太平。

不過老朱也沒有出言反對,現在坐在龍椅上的是他的孫兒,是令他無比驕傲、自豪的孫兒。

這都退位了,如果再整天指指點點的,也不利于孫兒掌控朝堂。如果是真的出了什麼亂子,到時候再幫忙收拾亂局好了。現在的話就不需要說那些,由著孫兒好好的歷練一番,他也自認為還能多活幾年,可以給孫兒保駕護航。

「其實內帑,以咱們這性子,和國庫沒啥差別。」朱允煐笑了起來,對老朱說道,「還有咱爹,都是一個樣子。咱們都舍不得花錢,對吃喝也不是太講究。」

「你爹還好,你看似是不講究,但是要講究起來比誰都挑剔。」老朱笑著開口,說道,「話說回來,咱幾個再不講究,也是比起尋常人家好了太多。這宮里宮外伺候咱的,那是數不清。咱吃的、用的,也都是最好的。」

這就不用多說了,朱允煐則繼續說道,「內帑,咱們這些年補了太多給國庫。只要朝廷缺錢,咱也不是不舍得,咱也不是拿著那些銀錢修園子。只是前些時候,咱也說了要讓宗室好過一點,這內帑就不能稀里糊涂的了。」

老朱愣了一下,連忙問道,「你的意思,是以後咱宗室的俸祿是內帑發?」

大明朝目前為止,宗室的俸祿等等都是朝廷負責,也就是說那些產出都是國庫出錢出糧。而老朱現在之所以這麼敏感,就是因為朱允煐的意思是內帑要承擔起來。

朱允煐連忙說道,「那可不成,咱只承擔一些,要不然內帑都要給掏空。做皇帝的還是要留些余錢,要不然真的出了事情,國庫調不出來銀錢,還是得咱皇帝自己掏錢。」

老朱這一下放心了,如果宗室的俸祿真的是內帑承擔,現在看起來是不需要擔心吃不消。但是如今真的只是內帑負責,那問題就很大。

比如說以後總是多了,內帑可能顧不過來。再者就是內帑的錢都拿去養宗室了,皇帝連個應急的錢袋子都沒有,那顯然也不是什麼好事。或者是以後內帑真的發布出來錢了,國庫那邊又不掏錢,宗室可就干瞪眼了。

所以內帑承擔一部分可以有,朝廷也需要承擔大部分,這樣一來宗室的生活也有保證。畢竟國庫的收入是相對穩定的,宗室不需要擔心斷了頓。

至于內帑,承擔一部分也沒問題,因為內帑也能帶來足夠多的收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