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允煐想要改制,或者說朱允煐想要做一些新政、進行一系列的長遠規劃,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很明顯有些事情在老朱看來是不太好的,不符合老朱的一些計劃。只不過朱允煐有著他自己的想法,他對于歷史有著一定的了解和認知,自然也知道自己需要做一些事情。

哪怕他不可能降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是力所能及的開始提前布局,這也是為大明的江山、為了老朱家的天下,為了這個民族的未來,留下一些個厚實的基礎。

這些都是朱允煐自認為應該做的,因為他是大明的天子。他掌握著大明這條巨艦的航向,自然也就意味著他有更多的責任帶領著大明朝著更加光明的未來前進。

荊楚那邊的開發,朱允煐覺得自己努力多活一些時間,可能稍微能夠看到一些個趨勢。兩廣以及東北那些地方,朱允煐覺得自己就算是傾力開發,短時間也是看不出來太多的成效。

這也就沒辦法了,朱允煐知道現在的生產力條件一般,大開發不是那麼容易的。

更何況朱允煐還需要搞清楚輕重緩急,大力的開發東北或者兩廣有點不現實,只是一定力度上的在那邊搞開發,打下來一些基礎就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徐妙清基本上只是安心的在帶著小小朱用膳,對于朝政的事情她從來都不會多說什麼,也不敢多說什麼。她的夫婿是什麼性子,她的皇爺爺是什麼性子,徐妙清還是很清楚的。

就算小小朱天真的跑去說些政事都沒事,她要是提出來一些個事情,那就不是‘小事’了。

「咱想著,你這麼一來,垠兒以後就辦不成事了。」老朱樂呵呵的,有些抱怨的說道,「咱和你爹給你打下了家底子,夠你在這瞎折騰。你自己折騰一番還不夠,後世子孫也要跟著受累。」

朱允煐就不滿意了,覺得老朱偏心,「皇爺爺這般說就不對了,咱這般弄,大明不說江山永固,那太假了。只要咱這規劃執行的好,咱就不信大明只能傳國三百年!」

三百年,對于一個王朝幾乎是一個魔咒,當然一些個短命的王朝另當別論。

老朱仔細想了想,說道,「這麼一想也成,咱和你發發狠,咱大明的根基牢靠。咱垠兒以後若是出息點,盛世江山他是能穩得住。這麼一來的話,咱大明百年的富貴安定是有了。」

「可不是嘛,咱這四代人發發狠,後世子孫就輕松了。」朱允煐笑了起來,頗為期待的說道,「到那時,咱傳國說不準就不只是三百年了。咱也想著以後的事情說不準,很多東西咱不打算框著。只是大的框架,咱現在得搭起來。」

老朱自然明白朱允煐的意思,大的框架自然就是大開發的一些方針策略,那是需要持續執行的。至于說什麼‘框著’,老朱知道那是朱允煐話里有話,又在拿他的祖訓說事呢。

懶得搭理了,老朱擺了擺手,「咱看垠兒也困了,留在咱這吧。你和皇後回去歇著,明個還要上朝。」

「高祖父,垠兒不困。」小小朱急了,立刻說道,「咱不困!」

老朱樂呵呵說道,「不困啊?那咱帶你去看你小姑女乃女乃。」

小小朱立刻就被收服了,不在爹娘跟前已經習慣了。去找小姑女乃女乃好了,和他年歲相當,一直都是不錯的玩伴呢。甚至比起還不會說話的妹妹,小小朱更喜歡他的小姑女乃女乃,那可是玩伴!

朱允煐這就沒辦法了,這是真的沒辦法對付了。徐妙清的話更是不敢多說什麼,只能看著小小朱牽著老朱的手蹦蹦跳跳的離開。

或許也早就習慣了這些,小小朱在乾清宮的時間一點都不比在東宮的時間短。

還是打道回府吧,朱允煐知道自己應該要休息了。老朱這邊的事情,他也是真的沒辦法了。老朱要是‘耍手段’,朱允煐也沒辦法。就像老朱面對耍小聰明的朱允煐,也是無可奈何。

對于自家兒子不在跟前,朱允煐似乎是習慣了,徐妙清好像也習慣了這些。這小兩口不是心大,更不是不在意小小朱,單純的就是老朱的威嚴太盛,有點扛不住壓力。

朱允煐可能還是可以稍微的埋怨一下,徐妙清就不行了。她在心里埋怨一下就差不多了,還不敢有明顯的表情,生怕讓老朱有什麼不高興。

雖然很開心自家兒子的地位穩健,只是親生兒子不在跟前,這當娘的肯定是有點不太樂意。谷

所以就在折騰小朱了。大兒子估計短時間是很難‘奪回來’了,要是折騰出來一個小兒子就好了,要是有一個閨女也不錯。看看小朱對朱如意的偏寵,徐妙清有些時候心里都酸溜溜的。

甚至有身孕在身的王氏也是在嘀咕,要是有一個閨女的話,說不定她到時候也可以跟著得寵。看看練瓊瓊就知道了,她這個皇貴妃就是母憑女貴,要不然哪有什麼皇貴妃的身份。

腰酸背痛不至于,朱允煐覺得自己現在對不算很熱衷,大概是因為各種都見識多了。不過也可能是因為他對于權勢更加熱衷,還是比較有底線的。貪花的折騰了身子骨可不行,他還有很多宏偉的抱負等待著實現呢。

朱允煐心情不錯,早朝的事情看起來是一切順利,繼續探討一些事情就好,不許要著急。

在下朝後,六部尚書以及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給召入了武英殿,顯然是一些事情需要探討一番了,這就是一些重要的大事,只有重臣才有資格去和皇帝陛下探討。

到了武英殿,朱允煐看起來還是很‘仁慈’的,「王承恩,給各位愛卿賜座。」

賜座這樣的待遇還算是稍微的有點‘恩寵’,要是朱允煐不賜座的話,這些人自然也就是站著。所以說臣子的地位不斷下降是真的,最初的時候大臣是坐著的,也只是行完各種禮儀之後,商議事情的時候就坐著了。

到了秦漢,對待大臣還是比較不錯的,尤其是對于百官之首的丞相。丞相上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除了對丞相客氣,對于那些功勞很大的時候,皇帝有時還會對大臣賞賜見君不趨、稱臣不名、劍履上殿這些特權。

而一直在北宋前,大臣都是坐著上朝,只是在宋太祖開始大臣就開始站著上朝了。當然,一開始也是坐著的,只是宋太祖尋著由頭去了椅子,大臣也就只能站著了。

宋朝讓官員從坐著上朝到站著上朝,這個變化說真的已經非常大了,這說明臣子的地位已經降低了很多。不過還沒有降到最低。到了明朝時,大臣們上朝連站著都不行了,直接要跪著。

老朱的底氣十足,因為老朱覺得大臣們上朝連站著都不行,所有大臣都必須跪著。這樣做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要知道在老朱廢除了幾千年的丞相制度,所有大權直接歸皇帝一人。想要‘站起來’,那就費勁了。

跪拜磕頭的禮制就是在明朝出現的,在此之前,一般情況下大臣對皇帝行禮都是彎腰,明朝制定了大臣見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

既然是皇帝賜座,那自然也就需要謝恩了,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看到大家落座,朱允煐說道。「早朝時辰也早,眾位愛卿估模著也餓了。王承恩,傳些點心過來。」

這自然就是有一片謝恩之聲,這就是皇權的威勢。

看起來似乎是氣氛不錯,不過不管是六部尚書還是勛貴,一個個的也都不敢大意。現在坐在龍椅上的英示皇帝,絕對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這一位的威壓,現在自然是無法和洪武皇帝相提並論,只不過很多人也確實覺得英示皇帝不容小覷。

朱允煐看著徐輝祖,說道,「中山公,過些時日秋獵,你和開國公需護好太子。」

徐輝祖和常茂立刻站了出來,對于這個任務他們自然是要領命的。對于這個任務,他們也覺得這就是皇帝的信任,也是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所以才有這樣的待遇。

看向傅友德,朱允煐說道,「穎國公,留守應天府。涼國公,安排好行軍布陣。」

皇帝出去狩獵,這自然不是什麼小事情,當然需要準備的更加周全才是。再者就是這樣的狩獵,可不只是單純的游樂而已,很多的時候也是因為這需要彰顯大明的武風。

到時候去狩獵的,肯定不只是一些勛貴隨駕而已。再者就是這樣的場合,鴻臚寺也需要安排外賓跟著一起過去,這也是展現出來大明的一些兵鋒。

方方面面的,這都是要考慮。作為皇帝,有些事情就需要這麼的直接而干脆,有些事情可不是單純的一項安排而已。很多一項看起來簡單的活動,這里面是有著不少的深意。

武勛們的任務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隨駕就好。

只不過這一次顯然不只是考慮秋獵這樣的事情而已,接下來要討論的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